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读青年,实践路上
——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赴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社会实践团
(通讯员 吴雨舟/潘智琦)近日,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组建的一支社会实践活动小组赴四川省成都市及卧龙自然保护区,参与大熊猫保护志愿活动,调查大熊猫的保护效应及福利状况。
潜保护腹地,闻黑白之声
小组由成都东站出发,赴卧龙大熊猫基地,对发放的问卷调查进行了结果统计,分析了样本容量为500的大熊猫保护与文化宣传工作在成渝地区民间反响,了解大众对熊猫保护的关注侧重点。
8月6日至11日,小组在卧龙大熊猫基地内进行为期6天的志愿实践,参观基地内的博物馆,初步了解熊猫的生境和习性,乘车观察基地地理状况,基地在汶川地震中遭受重创,保护工作十分不易。
志愿活动包括打扫熊猫圈舍及室外活动场地,制作熊猫膳食、饲喂,观察熊猫的日常行为,了解熊猫的人工繁育及野化训练概况。小组成员均须穿防护衣,佩戴手套,与熊猫保持适当距离,以尊重大熊猫自然状态下的独居习性和领地意识,避免对熊猫造成压力,防止病菌交叉传染,对其造成不可预估的影响。小组成员每日按配比,将大豆面、玉米面、鸡蛋、盐和糖混合制成“熊猫窝头”,切块,辅以竹类主食及水果,投喂熊猫。打扫圈舍,采集粪便,判断熊猫个体进食的食物种类、竹节长度,计算平均长度和推算熊猫年龄。小组对熊猫的演化史和伞物种地位有了全方位认识,不再停留于熊猫“国宝”“吃竹子”“憨态可掬”“的初印象。
此次深入基地内部的保护工作,深入了解到当前国内的熊猫保护现状,以实际行动践行熊猫行动的实际工作。
潜心保护不忘情,探索求新更育婴
小组成员采访基地负责人获知大熊猫繁育困难的因素、繁育工程的技术突破、人工圈养繁育模式改进的经验教训等。大熊猫圈养保护旨在在人工条件下建立一个能自我维持的种群,并最终通过将圈养个体放归野外,重建或复壮野外种群。繁育健康的大熊猫是首要任务,对熊猫行为不主动干涉,但全日制监控,避免育幼过程中突发意外是关键所在。针对以上问题,基地工作成效显著,将人工养育大熊猫幼崽成活率从1977年的五成提高到了现今的九成以上。
小组在结束志愿活动后转移到基地的对外开放区域,从游客的角度再次审视自己短暂参与的工作。
经小组成员观察,该区域园林规划良好,参观道路均有树荫覆盖,馆舍作蜂窝状排列,室外活动场大小中等,植有草树,设木制爬架供熊猫活动。在场馆内观众通道一侧贴有对熊猫地理分布、食性、行为、生长发育过程、生境内其他珍稀动植物概况等的图片简介,满足游客的求知欲。
以饲养员和游客的视角看大熊猫保护,出发点不同,但对国内的保护工作,两者的支持与认可不谋而合。
访熊猫家园,发生命之声
经短暂休整,小组赶赴成都动物园调查安置于此的三只大熊猫的生活状况和动物福利状况。
成都动物园重视四川标志性的几大珍稀动物,将熊猫馆和川金丝猴馆以廊桥串联在一处,并称“国之双宝”,室外场地开设在离北正门不远处,每日有专员定时讲解。熊猫馆划分了三处室内场地,分别供三只熊猫活动。墙边及小门两侧设置阶梯形假山供熊猫攀爬,在假山上方设有悬柜式控温、控干湿度装置。正中铺设溪行水槽,水槽岸上有木制矮座供熊猫坐卧,玩具,放置竹子的固定铁筒。熊猫进食,常把多余的竹子铺在一边,席地而坐抓握一两根食用,但坐的地点不定,遂可见竹子铺得满地皆是,更难于落脚,布局凌乱逼仄的问题显著。
小组成员王圳玥表示:经过此次社会实践,深入了解到国内大熊猫的保护现状,体会到了保护工作者付出的不懈努力,对大熊猫的生活习性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希望以后能有机会投入到大熊猫的保护工作当中去。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4168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