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四川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现场推进会在凉山州举行,会议传达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安排部署近期重点工作。为持续跟进四川省凉山州扶贫工作进展,7月24日,四川省成都市西南石油大学追梦彝乡2.0社会实践队实地到访凉山州州府西昌市,对西昌市扶贫工作进行调研。
西昌市,位于川西高原的安宁河平原(四川第二大平原)腹地,是凉山彝族自治州的州府所在地,也是攀西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及交通中心,川滇结合处的重要城市,是四川打造的攀西城市群中的核心力量。西昌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城市,有汉、彝、回、藏等28个民族,以汉族人口居多,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18.77%。境内有中国四大航天基地之一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图为实践队员在西昌市海南乡政府门前合影 喻莉宏 摄
实践队员首先来到西昌市海南乡乡镇府办公地,通过对相关领导的采访,实践队员了解到:
在2015年,西昌县域经济综合实力跃升至全国第九十三位,经济总量位居四川省县市第一位。西昌还有47个贫困村、12868名贫困人口,打赢脱贫攻坚战,是西昌市政府责无旁贷的历史任务。西昌市委市政府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三年任务一年完成”,加快夺取脱贫攻坚压倒性、实质性、决定性胜利,实现全面脱贫,正是为了让所有群众早日实现全面小康。实现这个目标,我们有底气。过去5年,是西昌发展史上综合实力提升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的5年,也是人民群众受益最多的5年。全市民生事业投入超过90亿元,有效解决了一大批群众关心的切身利益问题。比如,教育方面,累计实施教育建设项目144个,形成了布局合理、门类齐全、覆盖城乡的公共教育体系。安居方面,完成城中村改造153.78万平方米、安置房建设项目275.81万平方米、农村危房改造8089户。
实现这个目标,必须拿出真心。去年,我们对47个贫困村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彻底调查,发现仅有5个村有集体经济收入,其余42个村集体经济“空壳化”,只能靠每年财政下拨的3万元办公经费和5万元公共服务经费维持运行。为了攻克这一影响群众脱贫的关键制约难关,我们按照“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农则农”的原则,科学规划,分村施策,各打各的优势仗、各唱各的拿手戏,探索出党建引领、盘活资源、产业扶持、合作带动四种发展模式,切实推动贫困村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
随后全体实践队员来到农户家里,对他们进行随机采访,了解西昌市扶贫政策具体落实到每村每户的情况。
图为实践队员通过走访形式了解西昌市扶贫进展 喻莉宏 摄
通过对农户的实地走访,实践队员了解到:
凉山17个县市有11个是国家级贫困县,其他6个县市也没好到哪里去,除了县城周边的,山区群众大多都是很贫困的。政府为贫困农户发放鸡苗、小猪、羊、农业物资等助农增收资料,进一步提高贫困户经济收入。同时,西昌市政府也在积极开展新村建设项目,为农户危房进行改造,还有实施的易地扶贫搬迁、环境卫生整治等项目,切实保障了最广大老百姓的根本利益。并且,西昌市政府通过一系列重要扶贫举措,进一步激发群众自身条件和内生动力,改变群众“坐等政府、干部来给钱、给物、给粮、建房、修路”的思想观念,树立“弱鸟先飞”的勤劳致富意识。杜绝所谓为应付领导检查,而盲目新修形象工程和面子工程等“假大空”的情况发生,真正做到为民考虑,为民着想,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
图为实践队员通过走访形式了解西昌市扶贫进展 喻莉宏 摄
实践队通过一系列实地走访之后,掌握了西昌市扶贫工作基本状况:通过西昌市人们政府的不懈努力,再加上农户自身的优势,西昌市贫困人口数量正在逐年下降,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孩子们的受教育覆盖率显著提高,普通人民的思想正在发生转变,积极接触新鲜事物,正在为自己的美好生活而奋斗着。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2366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