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11日,苏州大学文学院姑苏古桥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本次实践活动实地考察行至计划的最后一日。上午8时,队员全体到达集合地点合照,随后分组进行各自探访行程的查漏与收尾。
经过三天的步履不停,以外城河为界框出的苏州古城区对于队员们来说已经基本没有纯然的“空白区域”,第四天的行程主要便在于整合前几日的阙漏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深入考察。行程后期,部分程度上队员们从以道路和街巷为经络的探桥转为对古桥深入坊园血肉的寻索,今天,以网师园与盘门景区内部的古桥等为例,集中介绍团队的调研所得。
深入园林,也就自然更加能够突出地感觉到苏州这座古城的审美块面,这种对于美感的追求相当程度上地投射在了古桥之上。前日,队员曾探访苏州教育博物馆所在地柴园。该园匿于凤凰街侧,小巧玲珑,内部由于承接新展,绝大部分设施修葺一新,已无古桥可寻,但其间池中有一可爱拱桥,拱顶嵌有圆形牡丹浮雕一枚,颇为别致。队员们从一工作人员处了解到,此桥似为某座古桥的仿建,具体信息当日未能找出,于网络亦遍寻不见。今日,队员们进入十全街侧的网师园内部考察,见玲珑园子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论桥则有槃涧上横跨着的引静桥一座。该袖珍拱桥成年人三步即可跨越,故又名“三步桥”,桥身藤萝密布,为整体造型更添了几分柔婉。在实际建筑情境中,较为细窄的水面本只需搭配平梁结构的石桥,而引静桥作为一座石拱桥,更似园林主人微缩的一处景色,形如一件精美的石雕,似乎是耐不住喜欢,要将古桥建筑中对于拱桥的匠心搬入进自加园子一份。队员们观察发现,引静桥的拱顶上有一牡丹花形浮雕,饱满生动,前日在柴园拟古桥上发现的一枚正与它如出一辙。加之桥形比对下来也同属精致优美一派,队员们认为,柴园池上小桥极有可能是仿引静桥而作,如此,柴园桥似是人们园林复建中对于“匠心”一次“再搬运”。队员们共识,纯粹的现代造景越来越重视水与桥与亭台的相衬相映,结合园子特点寻求可供借鉴的设计。虽是拟古,倒也不总是胡乱为之,体现了古桥相当的审美价值。
在园林景致现代造设的“拟古”中,也有做得欠妥的例子。如姑苏古城西南角的盘门,景区西部有一双亭廊桥,造型具有廊桥典雅舒展的普遍特点,然而却立于一处枯涸的混凝土池上,几乎是生趣毫无,桥梁从实用与审美价值兼备的设置变成了不尴不尬的一处摆设。队员们访问盘门景区时正下着雨,景区内水泽充沛之时尚且如此,若是枯水要更加难看。队员不能完全排除该廊桥附近正在进行某项建设工程的可能,但若先放下审美上的不适,双亭廊桥的交通性与连接性相较景区中其他桥梁也处于较差水平。景区中不乏具有历史渊源的复建古桥,但也有一定数量的新造桥,或许纯为造景之用,意欲仿照园林营造回环往复的架构感也为可知,但队员们一致认为,若不能准确抓住地理特点创造功用与美感的平衡体,即使有心复原本存在的古廊桥设置,也应在现代的新条件下更为审慎地进行考虑。
以上便是苏州大学文学院姑苏古桥暑期社会实践团队7月11日调研的重要发现,希望该团队接下来的的研究整合成果,能为苏城古桥的转型和苏州的城市发展提供有益的创新思路。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2801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