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清华学子走进大同开展古城保护与修复经验交流座谈会:“秉承正确理念,切实保护价值”

来源:清华大学 作者::饮彼长空

7月18日上午,大同市人大常委会原主任,现任大同市古城保护和修复研究会会长安大钧与清华大学“平城寻迹”赴山西大同调研古建保护支队的同学们在大同府文庙明伦堂进行座谈,就大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现状与意义进行了深入交流。大同市政协原副主席、中国古都学会副会长、大同市古城保护和修复研究会副会长马维平,大同市城乡规划委员会副主任兼专家委员会主任张滃,大同市作协主席任勇,大同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侯建臣,大同市古城保护和修复研究会会员孙富山、翟勇,大同大学美术学院教师王建斌等领导与专家也参与了此次活动。

支队成员与安大钧会长在明伦堂前合影 韩佃杰 摄

活动中,安大钧会长回顾了大同立法保护古城二十多年来的探索历程,详细讲解了大同市对古迹古建立法保护、恢复性修建的经验,并就恢复性修建的原则、实施措施、文化保留措施提炼出“大同方案”。安大钧会长强调,古城保护工作要坚持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在河北正定古城考察时指出的“秉持正确的古城保护理念,即切实保护其历史文化价值”原则,抓好城市“软”“硬”工作的建设,“硬件”上落实恢复性修建,最大化呈现其历史文化价值,“软件”上立法保护、遵从政策,一步一个脚印推进。

安大钧会长与支队成员进行关于大同古城保护经验的答疑交流 韩佃杰 摄

安大钧会长还就大同市古城保护与文化事业未来发展的光明前景进行了总结展望。他认为,古建保护要走“群众路线”,大同的百姓非常热爱文物、热爱古城和历史文化,他们对大同古建筑保护的好坏最有发言权。他还强调,古建保护要起到文化传播的作用,不仅做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活起来”,还要让文化遗产火起来,吸引游客前来。大同市近年来文化旅游产业蓬勃发展,古城修复功不可没。根据山西省旅游部门数据,修复后的大同古城墙在国庆黄金周首日的接待人数以2.4万人入列前五位。全球共享住宿平台爱彼迎(Airbnb)于2019年7月发布的数据显示,大同已成为家庭境内游增长最快的城市之一,这反映着大同的古建保护修复得到了游客的普遍认可。

参与座谈的领导专家与支队的同学们进行了亲切友好的交流,同学们积极讨论、收获颇丰。来自南京的人文学院2018级本科生沈童童表示:“大同的古城保护与修复工作意义重大,那些珍贵的始于辽金的木结构建筑之所以能够完好保存至今,正是因为一代代人修缮及时,我们这一代人也应当继续将它们传给后世。”建筑学院2017级本科生岳楷键将此次座谈的内容融入了自己的理解,他表示:“古城修复中最重要的是保存原有的城市肌理,这样的古城肩负着更丰厚和立体的历史记忆,也更能体现城市给人的关怀。”

座谈结束后,大同市作协主席任勇先生向“平城寻迹”支队赠送了亲自创作的“平城寻迹展示清华学风”字样的书法作品。

支队成员接受作协主席任勇先生赠送的书法作品 东山 摄

为探究古迹保护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平城寻迹”支队深入大同市的城市角落,以考察现今大同市古迹保护与古城修复的状况为基础,从专业技艺、历史经验到文化传承,面对城镇化加速的历史进程,探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保存城市文脉”之路。

“平城寻迹”支队是清华大学土木系“大国砼心”学生社会实践项目。“大国砼心”第五期专业实践项目以建国七十年来土木行业的发展为背景,结合大类培养新形式,鼓励学生充分利用暑假的假期时间,组成具有年级梯度的实践支队,广泛吸纳不同院系的成员,利用各自优势,开展社会实践。十二支支队分为“砼心服务,建设家国”“砼心看历史”和“砼心望未来”三个主题,前往海内外多地开展调研,以青年之力践行服务国家之使命,以青年之眼见证‘从历史走向未来’“。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1976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旗迹行动,记忆留徐闻

  大学生网报7月17日电(通讯员刘亚青杨肖立)7月17日,旗迹志愿服务队在徐闻三中的三下乡迎来了尾声,最后一天为结营仪式,也是义教组和学生相处的最后一天。经过紧张的排练与走位安排…… 杨肖立 刘亚青 大学生网报查看全文 >>

地震消防演练在校园,安全在心中

大学生网报7月15日电(通讯员杨肖立刘亚青)7月15日下午,广东医科大学旗迹志愿服务队在湛江徐闻第三中学为同学们举行了地震和消防演练。  三点钟时,班级负责人对学生们强调安全和纪律…… 杨肖立 刘亚青 大学生网报查看全文 >>

旗迹三下乡之消防地震逃生演习:逃生于拟震,防患于未“燃”

大学生网报7月15日电(通讯员陈秋虹杨肖立)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广东医科大学旗迹志愿服务队赴湛江市徐闻县第三中学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15日下午,为了进一步…… 杨肖立 陈秋虹 大学生网报查看全文 >>

高校学子下乡行,义诊馈居民

 大学生网报湛江7月14日电(通讯员邹旭媚杨肖立)“三下乡”即“科技、文化、卫生”下乡,将这方面的内容知识带进农村,促进农村文化、科技、卫生的发展。大力开展文化、科技…… 杨肖立 邹旭媚 大学生网报查看全文 >>

