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祖先智慧亮如镜,琉璃咯嘣吹糖人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工学院 作者:味

祖先智慧亮如镜,琉璃咯嘣吹糖人 中国青年网日照7月15号电(通讯员李增辉) 7月15日,“探寻非遗传承古韵”调研团开启了对吹糖人,日照本地的黑陶、农民画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研。 上午9:00,调研团首先探寻了民间传统技艺“吹糖人”,吹糖人是一种汉族传统手工技艺,吹糖人是旧时北京的一个行业,北京话为“吹糖人儿”,据传,吹糖人儿祖师爷是明朝宰相刘伯温。吹糖人被列为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调研团成员亲自体验了吹糖人全过程,轻轻一吹,糖稀便膨胀起来,可这口气也不能随意吹,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还需要平稳,绵长。一边吹着,师傅通过揉、捏、拉、摁等动作,对糖浆进行修饰,各种活灵活现的动物形象便呈现在眼前。 上午10:30,调研团来到东夷廣云黑陶,参观了极具日照当地特色的黑陶工艺品。黑陶,诞生于中国新石器时代。日照黑陶被誉为“华夏艺术之魂”的陶是中国古代文明的象征。日照历史悠久,在日照境内目前发现的800多处重要的龙山文化遗址,其出土的文物主要是陶类。日照的黑陶制作具有4000多年的历史,工艺精湛,陶文化源远流长。东海峪等地出土的龙山文化器具“高柄镂空蛋壳陶杯”,系珍贵文物,无釉而乌黑发亮,胎薄而质地坚硬,其壁最厚不过1毫米,最薄处仅0.2毫米,重仅22克,其制作工艺之精,堪称世界一绝,被国家定为国宝并收藏。 日照新石器时代晚期山东龙山文化公元前2500年遗址的黑陶蛋壳高柄杯,以其高超的制作工艺和优美的造型,被誉为"中国古代陶器的颠峰之作",现珍藏与山东博物馆内。 黑陶制作技艺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黑陶的制作主要分三个步骤来完成,即:选料、加工、烧结。黑陶的选料是保证质量的主要环节,加工的质量好坏取决制作者的艺术修养,采用独特的烧结工艺使陶变黑是黑陶的最大特点。黑陶的材料主要含有: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铁、氧化钛、氧化钙、氧化镁、氧化钾、氧化钠、氧化锰等元素。比例较大的是氧化硅与氧化铝,分别占66.32%和14.90%。 从众多出土的黑陶看来,多数黑陶原料属黄河冲击下来的纯净而细腻的红胶土,由于这种材料的可塑性好,因此一直沿用至今。红胶土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比较细腻。好的制陶材料要经过凉晒、风冻、淘洗、沉积这样几个过程。采来的红胶土要有专门的存放地点,首要条件是:有足够的阳光,地面高于周围,要经常反晒,最好是经过5年以上风冻的陈泥。风冻了的红胶土不易开裂,且使用方便。多数制陶者都有保存完好的这样的材料。在加工材料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所有的泥浆水必须通过滤网。首先把风冻好的红胶土倒入搅拌池然后加水进行细致的搅拌,在搅拌的同时要不断地观察泥浆的密度;如果太大会很难通过滤网,在就需要多加入水来稀释泥浆。通过滤网的泥浆流入沉淀池,这样一直到沉淀池冲满为止就等于完成了整个材料的淘洗过程。最后用纱窗盖好以防灰尘进入。 为了保证黑陶的质量,对材料首先要进行淘洗,淘洗的目的是过滤不必要的杂质,一般使用120#的滤网作为最高标准。淘洗材料的设备需要有一个高于地平面1米的水泥池,它的长与宽可以根据规模来确定。一般是2x3米;在泥池的底部留有一5cm直径的圆空,主要是方便排放泥浆水;紧挨泥池的就是一个长15米,宽1米的沉积池,沉积池是存放搅拌好的胶泥水的上面盖有窗纱的一个专门设备。所有沉积泥将在这里变成优质的制陶材料。 生长在日照的龙的传人,为了继承和发展这一古老的黑陶制作工艺,弘扬灿烂的中华民族文化,黑陶制作工艺代代相传,自古至今从未间断。从生活用品的盆盆罐罐,到装饰等工艺品,每年生产达六、七十万件。特别是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日照文化、文物部门,着手系统地发掘、研究和开发利用龙山文化黑陶技艺,成立了“日照市龙山文化黑陶工艺研究所”,集民间和科研机构之大成,至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日照黑陶技艺的研究已渐臻顶峰,不仅使龙山文化黑陶艺术瑰宝重现异彩,而且还研古创新,在制作、烧制待方面较前人有了发展与创新,在制作上采用轮制与、模制、印坏、灌浆、手塑等方法;在造型上讲究美观、古朴、高雅,形式多样,各具特色,陶面有浮雕、烤彩,并刻有古字画等;融古老制陶工艺与现代美术、工艺于一体;在烧制上,一般采用高温密封窑烟渗碳之法,根据不同要求,可分别掌握达到毛光、乌光、漆光的程度。现在已经形成仿制、复制、创新三大系列,仿古、移植、复制、工艺、观赏、实用等六个类别300多个品种,并相继发展起日照黑陶工艺研究所实验厂、日照开发区黑陶厂、龙山艺术院黑陶厂等七个工厂,现已形成规模生产能力。日照的黑陶是中国的传统陶艺,陶器通体漆黑,闪闪发亮,带有原始气息古拙之美,契合了当今社会人们追求返璞归真的时尚,被社会各界人士欣赏和收藏。 今日最后一站,于下午2:00来到了日照非遗工坊,由工坊里的工作人员讲解了黑陶、农民画等日照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对工坊进行了参观,农民画是通俗画的一种,多系农民自己制作和自我欣赏的绘画和印画,风格奇特,手法夸张、有东方毕加索之美誉,日照农民画是山东省的传统民俗绘画艺术。兴起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与上海金山、陕西户县,并称为中国“三大农民画乡”2006年4月10日,日照农民画申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山东省农民画申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惟一代表。1988年,日照被文化部首批命名为“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实践尾声,调研团有幸得到工坊老板赠送的黑陶工艺品,黑如漆、亮如镜,黑如漆、薄如纸。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4386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方言之花葳蕤开,非遗之光耀时代

