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参观葫芦种植基地后,实践队成员总结讨论下一步行动。一葫百应实践队于7月17号深入葫芦村,与村民深入交往,并参观了葫芦加工厂。
清晨伴随着鸟叫声,实践队进了村庄,路庄村村民非常热情,实践队在村里逛时看到一个大门上写着“请进,这里有葫芦”,实践队便走了进去,了解后才知道这是一个葫芦种植户,谈到葫芦陈阿姨开心的说:“家里种了两亩葫芦,劳动节时下苗,国庆节就可以收葫芦。每年的收成大概两万元左右,日子过得很知足。”然后实践队又去了李大爷家,李大爷年轻时曾远销葫芦,只不过现在年纪大了,只好在家里种植葫芦。葫芦的销售主要靠李大爷的两个儿子,其经营着两家葫芦工厂,日子过得非常可观。陆陆续续的进门交流后,不难发现路庄寸村民主要靠葫芦发家致富,包括种植葫芦,葫芦加工等,其中让人眼前一亮的是葫芦的网上销售。在路上遇到了两位村民,她们看到实践队便热情的讲了关于他们家与葫芦的故事:“我们家里都种植了葫芦田,但是在销售上有些落伍,村里许多人已经开启了网上销售,收益非常好,只不过互联网在我们年纪较大的人中并不普及。”
与村民交流后,队员们走进了葫芦手工加工厂,在这里看到了各式各样的葫芦装饰品,有钥匙扣,酒壶,骑车挂件等小巧精致。
经过几天的深入实践,大致得到了葫芦村的经济模式,“由传统文化带动葫芦销售,葫芦销售带动葫芦种植,葫芦种植又带动农民致富”,目前面临的问题传统文化的流逝和互联网技术的不普及。
图一实践队成员与当地村民交流

图二葫芦手工加工厂

图三实践队成员寻找葫芦基地

图四实践队成员采访当地村民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9053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今年是泰州市获得地方立法权10周年,为进一步普及泰州市地方性法规,4月17日下午,由法学院五名同学组成的“法治+本土文化: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前往泰州市海陵区华……
李天爱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2025年4月17日,泰州市华港镇刘庄村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普法活动。作为“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成员,来自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的志愿者通过宣传海报和调查问卷相结合……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为深入推进“法治+本土文化”的普法宣传模式,增强居民对烟花爆竹管理法规的认知,2025年4月10日下午,由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5名学生组成的“法治+本土文化: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
李天爱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为深入推进地方性法规宣传普及工作,增强居民法治意识,助力文明城市创建,4月10日上午,“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普法团队联合东街社区居委会,在东街社区党群服务中……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为深入推进地方性法规普及工作,增强市民法治观念,近日,“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普法团队走进凤城河景区、人民公园等城市地标,通过“景区+普法”的沉浸式宣传形式……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为进一步推动地方性法规普及与传统文化传承的有机融合,3月25日下午,“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普法团队走进泰州市早茶博物馆,以“法规+文化”的沉浸式宣传方式,向市……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为深化《泰州市历史名城名镇保护条例》的社会认知度,探索“法规宣传+文化传承”的融合路径,3月25日下午,“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普法团队走进兴化历史文化街区与盐……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为深入宣传《泰州市垛田保护条例》,探索地方性法规普及新路径,近日,“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普法团队走进兴化市垛田街道及千垛景区,开展多形式、分众化的普法宣……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