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7月29日,苏州大学大数据视角下的文学作品研究团队来到了福建省福安市第一中学图书馆,开展“大数据+文学”阅读推广会。推广会从下午三点持续至五点,活动取得良好反响。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各个领域都无可避免地受到大数据浪潮的影响。不同于以往的数字化和信息化时代,文学研究领域也得益于大数据的发展,互联网+文学的趋向愈来愈明显。大数据视角下的文学作品研究团队(以下简称大数据团队)从数据可视化角度出发,以四大名著为数据来源,完成文学文本与数据可视化的结合实践,运用社会网络可视化工具并在此基础上对数据可视化+文学文本的发展模式进行探索,且在一定技术条件上对即将建构的数据可视化互动平台进行了规划,对数据可视化未来发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文学研究的新型发展思路。
7月29日是大数据团队开始实践的第三天,也是实践日的最后一天。这一天,大数据团队吸取昨日阅读推广会的经验,继续在福建省福安市第一中学图书馆开展第二场“大数据+文学”阅读推广会。这次的阅读推广会于下午三点至五点开展。恰逢自习时间,许多坚持留校学习的高三学子来到了图书馆,参加最后一场阅读推广会。同时,前来参加阅读推广活动的不仅有福安一中的广大学子,还有一些老师、家属,前一天已经参与过推广会的美国小朋友Kalvin今天也来到了现场。
团队成员先为大家介绍了大数据的概念:“‘大数据’是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来适应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麦肯锡全球研究所给出的定义是:一种规模大到在获取、存储、管理、分析方面大大超出了传统数据库软件工具能力范围的数据集合,具有海量的数据规模、快速的数据流转、多样的数据类型和价值密度低四大特征。”前来参加活动的听众都表示在此之前虽然听说过大数据,但较少对大数据有系统、完整的了解,对它的概念也不是非常熟悉。
大数据团队还告诉大家,大数据技术的战略意义不在于掌握庞大的数据信息,而在于对这些含有意义的数据进行专业化处理。换而言之,如果把大数据比作一种产业,那么这种产业实现盈利的关键,在于提高对数据的“加工能力”,通过“加工”实现数据的“增值”。 而他们现在的工作,正是力求实现大数据在文学领域的“增值”。
一位就读于福安一中的学生提出疑问:大数据+文学到底能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实践团队要如何实现大数据在文学领域的“增值”?大数据团队成员给出了解答。时代在不停发展,时间的洪流滚滚向前。或许相较于科技手段的日新月异,文学领域的研究与发展似乎孑立其外,但是四大名著中包含的各式各样的思想理念却从未因时代的进步而相形见绌。相反,它们在时间的冶炼下愈加灿烂而出彩。《红楼梦》描绘了一个大家族,也塑造了一个小社会,且不论《红楼梦》中科学系统的管理学理念,红学所蕴含的文化艺术价值至今仍是人文研究的典范;《西游记》在神佛世界中注入现实社会的人情世态,人与妖,神与佛错综复杂的关系值得再三思考;《三国演义》将治国之道与为人大义融于字里行间,无论对于文人还是武者都具有重要启迪;而《水浒传》所塑造的一百零八好汉更是一个具有代表性、多样性的社会群体,对于社会关系的思考起到了重要作用。正因为如此,大数据团队才试图将古典文化瑰宝与新兴技术手段结合,尝试找到二者的共鸣点。他们的研究为人文学者和书籍读者都提供了新的探索思路,高度响应了互联网+人文发展的时代新趋势。
大数据团队这样一场推广会,不少参与者受到大数据背景下的新型阅读研究理念的启发,团队成员也得到了良好的反馈——如何改进他们的作品、如何使作品更富深度是他们接下来要做的一项工作。此次基于四大名著的数据可视化是大数据团队利用新兴技术手段对社会人文领域进行的一次探索,也是他们对大数据可视化在人文艺术方面的应用进行的一次尝试。与此同时,如何更好地发挥大数据在人文研究领域的作用?在传统与现实的交汇中我们还能做些什么?理论上的真,艺术上的美如何更好地结合?这些问题都将对他们今后的研究起到重要影响。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2467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