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二十年如一日的大山精灵守护者

来源: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公共治理学院 作者:“别树一帜”社会

为宣传和深入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新生态理念,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别树一帜”社会实践队于7月18日深入贵州省铜仁市沿河县麻阳河自然保护区。日前,实践队前往保护区内得凉桥管理站拜访中国野外驯化黑叶猴第一人——肖治金,听他讲述二十多年驯猴经历。

驯化之路漫长 爱党之心相伴

肖治金,贵州省铜仁市沿河县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护林员,除了基本的巡山护林工作,肖治金还负责黑叶猴喂养和驯化。驯化工作能有效的保障黑叶猴的生存情况,对林业发展和科研工作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但驯化是漫长的过程,老肖作为入党35年的党员,不辞劳苦,坚定信念,用一颗耐得住寂寞的心和一个捱得了苦的体魄,克服驯服过程所遇到的困难险阻,坚定地完成上级布置的任务。

(图一为肖治金正接受采访)

与黑叶猴的前缘后续

驯化黑叶猴的起源是1997年提出的一个科研课题——“野外人工投食”,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和保护黑叶猴,从而最大力度的保障了黑叶猴的正常生存和繁衍生息。自97年保护区启动黑叶猴野外人工投食驯化项目起,按山林划分驯化区域,设立了四个班共四位护林员来执行投食驯化工作,肖治金就参与其中,但最后仅有肖治金成功接近到黑叶猴,如今也只有他一人坚守该项目。

刚开始时,肖治金将橘子、香蕉、苹果等放在地上或挂在树上,但半年时间,黑叶猴群都视而不见,直到一直偶然发现几只黑叶猴在村民庄家处偷吃玉米和红薯,肖治金才恍然大户。于是之后的每天,肖治金都带着一袋玉米和红薯,带着伴随雨露和晨光出行,直至日落而归。

(图二为靠近投食点的黑叶猴)

黑叶猴生性警觉,原先见人就躲,一有风吹草动扭身就跑,几天不敢出来,寻不到踪迹。为了解黑叶猴种群的生活习惯,肖治金曾连续三个月吃住在山洞里,观察黑叶猴群的生活习性。从最初的固定隐蔽点投食,到远距离引导投食,再到如今近距离投食,经过长达一年的接触,才慢慢获得几个猴群的信任。肖治金从回忆里缓缓想起这些事,不禁感叹道“不容易呀,我摸索20多年的时间,才逐渐找到与黑叶猴的相处之道。”现阶段,黑叶猴能随意出没于山林之间供人们观赏,学者能充分了解黑叶猴的生活习性,老肖在改善黑叶猴与人的亲近程度这方面所付出的努力和汗水是不可忽视的。

无惧险阻 负爱前行

驯化之路不仅漫长而且充满险阻。肖治金回忆道,他曾多次遇到毒蛇毒蜂,半山腰遇到毒蛇,被吓到踩空滑到了山坡下,多处擦伤。在住在河对面的洞口观察黑叶猴习性时,还被洪水冲走。但是因为它们的感情越来越深,越来越舍不得,因此从未想过放弃这份职业。

(图三为指导老师刘艳芬正采访肖治金)

在巡山和驯化过程中不仅存在困难险阻,也存在着村民的不理解和家人的不支持。因为仅有肖治金能靠近猴群,因此当村民的庄家被破坏或偷食时,便认为时肖治金指使的,在肖治金多次的宣讲下村民意识逐渐加强和政府政策的帮扶下,村民也渐渐理解了肖治金的工作。尽管肖治金在当地的驯化效果卓有成效,但肖治金的家人却不以为意,家人认为护林员工资低且山林意外因素众多而肖治金也上了年纪,家中长子相接二老到县里安享晚年,但肖治金放不下山中的“孩纸们”,现仍一人住人村里。

当问到对黑叶猴未来的规划,肖治金眼里泛着光说到“叫哪只,哪只来”,现在已有一两只已经可以很好的相处了,肖治金坚信只要这一天始终会到来。护林工作即使危险且不被人理解,但肖治金始终没有放弃他所热爱的职业。

一日复一日地投食黑叶猴,肖治金始终相信,保护黑叶猴不仅是他一个人的责任而是全世界的,也始终坚信着“多坚持一天,黑叶猴这种珍稀动物就能多存在一天。”的信仰,他用努力和汗水帮助科研探索出有效保护黑叶猴,建立人工种群的方法。现在,只要肖治金吹响了口中的哨子,他的这些“孩子”便会从山上跑过来,为了这一天,肖治金付出了二十多年的努力,才有了这样温馨的画面。

(图四为“别树一帜”社会实践队与护林员合照)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3205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播撒欢声笑语,携手共获成长。

为了发扬志愿者精神,实现当代大学生的社会价值。一支来自浙江省杭州市中国计量大学的支教队伍——木棉队,于七月五日开始,在义乌市北苑街道幸福社区开展了为期十一天的支教活动。在与…… 木棉暑期支教 中国计量大学查看全文 >>

木棉的爱

为响应志愿者大队号召,本着为人民服务的态度。来自浙江省杭州市中国计量大学的木棉队来到义乌市北苑街道幸福社区开展了为期十一天的支教活动。在我们来到社区的当天,在熟悉社区之后,…… 木棉暑期支教 中国计量大学查看全文 >>

夏天的主旋律是热情与爱

心中怀揣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来自浙江省杭州市中国计量大学的木棉队在义乌市北苑街道幸福社区开展了为期十一天的支教活动。纵使时间只有短短的十一天,但队里的每…… 木棉暑期支教 中国计量大学查看全文 >>

