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实践考察丹江行

来源: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 作者:王晓莹

2019年7月9日星期二,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走进丹江口,助力河长制”暑期社会实践队来到了本次出行的重要目的地——丹江大观苑,对丹江口水库进行考察。

尽管天气十分炎热,路程也很遥远,实践队队员们依然劲头十足,对即将看到的亚洲第一大人造水库充满了期待。 在思源亭,登顶远眺大观园,整个景区尽收眼底。大家都被这一景观震撼。之后,队员们又到达了观江长廊,近距离地感受到了丹江水的清澈。

在大观苑里,实践队遇见了几位从北京来到此地进行生态考察的工作人员,于是对他们进行了采访交流,在了解了实践队此行的目的后,他们大力赞扬,并对实践队进行鼓励。热情地回答实践队提出的问题并详细讲解,通过与他们的对话,队员们对丹江口水库有了更多的了解。临走前,实践队还与他们进行了合影留念。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3009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聚焦南阳五中丁军丽老师:以爱为笔,书写历史

2月16日,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成员冯彦博深入南阳五中(三全校区),对深受赞誉的历史教师丁军丽展开深度访谈,旨在弘扬教育家精神,挖掘优秀教师的育人智慧,激励更多教育工作者…… 赖思宇 广西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良师执烛 苗乡添辉——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探源教学之智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教育家精神,近日,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成员赖思宇前往广西壮族自治区融水苗族自治县中学,对模范教师黄娇娇进行了深度寻访。…… 赖思宇 广西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古今碰撞绽华彩,上河灯影耀邕城 ——广西师范大学“华灯古韵”团队调研纪

近日,广西师范大学“华”灯古韵团队在2025年1月9日至1月12日期间深入广西南宁,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花灯调研工作。此次调研旨在探寻花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团队走访参观了多地,其中百益…… 赖思宇 广西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心怀母校,爱在工大:大学生回母校宣传

为了加强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与高中母校的联系,加深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的母校情感,增强学生的爱校之情,2025年1月14日,三名…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聚焦南阳五中丁军丽老师:以爱为笔,书写历史

2月16日,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成员冯彦博深入南阳五中(三全校区),对深受赞誉的历史教师丁军丽展开深度访谈,旨在弘…

一粒火种,点亮振兴之路——“大包干”精神 赋能凤阳县小岗村乡村振兴

1978年的一个冬夜,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18户农民在一纸“生死契约”上按下红手印,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大包干”的序幕。四十余…

参观朱光纪念馆,铭记历史砥砺前行

2025年2月5日,“文化之根,精神之魂”社会实践队一队员怀着对革命先辈的崇敬之情,走进了承载着深厚历史意义的朱光纪念馆,进…

安徽工业大学学子返家乡:环保教育宣传在行动

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引领下,安徽工业大学的奚燕同学利用暑期返回家乡安徽铜陵,开展了一系列环保教育宣传活动,旨…

最新发布

筑利民于心之“平安桥”探究桥梁养护新工艺之新工艺1
筑利民于心之“平安桥”探究桥梁养护新工艺之新工艺一关键字:碳纤维布、桥梁整治方法:利用碳纤维布和塞柏斯两种材料对裂缝进行加固和修复。材料特性:碳纤维布材料的抗拉强度约为普通碳素钢的十几倍,具有…
丹江大观苑实践行
2019年7月9日,我们团队一起来到了丹江大观苑,我们并没有着急地进去,而是先与那里的相关人员负责联系,从那里得知,目前河长制还停留在政府部门,人民群众了解得还大少。在采访他们完后。我们走进去尽自己的…
筑利民于心之“平安桥”探究桥梁养护新工艺之新工艺一
筑利民于心之“平安桥”探究桥梁养护新工艺之新工艺一关键字:碳纤维布、桥梁整治方法:利用碳纤维布和塞柏斯两种材料对裂缝进行加固和修复。材料特性:碳纤维布材料的抗拉强度约为普通碳素钢的十几倍,具有…
山东理工大学筑利民于心“平安桥”社会实践团在德州公路局进行考察
山东理工大学筑利民于心“平安桥”社会实践团于德州公路局进行考察为对剩余桥梁情况进行调查,总结不同的桥梁问题以及解决措施,以便撰写调查报告。2019年8月19日,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筑利民于心“平安…
拜访王曾久大师 深谈桃雕现状
【暑期三下乡】拜访王曾久大师深谈桃雕现状来源:人文学院作者:付丽/文王浩励/文除云氏家族外,王氏家族也涌现出一些雕刻精湛的桃雕艺人。于8月12日,云渡桃雕调研小分队在村书记的带领下拜访了云渡村另一位…
非遗匠人胡廷贤:用双手编织梦想
湘西是背篓的世界,也是背篓背出来的世界”,自古以来就有“篓不离背”的民谚。湘西人的孩子是在背篓里长大的,孩子在背篓里能感受到母亲走路的节奏,这种节奏能陪伴他一辈子。——摘自纪录片《湘西》解说词…
自给自足“沙沱精神“复见当代“桃花源”
数百年前,桃林尽头居一奇村,百姓安居,与世隔绝,复寻而不得。渝鄂交界,苍茫的七曜山脉里,驱车穿过石子径,趟过悬崖,在参天古银杏树荫蔽之中,可得一村,唤曰金铃。村中吊脚楼错落,瓜果藤蔓中,石板小…
对话河长,学习河长制
2019年7月7日至8日,为进一步了解河长制工作,我们走访了当地环保局和水利水保局。通过与河长制负责人对话,我们了解到更多关于河长制的情况,对河长制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为大力宣传河长制,当地环保局、水…
“筑梦水利行”社会实践心得体会4
在这次社会实践活动使我意识到了自己本身应有的社会责任和使命,同时让我明白,我们不能成为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风吹雨打。这次社会实践的经历,我们获益匪浅。因为我们见到了社会真实的一面,这是书本上所…
西农学子情系非遗,共谋云渡桃雕发展
【暑期三下乡】西农学子情系非遗,共谋云渡桃雕发展作者:陈露露/文厉静/图2019年8月17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赴江苏省泗阳县云渡桃雕调研服务队前往江苏省泗阳县文化馆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