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来日方长 各自成长——湖北师范大学小螺号实践队支教心得

来源:湖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作者:李丽文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是为盛夏筠山的真实写照,当微风拂过梧桐叶尖,带着队员们“我们就这样各自奔天涯”的歌声远去,我作为小螺号实践队队员为期20天的支教生活便走向终点……蓦然回首,心潮澎湃,我收获的是清醒的自知、勇敢的选择和无悔的担当。

图为体育课后同学们坐在操场上休息

我们都需要回答自己三个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这三个问题我在第一节课就抛给咱们班小学升初中的学生们,希望他们不是盲目地学习,要知道自己的学习目标、知道自己“为什么、为谁而学习?”,明白学习是实现梦想的途径,这样学习的动力之源才不会枯竭。回望我自己,“你究竟想干什么?”这是大学第一堂课老师就问过的问题,答案呢?我欺骗不了自己,答案至今没有出炉。然而茫然的另一面是探索,我会竭尽所能去尝试、去体验、去发现,直到找到我热衷并且愿意为之倾注心血的人生目标。正如此次支教活动就是我向目标迈出的一步,去探索三个问题的答案。“吹响螺号,筑梦远航”是我们的信念,我作为一名支教教师,我从湖北师范大学带着希望来,我要带着学生们稚嫩的梦想离开。

现在常说,要将课堂从“教师的教”转换到“学生的学”,为学生营造一个包容大同的环境,让其自由探索、自由创造。但是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你就会发现“给学生自由”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稍有不慎,自由就会陷入黑暗成为借口,会助长学生的漠不关心和无理取闹。我不禁从源头发问自己:什么是自由?自由是及其美好的字眼,我们都渴望它、追求它,但是有多少人真正了解什么是自由?如果老师都不甚了解自由,又怎能给学生自由?后来,我慢慢明白,自由不是为所欲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使欲望得到满足即自己成为欲望的奴隶,这不是真正的自由。真正的自由不是某一种特定的行为模式,它是一种清明、安和的心境,是找到自己生命的节奏,并且按照自己的生命节奏去生活。自由就是不管你高调还是低调,你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调调,于是,你用你的调去歌唱生活;自由就是你永远朝向阳光,阳光雨露滋润着你,但是你按照自己的花期开放;真正的自由者无需向他人证明自己的自由,也没有人能干扰他的节奏。我想,找到自己的节奏,不慌不忙,循序渐进地推动人生的乐章,这就是自由!所以,老师要想“给学生自由”,首先自身得明白自由的含义,其次让学生也能理解自由的真理,这样才能启发学生去寻找——如何做到自由?那必然是清醒的自知、勇敢的选择和无悔的担当!

此次实践活动还有一个意外收获——美学扎根计划。我在团队中也担任美工老师,说实话,美术手工是我从未涉及过的领域,一开始我甚至怀疑过自己,能不能把美工课堂教好?后来,在查阅资料、收集素材的过程中,我偶然看到一个名为“美学扎根计划”的系列美术课堂,让美术课堂有更多创意、更多元是它的宗旨,我认为这个理念极好,于是将其引入到我的美工课堂当中,设计出《自然花纹转盘》、《描绘音符的形状与颜色》等锻炼学生想象力、创造力的课程。希望学生们能够挖掘出自身“发现”的潜力,去发现自然世界当中的不平凡,并用眼、用手,通过美术手工作品去展示内心想法。在课堂中,总有学生抱怨自己的作品不甚美观,老师特别想告诉你:“艺术作品的高下不在于美或丑,何况美与丑的界限谁又说得清?它的高下在于它能不能尽显画家本人的真实想法。”俗话说,见字如见人,也是这个道理。有时候,我们可以通过文字叙述自己的内心想法,如果我们换一种方式,用绘画、用雕塑……那就是另一种表现形式,是比言语更加内敛但是更高级的表现形式,也是寻找灵魂伴侣的有效桥梁,正如俞伯牙、钟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艺术源于生活,我们更要让艺术回归生活、创造生活,让艺术成为学生生活的点缀,我想这是每一个美工老师的职责所在。

图为美工课堂上同学们认真设计自己的作品

图为同学们自然转盘美工作品

20天不长不短,刚刚足够遇见一群人,让彼此成为给自生命旅程当中的幸运。20天后,我们带着希望、带着梦想继续向各自的方向前进,去闯出自己的一片天,来日方长,各自成长!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4268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95 推普实践团寒假实践总结

(本站讯)2025年1月12日至1月26日,山东理工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95推普实践团怀揣着传播普通话的热忱,踏上了一段跨越多地的推普之旅。他们围绕“推普广传,四海同音”的主题,深入山东…… 张继洋 刘壮 马浩 山东理工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查看全文 >>

红色精神领航普通话普及新征程

(本站讯)山东理工大学95推普实践团队积极响应国家关于文化传承与推广的号召,创新实践形式,将红色精神宣讲与普通话推广深度融合。在当今时代,普通话作为国家通用语言,不仅是促进各地…… 张继洋 陈思羽 林 山东理工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95推普实践团(刘壮)查看全文 >>

深入调研汉服文化,非遗传承助力乡村振兴

(本站讯)1月21日-1月23日,95推普实践团成员分别前往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凤凰县探寻苗银文化和山东省菏泽市曹县了解汉服文化,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非遗魅力,挖掘其背后的传承密码…… 张继洋 龙思涵 谭 山东理工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95推普实践团(刘壮)查看全文 >>

