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深入探索美丽乡村建设,领略千年古村文化底蕴,了解潮派古村历史韵味。7月21日,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文新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队于揭阳长美村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的调研工作。

(文新队在袁氏家庙 郑嘉健摄)
揭阳长美村素有“榕江进士村”之美誉,地处榕江南河之畔,俗称潮尾,宋元时称“阳潮里”。位于渔潮西南部的潮尾袁半岛南部,三面环水,一派古韵水乡。
村庄地处平原,榕江南河环绕,倚居成村,水色山光,故命名为长美。与富远、福田、河上合称为潮尾袁。
长美村是一个创建于宋、元时代的古村落。揭阳榕江流下,经渔湖半岛而折流向北,与榕江北河汇合东去,形成一个“U”字形的小半岛。长美村便是坐落于其上,水布密横,舟行便利,可渔可耕,江外倚田,岸边栏杆柳影,田上稻禾金灿。

(长美村河溪沿岸风光 李萍摄)
调研工作小组沿水而行,一路风光景色,徐风波起,蓬船荡漾,鱼跃水鳞,俨若岭南的世外桃源。小桥坐落北南,树影侧映,古榕茂盛,村民围坐而谈。

(长美村袁氏家庙的牌匾 张钰如摄)
村人历史底蕴浓厚,重视文化教育,人才辈出,历代名贤众多。在长美村的祖祠里,御匾高挂,文人魁首,武将荣威,金光彩壁,高梁银屏。一入祖祠,两侧书画挂廊和纪事照片,弥漫着浓厚的香书气息。

(长美村老人热情介绍袁氏家庙 张钰如摄)
乡中老人坐于祠中,酌茶笑谈,调研小组成员行入祠时,老人便起身邀坐,十分热情,随后便向我们详细介绍了宗祠的历史及建筑特点。据了解,就自建村以来,登进士就有十一人,举人监生贡生近百人。

(长美村错落有致的古建筑村落 张钰如摄)
长美村既是历史文化名村,又是传统古建筑在潮汕地区较有特色的村落,2011年入选广东省第二批古村落。原始村落保存完整,有潮式古建筑六十多座。村落坐居有序,雕石翘瓦,各类型传统建筑鳞次栉比,如大爬狮、四点金、三厅亘等特色建筑,到厝皆然。
千年古村,韵味犹长,文化气息渗透到每一个角落,水上人居,景美人贤,正如古诗人渐上鸿所写道那般:世居阳潮,颇占形势之胜,文笔拱峙,玉带湾环,树色溪光,渔歌夜月,寓目之间,万象毕具。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0928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为深入推进“法治+本土文化”的普法宣传模式,增强居民对烟花爆竹管理法规的认知,2025年4月10日下午,由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5名学生组成的“法治+本土文化: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
李天爱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为深入推进地方性法规宣传普及工作,增强居民法治意识,助力文明城市创建,4月10日上午,“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普法团队联合东街社区居委会,在东街社区党群服务中……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为深入推进地方性法规普及工作,增强市民法治观念,近日,“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普法团队走进凤城河景区、人民公园等城市地标,通过“景区+普法”的沉浸式宣传形式……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为进一步推动地方性法规普及与传统文化传承的有机融合,3月25日下午,“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普法团队走进泰州市早茶博物馆,以“法规+文化”的沉浸式宣传方式,向市……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为深化《泰州市历史名城名镇保护条例》的社会认知度,探索“法规宣传+文化传承”的融合路径,3月25日下午,“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普法团队走进兴化历史文化街区与盐……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为深入宣传《泰州市垛田保护条例》,探索地方性法规普及新路径,近日,“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普法团队走进兴化市垛田街道及千垛景区,开展多形式、分众化的普法宣……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为拓宽地方性法规宣传覆盖面,提升市民法治素养,3月15日上午,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课题组成员走进泰州客运车站,面向往来旅客及市民开展地方性法规集中宣传活动。活动聚焦《泰……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为深化青少年法治教育,创新地方性法规宣传模式,3月13日下午,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课题组成员走进泰州市二中附属初级中学东校区,面向六年级学生开展《泰州市水环境保护条例》……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