青岛大学生走进沂蒙山:探索新时代沂蒙精神的继承与发展
“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口饭,做军粮;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沂蒙人民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和牺牲。为了更好更全面地学习沂蒙精神,探寻红色记忆,了解新时代沂蒙精神的发展现状,8月15日至25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墨雨沂蒙红色教育先锋队走进沂蒙山革命老区,参观走访了沂蒙红色影视基地、埠前庄革命烈士陵园等地,追寻沂蒙精神的印记。
沂蒙精神,影视颂扬
沂蒙红色影视基地至今仍保留着古朴的村落、幽深的石板巷、石板桥以及残破的老石屋、茅草屋,是沂蒙精神的直观证明。8月15日,调研队来到沂蒙红色影视基地,在那与景区总经理围绕沂蒙精神当今社会的作用以及景区对弘扬沂蒙精神的规划进行了采访交流。
“沂蒙老百姓的特点就是淳朴,具有奉献精神,这也是沂蒙精神产生的根本原因。”张总经理介绍说。当被问到景区未来对弘扬沂蒙精神有什么新的规划时,张总经理说:“我们打算在现有基础上,推出新的红色项目。比如我们将不定期进行红色演艺活动,让游客参与进来,发挥景区的红色研学作用。”
烈士陵园,铭记历史
8月20日调研队到埠前庄革命烈士陵园参观悼念,埠前庄革命烈士陵园中安眠的大都是在解放沂水城、孟良崮、葛庄、草沟等战役中牺牲的先烈。陵园内共安眠着145名烈士,大多为无名烈士。据守陵人说,这是因为当烈士安葬完毕,纪念碑正在制作之时,国民党军向沂蒙解放区发起大规模进攻,施工人员只得将尚未刻好的石碑埋在地下,投入备战。1956年,沂水县人民委员会续修陵园围墙,但所埋石碑一直未能找到。看着这些无名英雄的墓碑,调研队颇为心酸与感动。
“作为中华儿女来到这里工作是一种荣幸,在这工作可以一直受到红色精神、先烈的精神所熏陶,可以为新一代的青年传递英勇奉献的精神。”在烈士陵园工作的杨老面对队员们的采访如是说。正如杨老所说,队员们都在陵园中感受到了浓郁的红色精神氛围。参观完纪念碑后,调研队又参观了“气壮山河”纪念碑,最后进行了扫墓。
慨自平津剧变,强敌入侵,北控燕赵,南下三齐,官吏弃职,将军逃避,惟我黎庶,惨遭蹂躏。当此时也,吾党蒿目疮痍,为民先躯,振臂一呼,豪俊四起,百家之村,十室之邑,父送其子,妻励其夫,慷慨悲歌,遄赴戎机,为国宣劳,浴血苦斗,挫敌锋于锐进,挽人心于既危,遂成中流之势,乃定抗战之局。连年以还,我忠勇将士,身经数千余战,手刃数万之敌,计所得失,迨有不可磨灭之功矣。念及不少烈士,在与敌捕斗中冲锋陷阵,勇往直前,为革命而献身,宁死以求胜利,义薄云天,气壮山河,高风亮节,虽死犹生,实国家民族之光荣,足正人心而励风气。惟恐年久失传,湮没有功,用兹勒石,以资纪念,使后之来者追怀先烈,有所激发,其必将跃然而兴,急起直追者欤!是为记。(沂水四六区历次战役殉国烈士纪念碑碑文)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3567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