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河南科技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源于心,咨育情”教育关爱服务团来到河南省新乡市西街村就农村多子女家庭教育理念进行调研。志愿者通过逐户拜访的方式,获取了大量的一手资料,并对调研中浮现的问题进行了认真思考。在调研中他们本着服务于社会,锻炼于自己的理念“为乡村振兴,科教兴国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
八月的天,虽已是初秋,仍却亮的很早。东边天空才泛起鱼肚白,“源于心,咨育情”教育关爱服务团十多位调研员已经整装待发。在调研员的心中,没有辛苦、没有抱怨;在他们看来,踏实做事、服务于人,让自己团队活动不流于形式,切实的帮助到袁周村的叔叔阿姨、莘莘学子们才是最重要的。他们迫切的想要了解乡村家庭的教育观念,并想要通过调研中的宣讲活动引导叔叔阿姨们形成科学的教育观念,以自己所学回报于社会。
图为调研员在感慨乡村建设之快。中青网通讯员李庆莉摄
早上7点20分左右调研团来到了小店镇西街村。看着整齐的街道和宏伟的村委会办公楼,调研员不禁感慨到新时代的乡村发展之快,建设成就之显著。 这些成就的取得离不开国家“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而随着教育环境的不断改善,乡村建设也必将越来越好。
乡村教育必须扎根乡村,吸收乡村文化的养分,致力于培养乡村本土人才,服务于乡村振兴。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教育一直是治国方针,农村教育的成功对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国民素质的提高显得尤为重要。在我们走访西街村的过程中我们深深地感触到乡村教育大计与乡村的振兴有着千丝万缕不可割舍的联系。
图为调研员在向大姐了解情况,介绍当地的国家教育资助政策。中青网通讯员张亚博摄
“好好好”,面对我们的调研请求,一位大姐亲切的回答道。刘大姐告诉我们,她自己家庭中有两个孩子正在上学,她是一个乡村的理发师,挣一点零用钱贴补家用。丈夫在外打工,负责家庭的主要开支,其中包括孩子的教育经费。
当谈到子女教育投入,大姐的一句话给调研员留下了深刻印象:“就算我们自己不吃不穿也要让孩子接受好的教育,不能让他们像我们一样没有文化,没得选择,只能挣些辛苦钱”。而谈到国家教育资助情况,大姐的眉头舒展开来。感叹道:切实感觉到这几年国家对乡村教育投入很重视,尤其像是春晓教育设施的完善,为孩子极大的提供了学习方便,她感慨教育是家庭发展和改变的根本之路,而国家的教育资助是从根本上帮助农村家庭脱贫脱困。
图为部分调研员与西街村村干合影,中青网通讯员李庆莉摄
走访的过程中,不觉来到了村委会。见到了刚开完脱贫脱困攻艰会的西街村村长,了解了我们这些娃娃的来意后。村长立刻把我们迎到了村委办公室,又向我们详细介绍了村子里的学生受教育情况。我们了解到,村子里学风很浓,少有辍学的情况。为了鼓励村中适龄的孩子安心学习,村中还特别设立了升学奖励金和特别补助金……
虽然村民以及村长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却都很重视村里孩子们的教育。让调研员不禁再次感慨:“中国乡村有此等村民,此等村干,何愁教育不兴,国家不盛”!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3327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