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了解三河羽扇,领悟匠人精神,7月15日,安徽师范大学赴三河古镇“探古镇变迁,觅工匠精神”调研实践团队,实地访问古镇三位羽扇传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今天就是要去拜师取经的。”队长李瑶瑶出发前文艺而风趣地说道。
三河羽毛扇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战国,2013年成功入围第四批安徽省非遗项目。在电器普及的冲击下,70年代盛极一时的羽扇,也曾一度几近失传。如今借力于传人的坚守、创新和旅游业的发展,三河羽扇再次焕发生机,欣欣向荣。
坚持操作学习,见证工匠精神
团队在观看羽扇传人左登英女士制作羽扇后,队长李瑶瑶表率众人,亲自跟着奶奶一针一线穿连羽毛,缝制羽毛扇。羽毛的轻盈小巧让一向熟悉女红的队长都有些犯了难,小脸炯红的她轻轻低喃道:“大国工匠的手艺确实不是一时半会就可以学会的呀!”
据悉,奶奶今年已经70岁了,子女四个都没有传承这个手艺。没有找到合适传人的她今年过后就要放弃这个跟随了她近五十年的挚友。“我觉得失去的不仅是一门手艺,更是老一辈人那种严谨求精的工匠精神。”队员何华东皱着眉头说道。
队员湛娇娇正在认真缝制羽毛。通讯员 何华东 摄
坚定手工技法,传承文化记忆
“这一桌子羽毛至少上千吧,阿姨您这样一根一根地挑选,不累吗?”队员杨沛昀看到满桌子的羽毛时惊问道。“我还以为现在这种耗时的活都交给机器干了,毕竟只有它们才不会嫌累。”万阿姨默不作声,只是嘴角有些上扬,双手依旧在羽毛间快速穿梭。只见一根一根残缺破损的羽毛被万阿姨快速识别,风一样地被扔进垃圾桶。队员和阿姨一共8人,花了3个小时,一桌子的羽毛才全部被挑选好。
当队员杨沛昀紧搓着小手,忍不住再次问万阿姨为什么能几十年如一日坚持手工制扇时,阿姨沉默了一会儿,指着木屋墙面上挂着的老相片说:“俺总觉得一根一根挑选这些羽毛时,俺娘就像以前一样陪在俺身边,一起做扇子。”她摇着头接着说:“俺也看过那些一个模子做出来的扇子。不行,虽然也有风,总觉得那风跟俺这风呀,不一样!”“我明白了,阿姨您这扇子里装得有您的回忆,所以别的才取代不了。”队员点头感悟到。“原来羽扇不仅是纳凉实用的商品,还可以成为一个人甚至一个民族记忆文化的载体,真是‘轻羽可负泰山’。”
万正华向队员们示范如何挑选优质的羽毛。通讯员 何华东 摄
坚守文化自信,成就中国自信
谈到匠人精神与文化自信,三河古镇第三代羽扇传人丁政权说道:“匠人精神就是热爱、坚持、追求卓越。技术领先,文化自然自信。换句话说,就是一代做得比一代好,一代自然比一代自信。”据悉,丁先生是第一个将“鹅毛扇”创新为“羽毛扇”;第一个将剪纸、绘画、木雕、书法等多种艺术形式融入羽扇的开拓者。
采访中,他惋惜道:“就拿中医来说,它可是老祖宗花了几千年才总结出的智慧。可现在,日本研究得竟然比我们好。正是因为我们文化上不自信,才让我们有时候对自己的国家不自信,不是吗?”队员们默默点头,脸上显现出一丝失落。
丁先生见状,又举了毛主席熟读《孙子兵法》,古为今用,成功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的正面事例激励队员。“等你们走进社会,找到自己热爱的工作,一定要坚持,追求做到最好。对自己有信心,对五千年历史文化有信心,对当代中国有信心!”
队员们正在认真听丁政权讲话。通讯员 何华东 摄
“外部旅游条件固然重要,但如果羽扇传人自身不坚守、创新,三河羽扇的再度繁荣依旧是天方夜谭。”团队指导老师戴和圣在总结三河羽扇发展现状时向队员们解说道。他还强调,“此次探访羽扇传人,我们从他们身上挖掘出的匠人自信。不仅是技术能力,更是精神品质;不光停留在文化层面,还延伸到政治层面。我们要多方面领悟,多角度学习。”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9238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