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桐之行:一个老兵的自述
7月9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石器小分队”历史成就观察团为学习焦裕禄精神来到了焦桐。我们在焦桐面前留影纪念,在全面建设中原经济区的今天,我们要在心里种下一棵棵精神的“焦桐”。
焦桐的旁边有一公园,在这里我们碰见了一位老人。据了解,该老人姓程。焦裕禄同志刚到兰考的时候,他才十几岁。对于兰考的过去,老人记忆犹新“那时候兰考穷的没饭吃,家里人都上街乞讨…”。老人十七岁 去当兵,曾去新疆的瞭望台守着苏联与中国的边界、给司令员王恩茂当过警卫员,也经历过文革等最后又回到了兰考。对于兰考的发展变化,老人十分感慨“现在兰考发展的好了,公交都是免费的,政府还给发低保”。老人是当地的低保户,儿子去世的早,只留下了一个孙女,是他一人拉扯大的,而孙女又常在外上学不经常回家,他看着我们队伍中的一个女生说自己的孙女像她一般年纪,话语间他显得十分落寞。
众所周知,“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新栽的树苗没有十年八年是不能成材的,短期之内是没有任何轰动效应的,。作为共产党的县委书记,为了抗击当年威胁兰考的“三害”(风沙、盐碱、内涝),他选择的突破口是植树。“焦桐”体现了焦裕禄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兰考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具有“焦裕禄”精神的人的奉献,追溯历史,感悟经济,精神的传承是经济发展的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3421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寒假返乡,共筑成长梦——记“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成长”活动**随着寒假的到来,我满怀激动地回到了久违的家乡。今年寒假,我参与了一项特殊的活动——“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
孙富贵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一、引言故事始于2024年,那时的我还在红星中学埋头苦读。一群来自安徽工业大学的学长学姐回到母校进行宣讲,他们的分享让我深受触动。虽然当时我并未下定决心报考安工大,但我从心底认为……
孙富贵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为了加强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与高中母校的联系,加深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的母校情感,增强学生的爱校之情,2025年1月14日,三名从砀山中学毕业的学子回访了高中,在高一11班开展了‘心怀母校……
孙富贵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南京,2024年7月4日——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些记忆不容忘却。为了深化对南京大屠杀历史的理解,提升青年一代的历史责任感和爱国情怀,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实践团于今日走进侵……
孙富贵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2024年7月4日,安徽工业大学的“红色千里行”实践团前往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开展了一次深入的社会调研活动。此次调研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公众对南京大屠杀历史的认知程……
孙富贵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以缅怀之心,铭记历史之痛,2024年7月4日,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暑期实践队共同参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团队成员访问前来参观的游客,了……
孙富贵 王家鑫 姜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学子三下乡:历史的回响,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实践之旅的感悟与收获2024年07月04日,由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组成的暑期实践队前往南京大屠杀纪念馆进行实地考察学习。在那里,……
孙富贵 胡天姣 柴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