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了解新时代国家海洋战略布局,探索休渔期渔业渔村转型发展情况,响应共青团委三下乡号召,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山海尺墨·一粟调研队将于8月15日起前往胶东半岛青烟威三地典型渔村和政府相关部门进行调查走访,开展休渔期政策实施下传统渔村转型发展主题调研活动。
走进政府部门,把握新区渔业发展框架
8月15日下午,调研队成员在学校集合,随后出发前往本次调研的初始站——山东省青岛市西海岸新区海洋发展局,希望通过政策咨询和座谈交流的方式了解黄岛区内渔业经济发展现状以及伏季休渔等政策的落实情况,以宏观思路实现对调研课题的整体把握。
经值班人员介绍,调研队来到了海洋局调研员办公室。明确来意后,四级调研员、办公室主任高海云热情地接待了团队成员,并对所提出的有关新区渔业发展情况、渔民生计现状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生动而详实的解答。从与高主任的谈话中,队员了解到,西海岸新区渔业发展硬件条件良好,基础雄厚,坐拥近三百公里曲折蜿蜒的海岸线,多优良港口,大小海岛星罗棋布,非常适宜进行海产品养殖及捕捞作业。在新旧动能转换和海洋强国战略的号召之下,黄岛西海岸新区新型海洋产业发展势头迅猛,如今已建成七处海洋牧场示范区,网箱养殖、增殖放流等技术也领跑全国。新产业的壮大、新技术的推广助推传统渔业转型,造就新区经济可持续增长新引擎。
谈及伏季休渔政策实施对传统渔村渔业的影响,高主任告诉团队成员,休渔期造成渔民捕捞作业的间断,短期内势必影响渔民收入以及渔业产值;但休渔期也为“鱼妈妈”提供了休养生息的时间,从长远来看,有利于渔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据了解,在休渔期间,传统渔村多选择向发展休闲渔业方向靠拢,许多渔民也通过到养殖企业、海洋牧场就业来获得经济收入。为了解决渔民的后顾之忧,帮助解决休渔期渔民生计问题,政府对具备捕捞资质的渔船予以相应的补贴,同时积极组织水产品养殖方面的技术培训,鼓励渔民从捕捞转向养殖,利用先进的知识和技术实现长久的收入增长。
知行合一,奔赴实地探寻渔业渔村发展现状
政策访谈第二站,实践队员来到黄岛区农村农业局。在实践队员表明来意之后,农业局工作人员热情接待了队员。通过与经济管理科马老师交谈,队员们了解到琅琊镇、滨海等沿海村庄渔业的总体经济发展状况。马老师还详细介绍了鱼鸣嘴附近渔村拆迁过后渔民的基本生活状况。“关于就业问题,只要证件齐全,渔民居住地改变并不影响其承包及捕捞活动”,马老师表示。
在马老师的指引下,实践队员随后前往附近典型渔村——南岛小镇进行实地考察。南岛,位于薛家岛办事处南部,故称其为南岛。2016年,南岛居民根据政府安排,陆续搬迁入南岛小镇。小镇南与浩淼大海一路之隔,海边有沙滩,有礁石,可观浪、捉蟹、拾贝。林立的小楼,热闹的街道,小镇的环境和队员们想象之中有些出入。带着疑惑,队员们深入街头的商铺,通过街头采访的形式了解休渔期当地渔民生活状况。队员了解到,休渔期一部分渔民选择休闲型工作,如修补渔船渔网等等,为下一阶段出海捕捞做好准备。另一部分渔民选择利用养殖海产品资源发展二三产业,对海产品进行销售或加工再销售。
在街头散步的一位阿姨在接受采访时对休渔政策表示理解:“休渔是为了休养生息,让鱼儿更好地生长,也让我们有更好的收入,实现可持续发展。”据了解,在休渔期,当地渔民在工作之余去参加相关培训以增长知识、扎实技能,还进行各种娱乐活动以放松身心。
任重道远,为渔业渔村转型发展助力
据悉,本次调研旨在探寻具有普适性和推广价值的传统渔村转型模式,搭建渔业从业者、新兴企业和政府之间多向沟通的桥梁。依照实地调研发现问题、走访调查收集问题、走进政府探讨问题、联系专家反映问题的思路,通过对青烟威三地典型个案的调研,发现休渔期政策实施下渔村发展和渔民生计凸显出的问题,研究典型渔村处理政策、市场和渔民群体三者间关系并探讨总结出相应模式,切实促成休渔期传统渔村转型升级。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3756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