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青岛农业大学管理学院“情系圣地延安·助力品牌发展”特色农产品助销帮扶实践团为提高农村村民品牌营销意识,助力延安当地经济发展,开展了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队员们借此机会,来到延安市宜川县云岩镇辛户村,调研当地的苹果在品牌建设、市场销售等方面的情况。辛户村下辖六个村民小组,是陕西省一村一品示范村,享有苹果第一村的美誉。
青苹玉面初相识,品牌营销势所趋
上午11点,云岩镇,云岩镇副镇长、辛户村支部书记张延刚热情地招待了实践队员。通过介绍,实践队员了解到辛户村现有苹果园一千多亩,全村共415户人家,外出人口不多,苹果是整个村庄发展的支柱产业,人均年收入能达到三四万元。虽然近几年辛户村苹果产业发展较快,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但还是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一方面,当地果农大多把苹果卖给收购商,一般不进行零售,价格被果商垄断,果农获利较少;另一方面,辛户村电商刚刚起步,目前处在设想阶段,能进行网络销售的仅仅是回村的年轻人,电子商务平台建设缓慢,品牌建设任重道远。因此当地迫切需要构建一个网络销售平台,进一步打开线上销售的新渠道,逐步加强品牌建设,提升辛户苹果的品牌影响力。
生产线上强技术,产后整理提效益
简单了解情况后,在张延刚的带领下实践队员们来到苹果交易中心,参观智能选果线。整个装备集选果、清洁、烘干、分级为一体,在电脑调控室进行分类标准的设定,按照苹果的颜色、含糖量、霉心病、果子的大小等进行智能分拣。通过生产线,一个个色泽红润、大小相似的苹果沿着智能选果线“奔跑”。一条生产线每小时可进行五吨苹果的包装。与以往人工分选相比,效率明显提高。
跟随张延刚的步伐,一行人来到存放苹果的冷库,大家进入的是一个空置的冷库,与外界相比,里面依旧有明显的凉意。张延刚告诉大家,投入使用的冷库为恒温零下2摄氏度,一个冷库可以容纳100万斤苹果。为了保证苹果的质量,工作人员在入库前进行大致的人工挑选,出库销售时再进行精选。
张延刚还与我们谈起未来的发展规划,他打算在选果厂附近建立一个集酒店、商铺、培训基地、停车场等为一体的苹果交易中心。通过相关产业活跃市场,带动经济发展,让苹果产业走向高端市场。当地将继续加大苹果的后整理工作,充分发挥智能选果线、冷藏库的作用,真正实现优果优价,以质论价。
实地走进苹果园,生产培训是重点
实践队员来到了海拔一千一百多米的辛户村,这里苹果生产有三十多年的历史,连续24年成为全国苹果示范园。走在通往果园的路上,周围空气十分清新,果园连着村落,村落依偎着果园,构成了一幅安逸祥和的画面。当地“昼光膀子夜长衫”的气候特征有利于苹果的糖分积累,真正实现“苹果成了摇钱树,土地成了聚宝盆”。
在村支书的介绍下,我们充分了解了延安苹果从引进、种植再到自主创新突破的过程。辛户村正致力于推进果园革命,一方面,努力将树龄从现在23年延长到50年,且每亩地的产值不变;另一方面,进一步增大每亩果园的行距和株距,争取缩减到植株数为每亩地6棵,以此提高苹果的质量。通过举办苹果推介会,让苹果进入高端市场,实现产业脱贫。
张延刚向实践队员们分享了他从事苹果生产种植的一些经验,云岩镇政府以及辛户村委会十分注重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教育,每年都会组织果农到外地学习参观,建设了村里农家书屋,对村民进行知识充电。举办采摘节等活动,创立辛户村品牌,通过各种方式提高品牌知名度。
通过一天的实地走访参观,实践队员了解了辛户村苹果产业发展的历史沿革和基本情况,发现当地满足发展品牌营销与互联网+的客观条件,也希望村民可以运用电商知识,树立品牌意识,通过网络渠道将自家农产品推向更大的舞台,提升农民收入水平,助力当地经济发展。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1649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