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湖二师学子三下乡感悟:二十天,收获满满

来源: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教科院 作者:鸣蝉

2019年7月,如火的夏天,燃烧的青春岁月。我怀着激情揣着期待,参加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计算机学院微尘出行“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19天时间下来,由最初的新鲜与好奇到慢慢地投入支教生活中去,我慢慢意识到这次社会实践活动对国家、社会以及我本身的重要意义。在这次的活动中我学会了很多平时在学校中学不到的知识,交到了平时接触不到的一群朋友,锻炼了我平时没有发挥的技能。

“三下乡”即:有关文化、科技、卫生方面的内容知识让农村知道,促进农村文化、科技、卫生的发展。今年是建国70周年,而开展“三下乡”活动使我们国家把发展经济、建设小康和脱贫攻坚结合起来为农村中心服务,为农民脱贫致富服务,这一全国性服务为缓解城乡发展不平衡起到了一定程度的作用,作为大学生的我们更应该了解当今社会,服务当今社会,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7月6日,我们一行65人乘坐大巴从学校出发经过漫长的三个小时到达各个支教点。我们小队12人被分配到浠水县竹瓦镇走马小学,这是一所坐落在乡道边的小学,小学四周除了稻田鱼塘就只有一户人家。到了学校后在后勤主任热情地为我们安排好了日常生活的各项问题,在两天的整顿与教学准备过后我们前往浠水县团委参加“希望家园开班仪式”,我们的短暂支教生涯在这个庄严的仪式中正式拉开了帷幕。

支教生活的二三事

在走马小学支教的这一段时间中,繁忙的支教工作之外的日常生活是我们支教中靓丽的一抹色彩。在我们平淡中带着新奇的日常生活有三件事值得谈一谈。

第一件事是队员们之间由远到近的“距离”。在到走马小学支教之前我们小队的成员只有短暂的几次接触并且只有部分人是相互认识的,大家彼此之间比较陌生,在最初的相处中总是有着尴尬的感觉。但是随着相处时间的增长,彼此之间了解的深入,大家渐渐的变成朋友与家人。我从来没有一段这样新奇的经历,一群可以称得上陌生的人聚到一起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一起生活工作。然而这段新奇的经历却是我永远珍藏的回忆,在这段回忆中我明白了朋友之间的交往需要大方、体贴、包容、帮助,只有相互的付出才能建立一段稳定的友情。

第二件事是与村民的交往。在正式开班的第一天,报名的现场出现了一些混乱的现象:一些计划之外的家长也来到学校报名,孩子的数量超过了预估;部分名单上的家长不知道报名时间错过了报名,却在开课之后来到学校报名等等。遇到这些情况我们少不了要与家长们沟通,但是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在与家长沟通上真真正正的是新手一枚。我本人也是不善言辞,往往不知道怎么与这些家长沟通,年龄、观念以及阅历都是我们在沟通上的障碍。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这句话真的不假,虽然我们大多数都不是很擅长与家长们沟通,但是每次有家长不理解我们的工作的时候大家总是会几个人一起与家长沟通,在这样的工作模式下最后总是会得到家长们的理解,这是我们大家都很欣慰的地方。“你一句,我一句,大家一起想办法”,在这样的过程中我体会到了团结的力量也学会了一些沟通的小技巧。

第三件事是做饭。由于交通不便我们平常都是吃镇上唯一的一家餐馆送到学校的盒饭,偶尔去县里的时候才会自己做饭。虽然我是队里的宣传员,但是不会做饭的宣传员不是一个好宣传员,队里做饭这件事我义无反顾的承担了。做饭这件事是一件麻烦的事,它麻烦的不在于炒菜而在于准备过程。令我感到温暖是,我没有说让他们帮忙的话他们也主动的帮助我。我们一群人像一家人一样在这逼仄的厨房里忙忙碌碌,小小的厨房里瞬间变得热热闹闹的,这也是属于我们一行十二人忙里偷闲的幸福了。

支教工作的大挑战

虽然在分工时我选择成为小队里的宣传员来挑战自我,但是如果不授课那就不能算真正的支教了。作为一名师范生的我却素未为师,这短暂的19天支教生活中我第一次体会到了做老师的兴奋与乐趣。原来做老师是这么不容易,短短的一节40分钟的课背后要付出那么多。备课、开课、观察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进度及情况、制定教学计划…我们班上有47名学生可以说是一个比较大的班了,这47名学生中有一年级的有二年级的,他们的水平参差不齐,许多孩子不会拼音,写字乱画,诗歌只会背而不懂诗歌的含义,他们水平的差异也为我的备课与教学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困难。其次,孩子太多对于老师上课来说也是一个挑战,因为孩子多了必然为管理造成一定的困难。

虽然有这么多挑战,但是没有挑战就没有动力,正是这些挑战让我有不断改善自身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动力。每一个孩子的性格不同、知识水平不同,作为一个老师要理解每一个孩子的生理与心理发展水平以及由他们生理与心理发展水平所反映出来的外在表现,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次支教让我明白光有理论知识是不行的还需要实践所获得的经验来融会贯通从而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作为宣传员,在宣传工作上我是一个新新手,宣传工作上的各个细节都是我需要学习的。在做了这份工作后我深切地体会到了我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多了,我的文学素养、信息素养也都需要提高。这次的支教不仅给了我一分永生难忘的回忆、一群可爱的孩子、一群很好很好的朋友还给了我在未来奋斗的目标。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3742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电气学院学子返家乡之回访母校,展望未来

