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基于乡村振兴视域下绥宁竹编非遗文化调研——暑期“三下乡”心得

来源:邵阳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作者:孙文辉 宋春雷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民,在绥宁这片净土上,竹编手工艺世代养育着当地的百姓,它是绥宁的人民赖以生存的吃饭手艺。竹编这门艺术在中华大地上传承已久,而绥宁竹编又因其独特的技法,深受人们的喜爱与追捧。为了更好的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竹编手工艺,7月7日上午,邵阳学院组织“绥宁竹编”服务保护团队前往湖南省邵阳市绥宁县学习,研究竹编工艺。8名调研队员历经两个半小时的车程到达地点后,运用走访、观摩、实操等方式开展七天的调研。研究纹样团的适形变形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将竹编的艺术元素运用到现代当中去。技法竹编工艺潜质的内在属性。通过与竹编艺人,等当地从事竹编有关行业人的交流,深入了解其图案设计的理念及寓意,共同探讨将现代绘画元素融入图案设计的可行性与方式,方法。

潺潺的溪流,一望无际的田野,田间大人在辛勤的劳作,孩子们嬉笑追逐着。一个接一个的山丘把包裹着这个宁静的村庄,安详,自在着,宛如世外桃源。这里是绥宁县多逸寨村,这里是一个被竹林环绕的村庄,一个盛产竹编的地方,不得不说这里真的很美,令人心旷神怡。

拜访竹编工艺传承人

正如狄更斯在《双城记》开篇所言“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随着历史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我们畅游在信息时代,但是现在人们越来越忽视手工艺术,民众生产和生活方式迅速变化,手工艺人们也逐渐老去,竹编艺术似乎成为人们记忆中的角色,我们听过,却从从未见过,不知过多久,它也只能出现在教科书上,为了避免此类事件的发展,更好的响应国家学校的号召,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服务团队,去拜访竹编工艺传承人李盛国老师。

为了能够更好的能够跟上李盛国老师的步伐,我们服务团队在前期参观了邵阳博物馆,提前学习和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进程,学习了解竹编艺术,最好的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

当天,我们跟随李盛师傅开启凿花艺术之旅。根据当地村民的热心指引,我们来到李盛国老师的竹编手工坊。一推竹编条,一个板凳,如此艰苦的环境,不知是什么支撑师傅一直坚守着竹编这门手工艺术。众所周知竹编工艺品的市场前景虽然一直呈现增长趋势,但是与其他商品相比还是不容乐观。但李盛国老师一直坚守的这份本心,不忘初心,让我们服务团队为之动容和敬佩。正是有着像李盛国老师这样的人存在,才让竹编这门艺术在中华大地上一直传承生生不息。李盛国老师在从事竹编行业的五十里潜心学习和刻苦钻研,大胆创新,让传统与现代艺术相融合,他不仅继承了前人的传统艺术手法,还在此基础上,对图案和凿刻手法进行了优化、创新,使之更符合新时代的文化。正是李盛国老师这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让李盛国老师在竹编艺术上取得了辉煌成就。

深入观摩,研究探讨竹编,创新竹编

一根小小的竹条,看似细小,但一根一根缠绕在一起就是一件精妙绝伦的艺术品,一双布满茧子的手看似丑陋,却能编制成栩栩如生的竹编艺术品,竹编看似“简单”,价格便宜,但其实它背后经历了许多复杂的工序。李盛国师傅现场向我们展示了制作八都凿花的步骤,看到最后的艺术成果,不禁让我们感叹竹编手工艺人高超的编制技巧,和熟练的编制水平。

为了能够更好激发竹编的经济价值更好的让竹编适应市场,让更多人认识竹编,我们也去拜访了邵阳市华立竹制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彭秀奇,就当今的市场形势,竹编如何做出改变,又能原汁原味的保留其传统特色进行了相关一系列的探讨。旨在依托产业与市场,进行产教融合,呼应市场需求、保持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在“以竹代塑”、“建设美丽乡村设计”等课题上着手进行研究,探讨设计竹木新型产品转化为一线生产力的新方法。

调研之终,护遗之始

邵阳学院基于乡村振兴视域下绥宁竹编非遗文化调研“三下乡”活动暂告一段落,但对于我们来说,此次“三下乡”开启的非遗的保护传承之路还刚刚开始。

在近一个星期的调研活动中,我们通过与传承人的深入交流、学习竹编工艺,探讨竹编工艺,再次调研过程中树立了认识非遗、保护非遗、传承非遗的意识。

我们表示在今后的学习中要汲取非遗的深厚营养,并要通过创新赋予其鲜活而持久的生命力,通过宣传让更多大学生成为一些非遗项目的追随者和爱好者,更好的继承与发展优秀传统文化。虽然此次的“三下乡”活动到此告一段落,但是我们非遗传承保护之旅才刚刚开始启程。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2366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欢声笑里暂别徐家

欢声笑里暂别徐家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更多的为基层群众服务,展示并巩固“三下乡”社会实践成效,以及表达对巫溪县徐家镇领导、塘垭村村支两委领导和徐家镇中心小学的老师同…… 李佳颖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以汇报之演,暂别徐家

以汇报之演,暂别徐家为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思想认识,同时更多地为基层群众服务,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兴梦夏乡”志愿服务队来到巫溪县徐家镇塘垭村开展系列志愿…… 谭美君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飞扬青春,兴梦起航

