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每一个喜欢天空的人来说,飞行一定是一件令人趋之若鹜的事情。从小就对飞行感兴趣的我,也会偏爱于电影里的科幻情节。怀着对天空的执念报名了这次的科研营。
项目开始阶段,作为一个机电专业方向的学生,在浏览完项目大纲的时候,发现此项目所需的知识点中,空气动力学以及飞行器原理与构造部分自己的认识相对薄弱。于是在期末考试完后,在图书馆借阅了钱翼稷老师主编的《空气动力学》,利用假期与项目的空挡学习了一个多星期,因为之前有学习过流体力学,所以对空气动力学入门较顺利。
其他知识点方面,由于大学三年中都有相关课程,所以开始就投入了相对较少的精力,但在随后的学习中证明,课程学习与实践应用是完全不同的。
参加完这次项目,感觉自己收益匪浅。
首先,在项目进行期间,从刚开始的排序算法,到简单的PID建模,还能进行较为熟练的操作,但是到最后的PID参数调节的时候,由于在学校的课程学习中,对PID的学习仅限于了解,所以在开始的调参过程中就像一个无头苍蝇,完全凭借运气和时间,于是我决定使用控制变量,对kp、ki、kd逐一进行从小到大的变换,观察阶跃响应的图像。在此过程中对PID有了一个模糊的理解。到第二天老师对PID进行讲解的之后,才对PID有了如上较为系统的理解。
因为上个阶段对PID有了一定的理解,到最后对三自由度的模型进行调参时有了经验,所以在这一环节上节约了不少时间。本以为对PID已经有所掌握,但在作业展示环节上却发现了问题。在加入干扰后,我所设定的PID参数对干扰的矫正效果并没有其他成员的理想,不能对干扰起到消除作用。由此得出,不同的PID在稳态输入下可能有相似的理想结果,但在面对干扰时,不同的参数将带来不同的结果。
最后,在科研营结束会后回看入营前的自己,发现有明显的转变。无论是从知识的掌握上,还是能力的提升上。刚开始对知识点的理解仅仅只是课本上的,并且是分散的。面对如此庞大的任务量,开始有些许顾虑,但老师一点点的讲解,一步步带领我们对知识的框架进行联系与丰富,让整个道路变得顺畅。在这个过程中也有队友给予的帮助,让我对导弹的结构有了一定的了解。这次经历也会对我今后的学习产生莫大的影响与帮助。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3347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