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上午,山东理工大学“大漠胡杨”实践团赴新疆木垒县哈萨克族刺绣文化产业园进行 “一带一路”的背景下,传统工艺的发展主题调研
活动伊始,园区管理人员带领实践团队员参观产业园区,并详细介绍了刺绣展销区、产学研发基地、生产加工区。实践团了解到,哈萨克族刺绣文化产业园总投资4000多万元,建设面积100亩,形成集刺绣品加工、展示、销售、培训和旅游购物、特色餐饮及民族特色文化演艺于一体的综合园区,通过创意、设计、研发、生产、销售,带动当地的刺绣文化产业发展,成为木垒县刺绣产业孵化中心。
随后,实践团通过采访刺绣产业的从业者,对哈萨克刺绣有了更深的认识。木垒县以哈萨克族为主体的各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其中以哈萨克族民间手工刺绣独树一帜,历史悠久,充分融合游牧部落民间创意精华,形成了独特的民族艺术风格和艺术体系。调研最后,实践团了解到在刺绣文化产业发展的道路上,知识产权困扰了产业发展,刺绣艺术家在现有的图画稿上进行二次创作时很难与原作者在知识产权问题上达成一致,刺绣作品的题材限制和刺绣创作的保护缺位也都限制了刺绣的发展空间。
作为中华文明物化载体和象征的刺绣, “一带一路”建设依然具有不可代替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区位优势突出木垒县机遇凸显,木垒县作为‘一带一路’沿经城市依托‘一带一路’建设,深度融入国家发展大局,逐步走向世界舞台,面向未来的木垒刺绣文化产业发展走在开放创新的道路上。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3061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