七彩课堂趣味教学助力儿童普通话提升工程

(本站讯)普通话,作为中华民族共通的语言,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对于沟通内外、促进交流具有重要意义。为积极响应国家推广普通话、强化青少年语言能力的政策导向,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 张继洋 王嘉怡 宿 山东理工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95推普实践团(刘壮)查看全文 >>

95推普实践团深入实践教学,齐心协力共助语言共融

(本站讯)为了积极响应国家语言文字政策,全面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升国民语言素养,增强民族凝聚力,推动文化传承与创新,同时助力经济社会发展,我…… 张继洋 龙思涵 苏 山东理工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95推普实践团查看全文 >>

95推普实践团跨省份调研,洞察普通话推广现状与挑战

(本站讯)1月13日至1月14日,95推普实践团在山东、湖南、海南等地区陆续展开了普通话使用情况调研。在当今时代,随着商品的大规模流通和信息的广泛交流,各地方言之间的交流与融合日益加深…… 张继洋 王嘉怡 张 山东理工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95推普实践团查看全文 >>

95推普实践团线上出征,助力普通话推广新征程

(本站讯)1月12日,山东理工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95推普实践团通过线上会议举行寒假社会实践出征仪式。本次活动以“推普广传,四海同音”为主题,积极响应国家推广普通话的政策号召,旨…… 张继洋 陈思羽 马 山东理工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95推普实践团查看全文 >>

推普朗诵,实践指导—山东理工大学 95推普实践团在实践地进行推普教学和朗

6月27日-6月28日,我实践团成员根据普通话使用情况的调研结果,讨论并决定在实践地开展普通话教学和相关朗诵指导,帮助实践地村民们学习普通话,从基层做起推广普通话。推普朗诵指导活动之…… 文学院新闻部 山东理工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乡村红绿协同发展调研:为乡村振兴铺就创新之路

乡村红绿协同发展调研:为乡村振兴铺就创新之路2025年,广西师范大学一支聚焦乡村振兴的调研团队,深入广西乡村,开展了一项…

95 推普实践团寒假实践总结

(本站讯)2025年1月12日至1月26日,山东理工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95推普实践团怀揣着传播普通话的热忱,踏上了一段跨越多地的…

拳拳爱国情,寸寸景观显

2025年1月,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赴凭祥市友谊关,开展为期八天的社会实践调研。调研既深入友谊关…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积极走进社区,助力阳光成长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积极走进社区,助力阳光成长为充分利用大学生志愿者的力量,丰富社区儿童假期生活、提升其道德…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点亮陕北安塞腰鼓非遗传承之路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点亮陕北安塞腰鼓非遗传承之路为深入了解安塞腰鼓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现状,探索其在新时…

最新发布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学生会慰问2019级新生
(通讯员柴斯楚刘宇彤)2019年9月16日下午,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学生会主席石郡带领学生会全体成员来到田径场慰问2019级正在军训的新生。首先,学生会全体成员为新生们带来了舞蹈节目,并简要介绍了学生会…
一带心连新疆今发展,一路探寻脱贫新模式
在新疆分不清哪是云哪是山胡杨仔细描绘着沙漠的脸绿色的风景与屏障给风沙建一个安静的家来自鹭岛的实践队深入西北内陆搜寻大漠深处的中国梦探索农企联动的脱贫路“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学生会召开班长例会
(通讯员柴斯楚刘宇彤)2019年9月17日中午,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学生会于院学生会办公室召开了新学期第一次班长例会。会议由学生会办公室主任黎可心主持,2017级与2018级的所有班长出席会议。据悉,本次会议…
全国教育大会精神
今天,教科院全体同学齐聚一堂,共同聆听了由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孙雯波老师给我们带来的公益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宣讲。全国教育大会与今年9月10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
进入淅川县,大力宣传河长制
为响应共青团中央组织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号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教育广大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以实际行动投身打赢脱贫攻坚战,投…
走访淅川大观苑
2019年7月9日星期二,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走进丹江口,助力河长制”暑期社会实践队来到了本次出行的重要目的地——丹江大观苑,对丹江口水库进行考察。尽管天气炎热,路程遥远,实践队队员们…
赴丹江大观范
“走进丹江口,助力河长制”第三站走进赶丹江大观范2019年7月9日,我们团队一起来到了丹江大观苑,我们并没有着急地进去,而是先与那里的相关人员负责联系,从那里得知,目前河长制还停留在政府部门,人民群众…
走进丹江口,助力河长制 篇69
走访淅川水利局当地时间2019年7月8日,实践小队走访了南阳市淅川县水利局,对河长制做了进一步了解。工作人员对实践小队成员进行详细解说了解到水利局中有专门的河长制办公室,当天下午,河小青实践小队来到当…
助力河长制,美丽淅川行
2019年7月6日至8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走进丹江口,助力河长制”暑期社会实践队赴丹江口水库所在地南阳市淅川县进行了实地考察,期间进行了有关河长制制度的问卷调查及宣传,对民众进行了文…
促进河水治理
以河长制促进河长治河长制起源于江苏省无锡市。2007年五六月间,太湖蓝藻暴发导致无锡市自来水水源遭受污染,市民惊慌,舆论哗然……。这看似偶然,实则却是必然,太湖水长期被污染,安全问题迟早会暴发。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