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贯彻落实其提出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使大学生能够将自己在校所学的先进科学的生活观念在广大农村传播,紧密结合他们所学知识,在农村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赴陕西关中鄠邑区婚俗文化调研服务队积极参与了以调查陕西省鄠邑区婚俗文化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变化以及文化程度的加深,中国人的结婚形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由最初的简朴风格走向多元化,不断创新,时尚元素的添加让婚礼变得格外炫目与多姿多彩。
生,死,爱(婚)是人生三部曲,而婚是其中极为重要的环节。古语有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在中国这个具有五千多年家庭伦理,血缘继承观念中,家族能否繁衍生息,人丁是否兴旺,是一件万分重要的事。结婚就是关系到传宗接代的大事,因此婚礼程序自古便十分繁琐,婚俗礼仪众多。
我们团队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对鄠邑区东西南北不同地区的村庄进行抽样调查。发现不同地方的婚俗文化在大体上差距不大,但在一些具体的礼仪方面还是不尽相同。比如,鄠邑区偏北地区迎亲是在门外设置钟馗像祭拜,寓意驱邪避灾,而在偏南地区则是在门外堆放谷草,寓意喂饱野兽,使其在婚礼当天不伤人。这是地域不同引起的婚俗差异。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婚俗文化也有着较大差异。70、80年代结婚的人,其婚姻观念仍是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思想为主,主张门当户对。改革开放初期,虽然古时的封建思想不再那么严重,但数千年来的封建儒家思想仍然根深蒂固,严重影响着这一代人。到了文革时期,结婚选对象先看出身,讲阶级成分,最有吸引力的便是根正苗红的革命干部、世代工人家庭的子女。在调研中,我们问到的一位老人便是因为家庭成分的原因不敢张罗婚礼,只是随便办了一下,而且,当时结婚需要双方工作单位的介绍信,否则领不到结婚证。文革过后,社会经济开始发展,城里人结婚的嫁妆开始有了改变,新人追求的是“三转一响”,即缝纫机、自行车、手表、收音机等。而在农村就比较简单了,一般是由别人介绍,双方见面几个月后就结婚,甚至都不需要嫁妆,这是因为当时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水平还比较低下,农村地区更是十分贫穷,很多家庭温饱都成问题,婚礼嫁妆也就没那么多讲究。
总的来说,改革开放之初,婚礼都非常朴素。那是在家办酒席的居多,婚礼前就要早早准备好所需物品、酒水等,婚礼当天在院里架起炉灶,请来亲戚、朋友帮忙,一场婚礼往往要办两天左右。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用自行车接新娘,进洞房还要闹洞房等。到了九十年代,人们生活逐渐富裕起来,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婚礼更加丰富多彩。婚纱影楼、婚庆公司开始遍布大街小巷,于是乎,婚纱照、花车、礼服、酒宴,逐渐成为婚礼必不可少的元素。可以说,这个时期是婚庆行业开始崛起的时代。而这时期闹洞房的花样更是推陈出新,除了传统的点烟节目外,更多了让新郎背着新娘到处走,让新郎新娘当众亲热等等节目,更有甚者,闹客还有对新人摸脸拉手的轻薄举动。从九十年代开始,婚礼也越来越多元化。三轮车婚礼、户外婚礼、仿古婚礼等。步入二十一世纪,婚礼仪式越来越隆重,特色婚礼也越来越多。西方的教堂婚礼也开始被人们接受,年轻人更加崇尚个性,草坪婚礼、烛光婚礼、纯西式婚礼、集体婚礼,还有更新奇的海底婚礼、空中婚礼。个性化婚宴也成为拉动婚礼消费的主力。由此所产生的攀比、铺张浪费等现象也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虽然在社会发展中婚俗有所变化,但像办酒席、选吉日、办嫁妆等习俗都沿袭至今。在几千年的婚俗演变中,中国人始终贯穿着“人和、家和、国和”的“和谐”思想。孔子的“和而不同”,董仲舒的“大同社会”都是中国人对于和平的渴望和热衷。无论在经济、文化、教育、科技上都无不展现着中国人的“和谐”思想。
我们坚信婚俗将作为一种中国特色文化继续传承下去,这样的特色婚俗文化值也得我们不断地考察和研究。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1993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