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蒙阴县岱崮镇丁家庄村宋炳山访谈总结

来源:山东理工大学农业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 作者:宋冠男 谢瑶 马鳗

为充分挖掘沂蒙历史文化,总结沂蒙精神。引导学生在实践中磨练自身,在实践中不断成长,山东理工大学“岱农崮业”社会实践团于2019年7月12日——7月21日赴临沂蒙阴岱崮镇开展基层干部访谈及口述乡村历史活动,通过基层干部的口述回顾岱崮镇的历史记忆,红色故事,桃产业发展历程;学习沂蒙精神,传承历史文化。

访谈对象:丁家庄村退休老干部宋炳山

访谈地点:丁家庄村村委会

访谈时间:7月16日上午

访谈形式:问答

访谈主题:丁家庄村发展史

2019年7月16日上午,山东理工大学“岱农崮业”实践团赴丁家庄村采访村里老干部宋炳山。诣在听宋炳山老人讲述丁家庄的历史,学习老一辈人的艰苦奋斗精神。

宋炳山老人步履蹒跚来到村委会接受实践团成员的访问,令实践团成员们很感动。宋炳山老人已经76岁了,耳朵有些背所以实践团成员和老人沟通时有些困难。首先,访问先从老人自身经历开始。老人说他18岁的时候在村里当过书记,一直干到1967年,之后就不干了,那年他才23岁。团支部书记干了两年,后来又不干了,出去打工,在外面修桥、修渠道。架在马路上很高的那个东山渠道就是宋炳山老人修建的。当年宋炳山老人带着各个村的人和水利部门一起修水渠,从水库一直到坡里村,连接了镇上各个村。这段工程一干就是三年,当时生活很困难,修水渠的任务还很艰巨,从水库引水灌溉到每个农田,三十多里,但是大家齐心协力众志成城完成任务,水渠修的就比较顺利。修水渠的水泥是国家提供的,石头是村民们自己从山上开采的。差不多到了1961年,水渠才修建完成。修过水渠之后发生了很多变化:之前因为没有水不能种麦子,所以粮食的收成也不是很好,有了水以后,粮食作物都长得很高,产量也高了。丁家庄这个地方就是种麦子,才提高了生活水平,能吃饱饭了。生产队分麦子,每个人都能分到很多,后来种的其他粮食作物也多了。水渠一直用了很长时间,后来有一处地方因为用的时间太久了就塌陷了修不好了,后来就改用水泵了。现在条件好了钻井抽水。以前地里种的青菜都长不好,因为还在小的时候就被吃了,遇到荒年,树叶都吃了。过去很穷,没有粮食,宋炳山的爷爷奶奶推着小推车带着一家人六七口子都逃荒去了山西。宋炳山的爷爷奶奶也都在山西病故了,最后只有宋炳山老人的父亲回来了其余都留在了山西。大约在八几年以前,山上的树都被坎做柴火用了,山上光秃秃的。现在变化太大了,冬天里烧煤烧气供暖,也不用上山砍柴了。而且以前也没有吃的这么好,现在生活逐步提高,和过去相比简直就是天上地下。

宋炳山老人回到丁家村之后在村里当了指导员,也就是现在的书记。从1945年开始一直在村里干了六七年。桃树是从90年以后开始发展起来的,现在各处种庄稼的人很少了,几乎家家户户有桃树。当时刚开始种桃树的时候,还害怕不种粮食会过不下去,但是种桃以后,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挨家挨户都开始大规模的种植桃树。慢慢的经济条件越来越高,吃饭也不愁了,各方面都变好了,现在不仅要求吃饱还要要求吃好。但是早年间桃的销路也是波折。一开始的时候,长途贩运的人在这开始运桃往南方卖,后来他们挣钱了,就很频繁的来这儿拉桃。因为这里是山区,山区的水土比较好,种出来的桃子色泽好,个头大,糖分高。有些地方种的桃长的很大,色泽也很好,但是口感不行,原因是他的水土没有这里的好。咱们这的桃无论大的小的都特别的甜。现在主要发展果品漂亮的,水气好的,个头大的,口感好的桃种植。后来谈及村里人口流动问题,宋炳山老人跟实践团成员说,大部分年轻人还是外出务工了,有一小部分在家种桃。种桃就是要靠天吃饭,天气好收成就好,桃的价格就买的高,收入也好。宋炳山老人还跟实践团成员说今年收入不太好,价格很低。桃主销南方,卖往北方的少,前几年有销往东北的,但是很少。为了环保,这边的桃加工厂很少,小的桃子就不能用做加工,而且没有人会买小桃子,大家都爱买大桃。