飞扬青春,兴梦起航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增强大学生实践能力,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兴梦夏乡”志愿服务队开展2023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于7月3日下午16:30在…… 关佳煜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起航徐家,兴梦塘垭

起航徐家,兴梦塘垭为提振“三下乡”队员精神,更好开展本次“青春飞扬•兴梦夏乡”暑期“三下乡”社会志愿实践活动,在7月3日16:30于重庆市巫溪县徐家镇塘垭村红峡山庄举行了重庆师范大…… 张仁睿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游宁广古镇寻文化印记,析景区特色助乡村振兴

游宁广古镇寻文化印记,析景区特色助乡村振兴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深入了解重庆市巫溪县历史文化资源,挖掘巫溪特色人文景观,助力巫溪旅游宣传,重庆…… 李佳颖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心手相连同辅导,青春夏日共成长

心手相连同辅导,青春夏日共成长为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助力乡村教育发展,开发儿童学习兴趣,促进儿童全面发…… 许琳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科学世界大门触“手”可及

科学世界大门触“手”可及为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具备通过实验室实践探索自然现象的能力,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科学思维,7月6日上午9:00,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兴梦…… 娄宇杰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画笔生花,心中有梦

画笔生花,心中有梦为加强乡村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动手能力,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兴梦夏乡”志愿服务队于7月6日上午9:00在重庆市巫溪县徐家中心小学开展逸师爱心公益课堂之…… 关佳煜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寒假返乡,共筑成长梦——记“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成长

**寒假返乡,共筑成长梦——记“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成长”活动**随着寒假的到来,我满怀激动地回到了久违的家乡。今年…

计科卓越展新篇,学途照亮启征程

一、引言故事始于2024年,那时的我还在红星中学埋头苦读。一群来自安徽工业大学的学长学姐回到母校进行宣讲,他们的分享让我…

心怀母校,爱在工大:大学生回母校宣传

为了加强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与高中母校的联系,加深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的母校情感,增强学生的爱校之情,2025年1月14日,三名…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聚焦南阳五中丁军丽老师:以爱为笔,书写历史

2月16日,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成员冯彦博深入南阳五中(三全校区),对深受赞誉的历史教师丁军丽展开深度访谈,旨在弘…

一粒火种,点亮振兴之路——“大包干”精神 赋能凤阳县小岗村乡村振兴

1978年的一个冬夜,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18户农民在一纸“生死契约”上按下红手印,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大包干”的序幕。四十余…

最新发布

青科大“新农村”调研团之村长访谈录(一)
8月2号,青岛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新农村”调研团走进武家社区,为了了解到更多关于土地流转政策的信息以及村民对于土地流转政策的感受,“新农村”调研团来到武家社区的武家支部委员会即“新时代·兴梦苑”…
郯马民俗文化馆——青岛科技大学赴临沂市郯城县马头镇科技村“学在高分子,行在实践中”实
8月8日8:00,青岛科技大学赴临沂市郯城县马头镇科技村“学在高分子,行在实践中”实践调研团来到郯马民俗文化馆调研当地民俗文化。郯马民俗文化馆位于马头镇,投资1500万元,建筑面积2480平方米,这里地理位置…
南通大学杏林学院扬帆领航团队义务打扫活动
为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公民意识、参与意识、社会责任意识,8月8日上午9时许,南通大学杏林学院扬帆领航普及宣讲团的志愿者们来到了校北社区,帮助社区打扫卫生,给社区居民营造一个优美洁净的小区环境。志愿者们…
实践第七天日志
今天是我们红色记忆寻梦团进行社会实践的第七天,也是社会实践的最后一天,今天的活动是单独行动的,因为团队人数太多怕打扰到孟庆刚爷爷的休息,所以我们派出了我们实践团队菏泽市成武县本地的实践成员去采…
精准扶贫,追梦彝乡2.0在行动
4月21日,四川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现场推进会在凉山州举行,会议传达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安排部署近期重点工作。为持续跟进四川省凉山州扶贫工作进展…
蒲公英支教之行 永荡在孩子们的心
大学生走进山区为祖国70周年献礼走进大山深处,改善教育水平,青年学子们在行动中!7月12日,西南石油大学助学励志协会蒲公英支教队奔赴乐山市马边彝族自治县苏坝镇白杨槽村进行为期21天的支教活动,旨在在新…
高桥烈士陵园,感悟红色精神
2019年8月8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赴内蒙古宁城县寻访红色之旅调研团出发前往小城子镇高桥烈士陵园进行悼念。小城子镇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指挥八路军挺进敌后,晋察冀军区冀东军分…
弘扬志愿者精神,走进杨峪河村 ——记洛阳师范学院大学生“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为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工作,紧扣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洛阳师范学院村庄规划团队”于7月22日赴洛阳市兴华镇阳杨峪河村进行村庄规划编制的初步调研。团队成员共分成两组,一组负责开展乡村振兴村庄规…
“2010年度感动西昌人物” 周世云专题访谈
周世云,四川省西昌市海南乡缸窑村七队村民,2010年被评选为“2010年度感动西昌人物”、2011年被评为西昌市第二届道德模范“孝老爱亲”模范、2014年被评为西昌市“爱心妈妈”。这个平凡的母亲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
弘扬志愿者精神,走进薛岭村 ——记洛阳师范学院大学生“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指示,全面落实乡村振兴工作,大力弘扬志愿者精神,统筹谋划乡村发展。洛阳师范学院村庄规划团队在其专业教师的带领下于7月23日赴洛阳市兴华镇阳薛岭村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