奉献点亮夏天

怀揣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这个夏天,来自浙江省杭州市中国计量大学志愿者大队的几位队员组成了木棉队支教队,来到了义乌市北苑街道幸福社区开展了为期11天的支教活…… 木棉暑期支教 中国计量大学查看全文 >>

谱写爱的乐章

2022年7月5日到7月15日,木棉暑期支教队从钱塘江畔的中国计量大学启程,怀揣着期待与热情,踏上义乌这片土地,为义乌市北苑街道幸福社区的孩子们开展了为期11天的支教活动,为当地三十多名孩…… 木棉暑期支教 中国计量大学查看全文 >>

风吹麦浪

暑假来临,小朋友们的学习生活暂告一段落,在枯燥无聊的暑假生活中,小朋友们更希望遇见有趣的事情。2022年7月5日到7月15日,木棉暑期支教队为义乌市北苑街道幸福社区的孩子们开展了为期1…… 木棉暑期支教 中国计量大学查看全文 >>

守护一场可见的梦

暑假来临,小朋友们的学习生活暂告一段落,在枯燥无聊的暑假生活中,小朋友们更希望遇见有趣的事情。2022年7月5日到7月15日,木棉暑期支教队为义乌市北苑街道幸福社区的孩子们开展了为期1…… 木棉暑期支教 中国计量大学查看全文 >>

青春活力的大学生团队赴义乌北苑街道幸福社区支教

暑假来临,小朋友们的学习生活暂告一段落,在枯燥无聊的暑假生活中,小朋友们更希望遇见有趣的事情。2022年7月5日到7月15日,木棉暑期支教队为义乌市北苑街道幸福社区的孩子们开展了为期1…… 木棉暑期支教 中国计量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爱在寒冬,情暖人心

岁末寒冬送温情,资助育人暖人心。为深入贯彻国家教育资助政策,切实关怀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长,1月20日-2月3日,中国石油大学…

桂平古艺逢新探:广西师大学子为杖头木偶戏 “牵线搭桥”

在非遗保护日益受重视的当下,为推动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桂平杖头木偶戏的“活态”传承,2025年2月24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温馨社区,有你有我 时代呼唤,青年力行

为了响应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新时代生态文明的战略任务,提升社区居民的环保意识,推动社区环境可持续发展,切实了解当下社区的…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社区志愿除旧貌,清扫卫生换新颜

社区作为城市居民生活的基本单元,其环境质量直接影响到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然而,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不少社区居民忙…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乡探村居识真情,助力振兴见党功

在广袤的乡村大地之上,众多乡村社区犹如隐匿的宝藏,它们的生活百态宛如待解之谜。2025年2月8日,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春…

最新发布

民情调研实践行第二站
我们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新时代·民情调研实践行”暑期社会实践队来到了兰考老年活动中心。老年活动中心以学习健身为目的,倡导积极向上的学习娱乐活动,传承和发扬老经验、老作风、老传统。老年人共同享受社…
大学生义务支教:美好青春,筑梦前行
风吹起如花般的流年,你们的笑容摇摇晃晃成为我青春路途中最美的点缀,挥手道别,扬帆远航,别了,那群可爱的孩子。但我们都相信地球是圆的,生命中会有别离,但我们更加期待再相会的时刻。一个月的支教生活…
大学生义务支教:最美青春,一路繁花相送
风吹起如花般的流年,你们的笑容摇摇晃晃成为我青春路途中最美的点缀,挥手道别,扬帆远航,别了,那群可爱的孩子。但我们都相信地球是圆的,生命中会有别离,但我们更加期待再相会的时刻。一个月的支教生活…
大学生暑期三下乡:不忘初心,一路“童”行
今天是第一次上课,给一年级的小朋友上校本课。虽然还只给他们上了一节课,但却是开心和难忘的。孩子们天真灿烂的脸庞,活拨可爱的样貌都使我印象深刻。课我讲的是可爱的小金鱼。课上我给他们放了许多有好处…
感受文化与科技的交融——观洛阳市规划展示馆
近日,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永信班的成员们来到了洛阳市规划展示馆,一起了解洛阳的昨天,走进洛阳的今天,畅想洛阳的明天。据了解,洛阳市规划展示馆以“规划让生活更美好”…
三下乡感悟:你们是我青春记忆中的小欢喜
7月8日,河南科技学院文法学院“大风车”大学生党员义务支教服务队深入南太行山区进行支教。转眼间,支教生活即将结束。支教生活比我想象的要快,在这段时间里,我尽自己所能与每个人一对一交流,了解他们的…
民情调研实践行第一站
7月7日上午,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新时代·民情调研实践行”暑期社会实践队队员前往兰考焦裕禄陵园进行调研。进入焦裕禄陵园后,社会实践队队员一起先前往焦裕禄烈士墓墓区,表达我们对烈士深深的敬畏之情。之…
三下乡感悟:你们是我青春记忆中的小幸运
7月8日,河南科技学院文法学院“大风车”大学生党员义务支教服务队深入南太行山区进行支教。转眼间,支教生活即将结束。支教生活比我想象的要快,在这段时间里,我尽自己所能与每个人一对一交流,了解他们的…
三下乡感悟:三下乡,我们在路上
盛夏七月,河南科技学院文法学院组织“大风车”大学生党员义务支教服务队赴南太行山区固村进行为期一个月的义务支教活动。“老师,你们今年什么时候来啊,我们好想你们。”六月底,老支教队员们便收到了孩子…
山东大学“助翔”支教团“教育之光”赴泉州开展第一天支教活动
8月22日清晨,农村的空气还弥漫着一层薄薄的雾,远处的山还不甚清晰,在农家的鸡啼声中,山东大学“助翔”支教团“教育之光”调研队队员们的成员们便醒来了,开始了在福建省南安市梅岭中学正式支教的第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