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春阳:全媒体与多媒体不仅是一字之差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媒体与现代科技的融合程度的加深,多媒体、自媒体、全媒体等一系列新名词渐入大众的视线。面对瞬息万变、发展如此迅速的媒界,人们对于这些充斥着眼球的新词,又有多少了解呢?全媒体与多媒体真的就只有一字之差吗?
“全媒体和多媒体最大的区别在于全媒体集团从用户出发,对于用户的行为研究时,其核心概念为用户使用场景。”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媒介管理学专业硕士生导师朱春阳在《媒体融合,传统媒体向新媒体学习什么》中这样提到。
多媒体,是多种媒体的综合,它像一个熔炉,将文本、图形、图像、动画和声音等形式的信息融合在一起。而我们现在所说的全媒体,它也同多媒体一样,是多种媒体的融合。但全媒体的融合范围更广阔,主要表现在用户对信息的接收方式上,实现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终端获取任何想要获取的信息。而且全媒体的融合程度更加深入,如果说前者是沙子和石砾的融合,那么后者就是两种液体的相融。
前面所提到的朱春阳教授说的用户使用场景,主要划分为家庭、办公室、在路上这三个场景。家庭和办公室一般是报纸、期刊、电视等单一媒体的诞生地和成长的摇篮,而“在路上”是随着网络信息发展才逐步出现的一个新的用户使用场景。多媒体实现了人机交互式信息交流,将用户与所传播的信息连接起来,同时还实现了两个或三个用户使用场景的结合。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是目前为止唯一能够达到全媒体标准的传播形态。所以真正能够打破这三个用户使用场景在时间、空间上的壁垒的,应该是利用移动互联网或以智能手机为终端的移动互联网平台的全媒体。
全媒体与多媒体相比,究竟多了什么呢?自然是多了对家庭、办公室、在路上这三个用户使用场景的全覆盖。朱春阳教授举了这样一个十分贴切的例子,他说微信是全媒体中发展得最好的平台。据2015年Curiosity China(译为“好奇中国”,是一家专门为国际时尚品牌搭建公众账号的公司)对微信用户数据的统计,截止2015年第一季度末,微信每月活跃用户已达到5.49亿,移动应用对接数量超过85000个。而微信又是怎样达到全媒体的高度的呢?网络版微信里有很多功能是不提供的,如果你要使用完整的功能,就必须得在移动的环境中。这样机智的做法,迫使用户使用移动互联网,使得微信成为了一个覆盖三个用户使用场景的平台。那么多媒体与全媒体相比所缺少的东西,逆向思维,大致也就清楚了。
全媒体与多媒体不仅是一字之差,正如朱春阳教授所说的那样。全媒体与多媒体两者的融合程度,以及在用户使用场景方面都有着较大的差异。这两者的差异也就决定了它们并不只是一字之差。
文/陈胜芳
搜索
复制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50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