(通讯员:王瞳瑶)抬首回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长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宛如昭昭明星,而方言相伴其旁,散发着不可磨灭的光晕。方言稳固文化脉络,非遗延续传承之路。为深入探究方言与…… 王瞳瑶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方言寻根,非遗续脉

1月13日至1月18日,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韵语织乡实践团踏上山西、河北、山东多地多地之旅,深入探寻方言与非遗的交融脉络。成员深入乡村,记录下老艺人口中的方言歌谣,参与用方言传承的…… 王瞳瑶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守护古韵乡音,绘就非遗新篇

雅韵焕彩,成果昭显实践团成员在山东省的一所中学开展了实地调研活动。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实践团成员发现,尽管学生们对方言有一定的了解,但由于缺乏使用环境和学习资源,他们对方言的…… 王瞳瑶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守古韵乡音,绘非遗新篇

乡音溯源,深度探寻在社会实践开始之前,实践团成员一起商讨了前期准备工作。实践团成员通过在网上查阅资料,实地走访调研等方式,在各自家乡选定了具有代表性且方言资源丰富、非遗文化…… 王瞳瑶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守古韵雅音,织乡语新篇

(通讯员:王瞳瑶)中华民族拥有着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化脉络,非物质文化遗产无疑是其中最为灵动且珍贵的部分,它彰显着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与文化基因。方言,作为地域文化传承的关…… 王瞳瑶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聆听方言戏曲,感受非遗之美

在实践过程中,成员还聆听了多位民间故事传承人的方言讲述。这些故事不仅内容丰富、情节生动,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地方特色。通过这些方言故事,成员深刻体会到方言在民间文化传承…… 王瞳瑶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深入非遗戏曲,感受方言之美

(通讯员:王瞳瑶)1月11日至1月20日,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韵语织乡实践团的成员踏上了一段特殊的旅程。他们奔赴山西、河北、山东多地,深入探寻非遗与方言的紧密联系。在这段时间里,成…… 王瞳瑶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万种风情,藏于乡音