随即实践团成员问了宋炳山老人在种桃之后吃住行方面有什么变化,老人回答道不吃自己家种的粮食了,平时吃饭可以买着吃了。以前住茅草房,就是用那种小麦杆做屋顶,春天特别干燥很容易着火;后来住瓦房,一开始当地没有砖瓦,还要去博山那边运过来;再后来就开始盖楼房了,然后越来越多人都盖了楼房。当年刚开始修大路,政府出了一部分的钱,村民们出力,但是路得年年维修。当时都是土路,而且很窄都是羊肠小路。现在条件好了,山上都铺上了水泥路。宋炳山还说“国家领导人现在都开始提倡改革,越改革生活就越好”。

山上的绿化很好,果树都是咱们村民人工种的。刚开始的时候果树栽在山顶上。现在山顶已经不栽果树了,因为把桃子摘下来再运出去,特别的费事。山上的树,都是过去老百姓自己摘的,还有一部分是她自己生长出来的,像一些荆棘什么的,杂草,都是它自己生长的。现在山里进去已经不好进了很长时间没有人上去,路已经消失啦,其实这也是对山的一种保护,大约有十几年以前山上还是啥都没有,当时人都会去山上弄柴火,现在山上已经没有人去了,改革开放以后变化太大了,之前粮食都是不够用的,柴火也是不够用的,现在不用烧柴火家家通了煤气。现在大多数人都有自己打的井。过去都是用的压水井现在不要了,现在有水泵,直接就出来水了,更加的方便了,当时用压水井的时候,一桶水要提好一会。以前在山上住的时候,要去河边挑水喝,当时的桶还是比较大,挑着水也比较多,但也比较沉,最开始是用的木桶,后来用铁桶,现在已经很少用了。谈及交通的发展,老人真是感慨万千:“交通是省劲了,想去哪里都能去。现在从这里去蒙阴县城一个小时就到了,以前团支部书记开会,背着被子,去蒙阴县要走一整天,当时招待所连被子都没有,只有一张床,当时春天早晨起来就走到了下午,天快要黑的时候才能到,当时还是年轻走得快,当时抄近路去蒙阴县,在路上走累了,就在河边喝口水,吃自己带的口粮,但是在那时候也是苦中作乐,吃饱了在树底下一躺,也是挺开心的一件事”。

从公路到住房,用水,吃饭,这些问题全面性的得到了解决和完善,在短短几十年之间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老百姓吃苦耐劳、踏实肯干为当地建设奉献出自己的全部精力。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1322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传承千年技艺,绽放时代光彩

在华夏大地的文明长河中,黄河宛如一条巨龙,奔腾不息,孕育了无数璀璨的文化瑰宝。黄河澄泥印,这一承载着千年历史记忆的非遗文化,便是其中一颗独特而耀眼的明珠。为深入研究黄河澄泥…… 段佳慧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传承匠心艺术,创新发展之路

为了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效果,并广泛开展相关展演活动,普及非遗知识,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泥韵筑梦实践队于2025年1月16日前往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的老街长巷非遗文化街,进行了深入…… 王姝涵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黄河澄泥印,古韵今风传

在中华文明的璀璨星河中,黄河澄泥印犹如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承载着千年的文化记忆与艺术智慧。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泥韵筑梦实践队怀揣着对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敬畏与热爱,于2025年…… 杨乐乐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黄河古韵澄泥印,古道瑰宝沿革史

在黄河流域的古老土地上,有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黄河澄泥印,它承载着千年的文化底蕴,凝聚着匠人的心血与智慧,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在历史的长河中散发着独特的光芒。为深入研究黄…… 游奉津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九曲黄河澄泥刻,千古泥印谱华章

黄河澄泥印作为黄河的瑰宝,静静地散发着迷人的魅力,它承载着千年文化底蕴,历经岁月的洗礼,成为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为深入研究黄河澄泥印,传承非遗文化,曲阜师范大…… 高涵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守护澄泥印脉,赓续黄河文光

为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大力弘扬非遗文化,深入挖掘地域特色文化,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泥韵筑梦实践队将目光聚焦到了黄河流域土生土长的瑰宝——黄河澄泥印。泥韵筑梦实践队于2025年…… 李文翔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管理学院寒假社会实践】千年传承,品味时光酿造的醇厚

