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于2017年9月20日在甘肃敦煌开幕,51个国家、3个国际和地区组织的代表参加,旨在以“推动文化交流、共谋合作发展”为宗旨,搭建起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敦煌文博会是中国目前唯一的以“一带一路”国际文化交流为主题的综合行博览会,深刻影响着甘肃的经济、文化建设。武汉大学实践团队响应国家唱响“一带一路”战略的号召,前往甘肃进行实地调研,力求以传统美食文化为切入点,深刻解读中华文化新符号。
“黄金通道”正腾达
甘肃省位于中国中部偏北,是丝绸之路的黄金地段。一千多年中,丝路中国段两头曾多次改道,东部陕西内有南道北道之分,西段新疆境内有南道、北道、和北道之分,唯独在甘肃境内,一千多年来一直走一条线路。正因为如此,丝绸之路文化在甘肃遗存得最多、最丰富也最珍贵。巨大的人文优势、资源优势让甘肃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的重要性凸显。随着“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快速推进,丝绸之路文化旅游也将迅速升温。甘肃处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腹地,从甘肃东南部的天水到西北最西端的敦煌,东西绵延1650余公里,是丝绸之路在中国境内最精华的区段,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启动和实施过程中,甘肃可谓是地缘经济和社会发展条件最有利的区域,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在调研途中,队员们就一些景点进行调研,体验到了西北大漠戈壁“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阔。甘肃,驼声依旧。
“金色如意”延古味
甘肃大部分地区属温带季风气候,受地理位置影响,自然条件差异较大,多样的气候为发展农牧业提供了条件。植物、动物资源丰富。甘肃西部是古丝绸之路,是重要的对外交流通道,故饮食文化受外来影响较大也带来了“饮食胡风”。敦煌作为丝绸重镇,饮食文化也有重大发展。
敦煌人喜爱羊、鸡、牛肉,对面食制作尤其考究。除面食外,敦煌八大怪消冰香水梨、驴肉黄面、浆水面、风干馍、锁阳、酒枣、罗布麻、榆钱饭也十分有名。
以寻古味、悟历史、展未来为实践目的,实践队伍对当地一家驴肉黄面馆进行了采访。在和拉面师傅的浅谈后,队员对甘肃传统美食有了更深的领悟。访谈之余,拉面师傅热心的展示了制作过程。面团时而伸拉成长条状,时而旋转成麻花状,最后成型为一把细粉丝样的面条。下锅煮熟的黄面丝色黄晶亮,加之用香菇末、驴肉丁等做成的臊子,味美可口。莫高窟壁画上就有制作黄面的生动场景,可见其历史悠久。
面食文化在甘肃不断传承与创新,陪着当地人民走过一段又一段的历程,见证着甘肃的发展,是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实践队员也体会到了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的历史变迁。
“驼铃古道丝绸路,胡马犹闻唐汉风。”黄沙漫漫,驼铃阵阵,络绎不绝的行人,一条沟通东西方的纽带,一段传播文化的佳话也由此展开。美食作为文化最广泛、最常见的表达形式,更值得我们去体会、深究,去感悟一瓢饮一箪食。从美食文化入手,探究更广大的文化内涵,探寻新时代中华文化新符号!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3792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