和风清凉送,旗迹义诊忙

大学生网报7月14日电(通讯员杨肖立陈秋虹)广东医科大学旗迹志愿服务队义诊组14日于湛江市徐闻县第三中学路口为居民提供全天义诊服务。  据悉,本次义诊活动为旗迹志愿服务队暑期三下乡…… 杨肖立 陈秋虹 大学生网报查看全文 >>

趣味课堂,你我共成长

 大学生网报7月14日电(通讯员邹旭媚杨肖立)“一学一做·学习主席说话做优秀共青团员”明确的提出了对新时期学生的要求。团的活动的主体需要保持和增强团的政治性、先进性、群…… 杨肖立 邹旭媚 大学生网报查看全文 >>

热心义诊现社区,高校学子下乡馈居民

 大学生网报湛江7月13日电(通讯员杨肖立)今日,一支志愿服务队伍在徐闻县第三中学门口摆摊义诊。经志愿者介绍,他们是来自广东医科大学的旗迹三下乡服务队,今天是义诊出摊第二天,本…… 杨肖立 大学生网报查看全文 >>

炎炎烈日照操场,勤勤服务在义诊

 大学生网报7月13日讯(通讯员杨肖立陈秋虹)为了响应团中央关于全国大学生在暑期开展“科技、文化、卫生”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号召,并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广东医科大学旗…… 杨肖立 陈秋虹 大学生网报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考研大满贯宿舍413——夜灯长明照题海 青春共赴研梦来

以知识为舟以互助为桨在漫漫长夜里砥砺前行于浩瀚学海中并肩奋进用坚持书写青春答卷以协作铸就上岸奇迹接下来让我们一同走进…

五四薪火 聊传新篇-传媒技术学院主题朗诵献礼表彰盛典

为弘扬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五四精神,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4月25日,聊城大学于西校区大礼堂举办…

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成功举办仲英学者助益计划系列讲座

为拓宽我校学子学术视野,搭建师生交流平台,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于4月22日在中心校区董明珠楼213d成功举办“仲英学者助…

湖南科技学院走进敬老院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本网讯(记者丁紫涵)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增强青年学生的社会责任感,4月13日下午,湖南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举办2025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宣讲会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扎实推进国家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引导青年学子以青春之力服务社会、扎根…

最新发布

会有星星落在你眼里
七月的风吹来了夏天,七月的孩子们带来了感动。7月7日,带着期盼和紧张,我们踏上了赴淮南的支教之旅。一路辗转,终于抵达目的地。“我上课紧张怎么办啊?”“他们要是为难我怎么办啊?”“如果遇到解决不了…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科技支农暑期社会实践调研团走进富平县庄里镇西上官村
7月27日,信控学院“电力信息化驱动美丽乡村建设”科技支农暑期社会实践调研团出发前往庄里镇西上官村进行走访调研。西上官村属于庄里镇的工业园区,目前村内有12个居民小组共计5230人,由于土地多被征用建厂,…
在教学中成长探索
刚加入“伴我同行”社会实践队的时候,我从未想过有一天可以认识那么多可爱的人。第一次排节目,幸亏有经验比较丰富的的静雪和我搭档。选材、选背景音乐、选领读、排动作、排队形、抠细节、管纪律等等,组织…
绿野清风扶梦,更胜姹紫嫣红
刚来到太平回民小学支教的第一天,内心还是十分揣揣不安的。这是我第一次参加支教类的社会实践,也是我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与学生们相处,第一次扮演教师这个角色。第一天阳光明媚,洒在身上暖洋洋的,路上是…
不忘教育初心 情系有爱古沟
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连绵田野路,唯怀真情来。登上使命的列车,赴数公里之外的支教之约,有太多触目兴叹,有太多意外收获……这是一次毕生难忘的经历,一次直抵人心的精神洗礼,从中能深切感受到教育工…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科技支农暑期社会实践调研团走进富平县庄里镇社区及庄南村
为深入了解庄里镇的电力信息化、绿色化现状,丰富调研数据,7月28日,信控学院“电力信息化驱动美丽乡村建设”科技支农暑期社会实践调研团出发前往庄里镇进行走访调研。在庄里镇政府负责人的带领下,实践团首…
微尘出行:地球上的星星都会发光
微尘出行第三队为了后期更快的步入正轨和开展针对性的教学工作,志愿者进行了第一次家访活动。共走访5家分别囊括了小学,初中普通和特殊家庭的孩子生活学习环境情况。7月8日在昨天基础上增加两家走访,深入和…
高腔发展,任重道远
调研团在黄家桥村河边拍摄空镜时,无意间遇见了“浦市通”姚源平先生。姚先生在知道我们的来意后便带我们来到了谭子兴文学研究基地,拜访传统文化爱好者、民间文化记录——吴锡林先生。吴先生告诉我们,他第…
重温历史,传承战争文化:福建农林大学学子赴晋江市围头村
重温历史,传承战争文化:福建农林大学学子赴晋江市围头村7月25日电(通讯员林雪珂)为助力新时代乡村治理,关注乡村文化融合发展。近日,来自福建农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7位学生与导师一同赴素有“海峡第一…
“微尘”中的感动在点点滴滴
老天似乎在考验着我们的耐心和毅力,今天的太阳格外的刺眼。早餐,阳光照进厨房,照在我们的早餐上,美味的粥闪着晶莹剔透的光.照在男生的手臂上,一圈圈的绒毛朦胧有温柔。放学时间到来,孩子们呼着喊着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