(通讯员赵瑞妮)有一种酒,虽不如平常酒类那般广为人知,却有着独特的魅力,它就是即墨老酒。即墨老酒,作为中国北方黄酒的典型代表,承载着千年的历史文化。它的酿造工艺传承古老的“…… 赵瑞妮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探寻酒香,护国之瑰宝

(通讯员:崔新袁)作为大学生,蒙受祖国优质的教育资源和福利,应当积极将自己的目光朝向中国特色历史文化特产中,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做一名有志青年。因此自2025年1月15日起,我作为曲阜师…… 崔新袁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美化乡村环境,提升幸福质感

为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助力乡村环境改善,提升村民生活幸福感,1月23日至25日,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

逐方言之光,践传承之行

在我国广袤的大地上,多民族、多文化相互交融,共同绘就了绚丽多彩的华夏画卷。在此背景下,方言作为地域文化的独特结晶,历…

守方言火种,燃传承烈焰

(通讯员王思雨)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文化多样性中最具活力的重要部分,是人类文明的璀璨结晶,更是全人类最宝贵的共同财富…

曲园学子走进公园,暖冬行动

1月25日,曲阜师范大学“青穗筑梦·社暖情长”志愿服务队走进某公园,开展了一场热火朝天的公园清洁行动,用青春力量为城市添…

曲园学子助力卫生健康,传递知识之光

1月24日,曲阜师范大学“青穗筑梦·社暖情长”志愿服务队,他们深入社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卫生健康宣传活动,为居民们的…

最新发布

蒙阴县岱崮镇东峪村村民田宝录访谈总结
为充分挖掘沂蒙红色文化价值,打造沂蒙红色文化品牌,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山东理工大学振兴乡村服务队之“蒲公英”社会实践团于2019年7月12日—7月26日赴临沂蒙阴岱崮小镇东峪村开展基层…
7.25调研组蔡其一心得
不知不觉已经是第十天了,很高兴能够得到同学们的感谢信,我很满足感,因为我觉得我的付出已经得到收获。当然,我还有不开心的事,那就是有的同学害怕我,对此,我非常的郁闷以及矛盾,因为,我既要和同学们…
7.25调研组周雨冰心得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不知不觉,我们的三下乡已经到了尾声。今天过后,支教工作完全结束,所以今天都是班主任总结班会,师生玩游戏的时间。早上我们进行的是班级内的写信活动,走的是煽情路线。加上老师放的背…
7.25调研组伍莲莲心得
在做菜中学会成长今天是劳累的一天,也是收获满满的一天。今天早上我5:20就起床了,迎着朦胧的夜色,我开始了做饭的旅程。首先是做早餐,其实早餐不难做,只要熬一锅粥,再配上榨菜就行了,但是要做45个人的早…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科技支农暑期社会实践调研团走进富平县宫里镇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下,互联网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而电力行业作为基础能源产业,近年来,正逐步建设依托信息化管理手段的绿色能源开发、输送、消费模式,为深入探究当前乡村电力信息化发展现状以…
7.25调研组罗云心得
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现在快接近尾声了,今天是我第二次煮饭,是我第一次煮一道大锅菜,这对于我来说是一次难忘的经历。刚开始时我只是一个打下手的,帮忙摘菜,帮忙洗锅,可是今天的鱼却是我们的一大难题,我…
办好老年事业,促进社会和谐
办好老年事业,促进社会和谐——“关爱空巢老人”暑期社会实践新闻稿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随着人们思想意识的改变,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外出打工创业,同时也就有了老空巢老人的存在。为响应无锡商…
7.25调研组周茵茵心得
孩子们可爱极了今天是教小孩子写信,我是辅助老师,授课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了写信的格式后,然后一一讲解,首先在第一行第一个格子开始写,写下亲爱的某某,下面可爱的一年级的小朋友们扑闪着纯真明亮的大眼睛…
“孩”有星河长存
想说:岁月不回头,你我不忧愁。我想重新认识你们一下,跟你们做一下自我介绍,重要的是无论是我从哪里来,相逢是首歌,同行是你和我,心儿是年轻的太阳,青春也活泼。与你们相逢,是一种缘分,孩有星河长存…
7.25宣传组曹家燕心得
上性教育课堂心得7月25日,距离结束我们的社会实践活动还有两天,结束的日子一天天的靠近,从一开始的盼望着结束到如今恋恋不舍,从一开始完全不适应到现在习惯一切、适应一切的过渡,在这短短的十几天里我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