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蜡染非遗,守护记忆里的靛青
2019年7月6日,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5-17实践团于贵州千户苗寨正式开展非遗蜡染工艺体验活动。经过一天的周转,小分队于6日下午抵达贵州千户苗寨,在美丽的苗寨深山里探秘传统非遗蜡染工艺的魅力。
经过询问和指引,成员们于傍晚找到了传授技能的师傅,并开始了正式的蜡染体验。看似简单的工艺和纹理,实则需要很繁杂的步骤和专注的心。成员们在蜡染师傅的带领下绘制图案,用蜡刀蘸蜡按照线条作画,接着将蜡画放在染布缸里搅拌,经过多次冲洗晒干,最终完成作品。纯手工绘制的作品相较于机器的绘制多了许多层次和纹理,更添余韵和感性。而且经过实际的操作,成员们加深了对蜡染的情感,分享了对于手工制物的感怀。
经过蜡染实操以后,成员们又随机访谈了当地的商户,商户表示对非遗蜡染仍保有很强的自信。近年来,有很多的文化研究员对他们进行走访调研,给予了他们很多的关注度和支持。而且蜡染本身兼具实用价值和艺术性质,在越来越繁杂的社会里返璞归真,拥有很强的代表性。将蜡染和服饰、装饰品、生活用品结合赋予了蜡染新质能,将适应旅游业等多个行业的发展诉求。商户也表示,作为土生土长的苗寨人,她们希望蜡染工艺能够得到更广泛的传承和应用,把苗族的传统文化推向全国甚至更广阔的领域。
经过此次非遗蜡染的调研,成员们深切感受到传统文化和传统元素的保护重担,意识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深入挖掘和实践应当势在必行,而以纺织为重点项目学科的我校也可以为蜡染非遗添砖加瓦,守护魅力蜡染工艺,守护记忆里永远的靛青。
7月5日
经济管理学院第五实践服务团队17小分队报送信息
通讯员李明媛
2019-07-08 20:58:53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1915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为探究崂山村高质量发展转型之路并发掘其特色香榧产业的示范作用,2020年7月5日,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探崂山蝶变,索乡村振兴之路”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在玲珑街道的……
沈晓帆 浙江农林大学林生院查看全文 >>
为深入了解乡村振兴中“乡风文明”的深刻内涵,助力乡村振兴,7月6日,浙江农林大学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探崂山蝶变,索乡村振兴之路”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在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玲珑街道……
钱思源 浙江农林大学林生院查看全文 >>
为响应乡村振兴发展和精品村建设等新的时代热点,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探崂山蝶变,索乡村振兴之路”大学生暑假社会实践团按计划,于2020年7月5日,兴致勃勃地走进崂山村,打算对它的“村……
郦千喜 浙江农林大学林生院查看全文 >>
宁静田园,悠然崂山。七月,浙江农林大学“探崂山蝶变,索乡村振兴之路”社会实践团赴临安区玲珑街道崂山村开展暑期调研实践。车子在村里宽阔的柏油马路上行驶,纵目望去,两旁齐列的桃……
沈欣雨 浙江农林大学林生院查看全文 >>
乡村振兴背景下,曾经经济基础薄弱、脏乱差典型、几乎是街道最落后的村,经过短短几年,就成为了街道先进样板村、跻身精品村建设行列,浙江省临安区玲珑街道的崂山村,是如何实现的?浙……
沈欣雨 浙江农林大学林生院查看全文 >>
乡村振兴背景下,曾经经济基础薄弱、脏乱差典型、几乎是街道最落后的村,经过短短几年,就成为了街道先进样板村、跻身精品村建设行列,浙江省临安区玲珑街道的崂山村,是如何实现的?浙……
沈欣雨 浙江农林大学林生院查看全文 >>
宁静田园,悠然崂山。浙江省临安区玲珑街道崂山村,经过几年的努力,实现了一个小山村的蝶变,成为了街道先进样板村、跻身精品村建设行列。早期村里开始的特色香榧产业,这些年发展形势……
沈欣雨 浙江农林大学林生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