在传承方言和非遗文化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民众对方言的热爱与尊重在逐渐被激发。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方言,学习方言,参与到非遗文化的传承中来,这更加坚定了我们传承方言和非遗文化…… 王瞳瑶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曲园学子服务暖人心,助力社区扫雪除冰

春节前,受强冷空气影响,烟台市蓬莱区迎来持续降雪天气,部分社区道路积雪结冰严重,给居民出行带来不便。为保障群众安全、…

方言之花葳蕤开,非遗之光耀时代

(通讯员:王瞳瑶)抬首回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长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宛如昭昭明星,而方言相伴其旁,散发着不可磨灭的光…

学梦归濉,展工大风采

学梦归濉,展工大风中国大学生在线网1月24日电(通讯员卢航宇)2025年1月17日安徽工业大学学子响应学校“返家乡”活动号召返回…

探讨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因素与应对措施

就业乃民生之本,是维系民心稳定、社会和谐的关键所在。高校毕业生及青年群体的就业状况持续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与高度重视…

数智技术赋能红色文旅,共赴发展新机遇

在数智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各地红色文旅与时俱进,借助数智技术助力红色文旅创新性发展。于都,作为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承…

最新发布

1703班十月团日活动——庆建国 学教资
1703班十月团日活动——庆建国学教资新闻中心消息通讯员邓树凤10月1日晚18:00,华中师范大学化学学院1703团支部于华中师范大学逸夫化学楼237教室以“庆建国学教资”为主题开展九月团日活动。邀请班主任来认识新加…
观风筝之都赏扶摇扶摇之上戏春风
观风筝之都赏扶摇直上戏春风中国青年网潍坊×月×日电(通讯员××)曲阜师范大学“探寻非遗传承古韵”调研团最后一站于7月18日来到了潍坊,踏临这个充满活力的城市,队员们也是充满了终于活力,终于可以和最为…
曲园学子赴临沂细品非遗韵味
曲园学子赴临沂细品非遗韵味中国青年网临沂×月×日电(通讯员××)7月16日,曲阜师范大学“探寻非遗传承古韵”调研团走进了第二站目的地——临沂,在这个充满新鲜感的城市里曲园学子们探寻着隐藏在民间的独特…
剪继西汉纸纸秀,琴起伏羲古音长
剪继西汉纸纸秀,琴起伏羲古音长中国青年网日照7月14号电(通讯员李增辉)“探寻非遗传承古韵”调研团于7月14日上午,正式开启了本次社会实践调研。第一站,调研团来到日照市文化馆,对山东外国语大学副教授,剪…
会员联大会议
3月31日早上,湘潭大学第十五届学生社团会员联合代表大会正式会议于九点在逸夫楼一报正式举行。继刘建平副校长、魏晓林书记、兄弟院校湖大社联代表王鹏程致辞,以及社联主席梁权发言并接受质询后,会议现在进…
我与国旗同框 真情告白祖国——阳光学院设计学院学子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
阳光学院设计学院学子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
阳光学院设计学院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第一次集中学习研讨会
9月27日下午,阳光学院设计学院党总支组织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第一次集体学习暨交流研讨会,集中学习研讨采用领学、自学、交流研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设计学院领导班子及师生党员参与学习活动。…
半夏百校联展湘大站
6月4日,半夏百校联展湘大站在学生活动中心隆重展开,参加本次活动的人员主要为对影视感兴趣的同学。常言道,适当的放松是为了更好的生活。在这个酷热的午后,参加活动的学生欢聚学活401。这里有舒适的靠椅,…
五四主题展
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五四主题展4月30日,由中国大学生DV文化艺术节组委会举办的五四青年节主题展览活动在湘潭大学逸夫楼大楼隆重展开!参加本次活动的人员为学校领导以及湘潭大学的学生。可记得一九一…
壮丽70年 奋进新时代——阳光学院设计学院召开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座谈会
9月27日下午,阳光学院设计学院在文科楼五楼会议室召开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师生座谈会,党总支书记宋海霞、全体政工干部及学生党员、学生骨干参加了活动。会议伊始,全体参会人员观看了大型纪录片《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