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27日上午八点,山东大学小树林支教调研团“上下求索”队前往广西省玉林市陆川县沙坡镇白马村特色农业百香果种植基地,进行实地考察。本次活动旨在实地探究当地特色农业的发展潜力和面临的问题,实地采访果农关于特色农业发展的问题,最终将结果有效地反馈给政府。
百香果是一种喜热喜湿的经济作物,可以被作为多种饮品,调味酱的主要原料。广西白马村依托天然的气候优势,将百香果种植业发展为当地特色农业。
“这就是我们白马村的百香果种植基地,怎么样,很漂亮吧?”带队的宋老师骄傲地给调研队介绍着。确实,即使种植地被不同的山体分割开来,但整体种植规模依然较大。该基地合理利用垂直地形,巧妙地搭建木架,使百香果层层生长,不仅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空间,而且通过高地种植百香果,有效地防止了大雨时患水涝,利于作物的生长。中国千年的种植智慧,在这片土地上发挥得淋漓精致。
从早上的倾盆大雨到晌午的烈日灼心,从泥泞沼泽到独木小路,从徒步挑担的果农到挎篮拾果的老妇,一路上的点点滴滴让支教调研队意识到,受复杂地形影响,当地交通基础设施欠缺,百香果产品采取原始的徒步、挑担的方式运输,运输效率低且难以成规模运输,利润低。百香果的运输方式成为了阻碍百香果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这些百香果都靠我们一担一担挑着出去,这一担担卖不了几个钱的,都让收集站给收走啦”一位果农摇着头,摆摆手,如是说。原来,当地百香果产业在带来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大的贫富差距。整个村子有三个百香果收集站,以较低的价格收集村民种植的百香果,然后将其运输至广东、北京等经济水平较高的城市,以平均每个两三元的价格卖出,这三个百香果收集站利润颇为可观。但对于果农来说,较重的化肥、农药负担,较低的百香果售出价格,使他们几乎无利可图。如何充分发挥百香果经济作物的经济效益,带动果农一起脱贫致富,依然值得深思。
“今年没有多少果子了,去年才结得好,藤上满满的咧!也不晓得是什么原因,兴是空气中有什么细菌,才不长果子的咧……”一位正在干活的果农向调研队诉说着。果农的困惑和忧虑让队员们深深地感受到实地调研的重要使命。如何把村民的困难有效地反馈给政府,成为队员们返回途中一直讨论的问题。
本次考察百香果基地之行,帮助队员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当地农业的发展模式、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问题原因,扩展了队员视野,弘扬了不畏艰辛,坚持实地考察的调研精神。同时,也让队员们深刻认识到,扶贫道路任重道远,作为中国新一代顶梁柱,为国为民,奉献自己,义不容辞!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1568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