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蝉鸣蛙声便开始不绝于耳。
午后的睡意还未散尽,便被夏日的喧闹扰了梦境,睡眼惺忪。大巴驶入了潘安湖湿地公园,一下车,裹挟着泥土氤氲芬芳的风迎面吹来,带着湖水潮湿的气息的,让人醒神。
实践队在湿地公园进行环保任务中国青年网通讯员刘仁翔摄
安排了任务,大家自由活动。站在岸边,放眼眺望,远处的青山,岸边的垂柳,汀州上的芦苇荡,俨然一片“在河之洲”的潘安湖,很难让人联想到它的昔日景象。坍塌的矿洞填满了清澈的湖水,干涸的沙土爬满了茵茵青草,飞沙走石的衰败变为鸟语花香的盎然······我走到湖边,倒影惊扰了一群鱼儿,俶尔远逝,往来翕忽。用手触摸湖水的清凉,沉醉于“一水护‘洲’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的美景,忽被一叶徐徐划来的小舟吸引。
舟上立着个老人,他带着一顶巨大的草帽,矗立在船头。黝黑的膀臂抓着船桨缓缓地划着,身上穿着的白色衣服被汗水浸湿,已接近透明,紧紧地贴在他精瘦的身上,宽松的蓝色长裤已经褪了色,显得有些陈旧。我们向老人挥手示意,老人大声应答了一声,爽朗而洪亮,惊起一滩鸥鹭。
舟慢慢地靠岸,看着老人的小舟,略显细长和窄小,不像是旅游的客船。老人看见我们手上的垃圾袋,显得有些惊讶。我们简单地做了介绍,老人不禁夸起了现在小孩子的环保意识强,大家相视而笑。这时,我才注意到老人脚下的小舟上散落着一些空瓶和水草,还有一只湿漉漉的网。
老人是管理水域的,看护着这里的环境,每天都要在湖上巡查几遍。看着烈烈骄阳下老人大汗淋漓的样子,我们赶紧给老人递了一瓶水,老人却摇了摇手。
“这么热的天,您还要划船,很累的,喝些水,清凉解渴。”
“没事,这湖上有风,挺凉爽的。我在这里这些年,今天看着这些‘青山绿水’,自然就凉快了。”老人看着我们,不知怎的,背后的山水更显葱翠。
忽然,老人神秘地问我们,“你们知道这里以前是矿场吗?”
“知道一点。”
不由分的,老人讲起来以前那灰蒙蒙的,尘土飞扬的故事。当他讲述到后来的改造时,他那深邃的眼眸里闪着光亮,他不停地转过身,指着远处的这座丘,那座陵,滔滔不绝,绘声绘色。“······厂将这里挖空了,塌陷了,这里就变差了,是惩罚;然后又治理起来了,又变美了,是馈赠。我没什么文化,在大学生面前说点迷信的话,不要见怪啊。”我们笑了,他也笑了,随后老人便撑着船划进了远处的芦苇荡,荡开了浮萍,湖面上留下了久久不能平静的涟漪。
毁坏自然,自然以风沙为惩,保护自然,自然以盎然回赠。老人说的并不是迷信,这人与自然的关系,无论在任何时期,都是有讨论价值的。眼前的潘安湖,水秀山青,人可以自豪地说,这是我们坚持改造的结果,我们改变了环境,有能力去改变自然,但那时萧条衰退已形成萌芽,若继续放任,自然之怒必将反噬。偌大的生态环境,我们不停地强调人要保护它,为什么?因为人类要依赖环境来保护着我们自己。“有人,天也;有天,亦天也”这就是道家的“天人合一”的表现吧。
一个上午,我们将垃圾分类扔到了垃圾桶里,没有装满,寥寥的几个空瓶,有些人甚至只捡拾了几张废纸。“地上垃圾皆入桶,何愁扫帚落满尘?”不知道是谁说了这么一句奇怪的句子,想想是啊,如果大家“战果累累“,那岂不是真是太可怕了。环保,说大不大,说小不小。蹲下,捡起一张废纸,扔进垃圾桶里,这便是环保。泱泱大国,分摊到每一个人,环保就是轻而易举的。一想到这儿,就回忆起那叶舟,那位老人,凭着自己的力量,守着一方绿色。记得那位老人曾说过“今天看着这些‘青山绿水’,自然就凉快了”,他当时一直注视着我们,还特意强调了“今天”,一开始觉得奇怪,但我又好像明白了什么。这不正是老人对现在年轻人关注环保事业的一种肯定和欣慰吗?习总书记在潘安湖视察时曾说:“只有恢复绿水青山,才能使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他号召我们,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有责任、有义务从身边力所能及之处做起,保护环境,这是习总书记对青年们的殷切希望,强调树立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道路的理想信念。如出一辙!那个老人虽说自己没什么文化,可在我眼里,他是个有着大智慧的老者,一直在这里,如水边的杉柳般,守护着绿色的梦。
晚霞映染的天空,绯红一片。如火的暮云像极了烟花那绚烂的余辉,悄无声息地坠落进潘安湖中,微风拂过湖面,拨起阵阵水澜,碧波荡漾,闪着粼粼霞光。坐在回去的大巴上,夕阳洒在脸上,我轻轻闭上双眼,顷刻划入芦苇荡中,看见了那精瘦的身影,在潘安湖沉醉。
实践队最后合影留念中国青年网通讯员刘仁翔摄
(通讯员秦瑞琦)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3638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