时间:2025年2月21日8:37 来源:安徽工业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作者:孙玉锋本次返高中宣传大学活动旨在向母校的高中生介绍我们的大学,提升他们对本校的认知与兴趣。活动于近日在庐江二…… 白岳松 安徽工业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电院学子返家乡之“回访母校,展望未来”

本次返高中宣传大学活动旨在向母校的高中生介绍我们的大学,提升他们对本校的认知与兴趣。活动于近日在庐江二中举行,通过宣讲、互动问答等形式,我们成功地向高中生们展示了大学的特色…… 孙玉锋 安徽工业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电气学子返家乡之张飞板面:一碗面条,千年传奇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美食不仅是味蕾的享受,更是文化的载体。张飞板面,这道以三国名将张飞命名的面食,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中华饮食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白岳松 安徽工业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革命馆里话初心,奋斗路上正青春: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

学雷锋系列活动三月的春风,带着温暖与希望,吹拂着大地,也吹响了传承雷锋精神的号角。为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励…

“名郡植春筑福庭”——“美化环境,共享健康” 名郡社区卫生行动

为营造整洁、卫生、健康的社区生活环境,团支部组织团员们对名郡荷塘社区环境进行了清理。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

仁心续火承先志,碧波芳草筑安康: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

为将健康知识和服务送到社区居民身边,2025年3月15日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3”一体化)2023级志愿服务队第二小分…

清明追思,大爱永存 ——皖南医学院红十字协会举办清明节缅怀遗体捐献者活

为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倡导遗体捐献事业的社会价值,清明节前日,皖南医学院红十字协会在皖南医学院遗体…

郑州财经学院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秋实班”学员赴河南省团校参观学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

最新发布

孤“星”赶月,何处是归
孤“星”赶月,何处是归在每个城市,都存在着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自闭症患者”。他们中有些人没有固定住所,有些人就算有家人但也无人愿意管,有些人往往有暴力倾向,做出一些伤害自己和他人的行为。他们…
传红色精神,宣红色干粮 ——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赴丽水青田“重拾红军粮,帮扶农产品再走
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赴丽水青田“重拾红军粮,帮扶农产品再走红军路”实践服务团在丽水市祯旺乡开展了为期5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祯旺乡位于青田县境内,在1935年至1939年间,红军在此地留下不少足迹。如今,…
七月小记
一不小心来到了七月底,是时候总结一下这段时间以来的实习经历了~先记一下流水账:7月9日来到长沙,准备好正装和其他可能需要的东西;7月10日在分行参加培训,培训内容分为三个部分;和行长简单地联系沟通之后…
山东理工大学地测联盟协会暑假社会实践活动心得体会
暑假期间,我们地测联盟组成了一支社会实践团队,对淄博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走访调研。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出了我们的建议。首先,我们在图书馆查阅了很多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资料,对它…
一段难忘的经历
时间过得真快呀,突然就又快八月底啦,还清晰记得刚去实习时扭扭捏捏、小心翼翼的样子,想不到一眨眼就要离开啦。那时候对那里还不熟,但是一有好吃的就会叫我过去一起吃,每个人都尽心尽力地教我,也有问必…
大手筑小手 共圆青春梦
以下内容摘选自一位实践队员日记本中的内容:7月12日天气:晴经历了第一天初来乍到的新鲜感,以及面对陌生环境的无措和不安。在一切情绪沉淀下来后,队员们来到这里最重要的事,也就是支教工作,也正式展开了…
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留守儿童调研小分队活动日志(三)
为详细了解陕西安康双河镇金盆村调查留守儿童现状,于今天上午向小学高年级及初中年纪发放了第一波调查问卷,旨在调查儿童心里健康情况及留守儿童对父母的陪伴缺失的实际看法,问卷采用问题层层深入及情景带…
贺新郎·听雨
挥手百年别。七十载、东西风吹,寒暑时节。两番惊雷绽星火,谁人含情脉脉?鸭绿水畔风萧索。东风夜放花千朵,消逝了、十年边南雪。扫雷人,今日过。听得往事千年越,依旧是、点点滴滴,无关风月。孔孟春秋画…
把我放在心尖上的人啊,你就是我的盔甲
她才一岁零两个月。她由奶奶一人带在老家生活。总是见谁都笑,无论谁来抱她,她都不哭不闹。而与她年龄相差将近两岁的表哥,却脆弱且内向的很,只让自己外婆带着,旁人一概不行。他们俩相比,可以说是天壤之…
调研坝头乡朱庄村——朱庄小学
2019年7月12日,“新时代·民情调研实践行”暑假社会实践队来到朱庄小学进行调研。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立国之本,民族兴旺的标记,故我们的第一站便选择了朱庄小学。虽说是暑假期间,可还是有一位和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