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市区和所辖浚县,古为殷商帝都,武丁,武乙,帝乙,帝辛都于此,卫都于沫(今淇县),赵都中牟(今鹤壁西郊),秦末汉初项羽封司马印为殷王,亦都朝歌(今淇县城),为中华民族文化发祥地之一隅,人文会粹,堪称歌舞之乡。鹤壁地区民歌源远流长,殷商时期,鹤壁地区为商都畿内之地,经济文化比较发达,《诗经》中的“邶风”“,庸风”,“卫风”即采自鹤壁一带民间。据考古成果显示,曲艺说唱艺术成为鹤壁民歌的“转变”,其兴于唐,盛于宋,历经元,明,清至今。不仅殷商秦汉轶事多为演唱内容,而且此时的鹤壁山区,正是东汉末年红巾军一部黑山军的根据地(今市郊黑山),隋末瓦岗军起火之所(浚县),宋朝名将岳飞的家乡,元末明初罗贯中隐居著作之所在,均为民间歌曲创作提供了素材。加之佛教的传入,道教的兴起,儒家端木赐(即自贡,浚县人)的影响,寺庙林立,更促进了鹤壁地区民歌文化的繁荣。”
但是很多民歌小调都失传了,特别是我们社会快步从农耕社会过渡到城镇化、工业化,这些民歌小调传承发展的土壤就这样消失了。而很多又没有进入非遗保护项目,这样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东西就没有了,一代人的记忆一代人消失,文化的传承也就会永久的割裂。所以说如何传承是一个大的课题,这也是我们此次调研的初衷。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因此我们首先选择对鹤壁发展起着支柱作用——煤矿行业中存在的劳动民歌进行研究:
“鹤壁采煤历史悠久。东汉时已有记载。宋代位于鹤壁市鹤山区鹤壁集镇古娄河村的采煤遗址,是我国乃至世界迄今发现开采最早的一处古代采煤遗址。其规模为当时较大型煤矿,能容百人之众。古人已掌握了先进的采煤和排水技术,就当时的科学条件来说,极具代表性。
鹤壁蒸蒸日上,乌金滚滚汪洋。鹤壁煤业的大规模开发,是在解放后。1957年,鹤壁以煤立市,全市人民短短几个月,在井筒建设、巷道掘进、地质勘探、采煤技术革新等方面,接连创下了全国煤炭系统15项新纪录。1958年,为了支援鹤壁建设,从全国各地汇聚的煤炭大军再接再厉,又创下了74项全国新纪录,成为全国煤炭战线的一面旗帜。”
为统一力量,一领众合,劳动号子便应运而生。由于鹤壁是煤矿区,在解放之前,为方便用钢丝绳从井内绞煤,便产生了节奏鲜明的绞井号子。而解放后,随着机械化的运用,号子大多失传,打夯歌、打硪歌等流行,音调相近,但有中快慢速之分,铿锵有力。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2677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