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旧物诉史,树奋斗决心
(马克思主义学院通讯员:黄伟帆王珑姿)四方陈旧木桌,表漆斑驳却整齐摞满书本的架子,陕北土炕上麻制的白色被褥……1938年5月26日,毛泽东在这一间陕北窑洞内,写完了《论持久战》的最后一个字。这篇演讲稿成为了改变抗战走向的理论纲领之一。
8月25日湘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团委赴延安社会调研团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团来到了延安凤凰山革命旧址。该旧址是中共中央机关从1937年1月至1938年11月期间到延安后的第一个驻地,毛泽东、周恩来和朱德等中央领导在此居住。在此期间,中共中央实现了土地革命战争向抗日民族战争的战略转变。
(图为调研团成员于延安凤凰山革命旧址合影)
调研团的成员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首先来到了北边的后院,系毛泽东同志的故居,之后再拜访了朱德同志的故居以及红军总参谋部旧址和中央机要部门旧址。这一间间不大的院子里,石磨枣树依旧,伟人却已不在。走进不高的窑洞,一套座椅,一个炕头,一个皮革的背包……尽管经过时间的洗涤,但是依旧可以看出环境的简陋和艰难,然而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人进行了对革命的正确指导并制定了一系列英明决策,写出了《论持久战》等著名理论文章;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党中央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国共两党的第二次合作,实现了土地革命战争向抗日战争的战略转变;制定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和持久战的战略方针,为全国人了指明了抗战胜利的方向。
成员团们都十分感慨,当只有真正地触摸到黄土石块,才能体会到革命的万重阻难,才能理解到老一辈革命家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才能把握到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担当。
(图为窑洞内部陈设)
“以窑洞为教室,石头砖块为桌椅,石灰泥土糊的墙为黑板,校舍完全不怕轰炸的这种‘高等学府’,全世界恐怕只有这么一家。”埃德加·斯诺在他的《西行漫记》中这样描述一所“窑洞大学”。
在凤凰山革命旧址的附近,就是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纪念馆。调研团一行人来到了这所充满着红色记忆的大学纪念馆。1937年1月19日,成立刚刚半年的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改称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简称抗大。抗大顿时成为全国人民心目中的抗战堡垒,成为进步青年向往的革命熔炉。抗大每天都要接待几十名甚至上百名的新学员。从抗战爆发到1938年底,先后有15000多名爱国青年涌入抗大学习。
(图为调研团成员于中国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纪念馆合影)
“团结、紧张、严肃、活泼”毛泽东定下的这“三句话、八个字”教育方针和校训,深深地融入到抗日军政大学的办学实践中。“早就成千成万的铁的干部”是建校三周年的庆祝标语。在这样一所大学里,全国青年抱着一颗爱国的心,全心投入到学习和复兴民族的道路上去。在缺乏粉笔黑板的年代里,学生和老师在墙壁上进行最原始的教学;在没有教室和座位的日子里,席地而坐的简陋是最强烈的学习热忱;在多媒体和网络还没普及的大学里,涌现了一批又一批人才。
(图为调研团成员参观中国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纪念馆)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百年大会上对青年人们说,“今天,我们的生活条件好了,但奋斗精神一点都不能少,中国青年永久奋斗的好传统一点都不能丢”。无论是凤凰山旧址的革命家精神,还是中国抗日军政大学纪念馆的青年精神,他们的共同之处可以用一个词概括:艰苦奋斗。我们作为当代青年人,是国家使命和民族复兴的接力者,奋斗永远是青春的底色。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4139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