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素有“汉唐古郡,淮海名区”之称,这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风光旖旎,文物彰明,而在这其中,有一群人,一直坚守本心,一丝不苟地传承着古老的手艺,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绽放无尽魅力。7月7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校园通讯社“凤城·记忆”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深入泰州海陵、高港、靖江等地,走访各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用镜头和文字记录他们的生活点滴和心中感慨,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及未来。咫尺遇匠心高港文化中心的根雕传承人袁永亮先生。在他看来,要完成好一个根雕作品,最重要的便是“静”,只有静下心来,才能做好自己想做的事,近几年来他喜欢把自然界中看到的一些动物植物,用他的创作思维表现到作品中。对于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根雕艺术的发展,他认为工艺品不仅要结合现代人的审美,还要符合传统的创造理念,有一种年代感,这样才能更好地向现代化发展。一盆一世界海陵区稻河古街的泰云堂,拜访杨派盆景技艺传承人曹季德先生。踏入屋内,入眼只觉山清水秀集于此中,各式各样的植物盆景错落有致,苍劲古朴之感扑面而来。曹季德先生在采访过程中语言风趣幽默,其中又蕴含着许多人生哲理。在他看来,制作盆景最重要的便是材料的选取,讲究“桩必古老,以久为贵;片必平整,以功为贵”,而杨派盆景最独一无二的特色,便是将枝叶剪扎成枝枝平行而列,叶叶俱平而仰,如“云片”一般,层次分明,严整平稳。“一盆一景一世界,半农半艺半神仙”,曹季德先生回忆,在制作盆景的过程中,一些自然生长的植物枝条布满了刺,要将它们都扎成云片状,每次手上总难免被扎几个血窟窿,盆景这门手艺,需要恒心和耐心。而随着时代发展,现如今他也在努力尝试,让盆景符合现代自然式的要求,从传统艺术向现代革新迈进。泥中有生灵靖江,孤山泥狗子钱伯平先生。一下车便看到热情洋溢的钱伯平先生,笑呵呵地招呼队员们去家里做客。在钱伯平先生家的阁楼中,陈列着各式各样别致可爱的泥狗子,他现场捏了一团黄泥,瞬息间就出现了狗的雏形,后用竹签点上眼睛,用竹棍打响,不到一分钟一个活灵活现的泥狗子跃然于手上。钱伯平先生告诉队员们,他从五岁时便为父亲制作泥狗子打下手,至今已有四十多年,泥狗子最重要的便是能够打响,说到此,他不禁流露出自豪的笑容,说他打响的成功率是百分之百。在他看来,时代不断发展,他的泥狗子也可以有更多新的形式来更好的传承下去,比如除了传统的烧制后镀上松香的形式外,还可以进行烤漆工艺,让泥狗子更加精美独特。盏盏屋中月高港华艺宫灯厂刘雨晴女士。她是宫灯厂的第一批工人,一直从一而终,宫灯厂里的工人大多都有十几年的工作经验,从他们娴熟灵巧的制作技法以及精致华美的宫灯中仍可感受到那份盎然生机。在刘雨晴女士看来,宫灯的美不仅来自本身浑厚的历史感,更是由于纯手工的精密制作,大多数时候一个工人一天只能做完一盏灯。正因过程如此细致繁琐而非流水化生产,有时生产会赶不上销售。在交流过程中,她说自己也曾想过放弃,但宫灯是她和她爱人毕生的心血,她要把它传承下去,她认为宫灯比她的生命还要重要。托风舞云天海陵风筝手艺传承人朱万元先生。朱万元先生是家族里第三代传人,五岁打下手,十三岁便开始制作风筝和花灯,至今做的风筝光品种就有将近70种,样式更是五花八门。朱万元先生拿着风筝,特别自豪地对我们说:“我做的这些风筝都有它的特色,分为大型风筝、中型风筝、微型风筝和掌中宝,我只要拿出去放,别人都会感到稀奇。”在他看来,制作风筝的任何细节都不容疏忽,材料毛竹的选择非常讲究,制作时把握的角度和平衡点都要掌控好。与其他非遗传承人希望自己的手艺能实现产业化不同,朱万元先生并不希望在市场上卖他自己做的风筝,他说,如果是工艺培训,他大力支持,只要有需要他都会教,但是卖的话就使风筝产业化,他希望人们能全心全意的欣赏风筝。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明古国的历史积淀,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无价瑰宝,而传承人,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承载者和传递者,他们所承载的技艺、经验、文化记忆与教学能力,更是非遗保护和发展的核心内容和动力来源。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经过若干年岁月的洗礼,智慧的凝聚和情感的沉淀,融汇成一腔古韵情怀,一湾历史长河,熠熠生辉。不想看,它们因轻视而呻吟哭泣;不想看,它们因摒弃而伤痕累累;不想看,它们因淡忘而消散成云烟。年华易老,技艺永存。非遗的保护从来都不是仅仅依靠小部分人就能做到的,只有当每个人都发现自己可以成为保护非遗的一部分时,才能将民族的文化瑰宝持续流传下去,生生不息,芳华四溢。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3706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