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大学生走进碑林文化馆:变化的时代,不变的坚守
中国青年网西安市7月24日电(通讯员 王玉)西安作为千年古都,文化底蕴之深厚不言而喻。碑林区作为西安的一部分,就有着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这个地方,无数能工巧匠坚守着他们的技艺,一件件精美的作品在他们手下诞生。7月12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启为创新团队来到这里,由馆长带领着认识一种又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了解其背后的文化。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野草虽小,却很顽强,它是大自然对人类的馈赠,在生命结束后,仍要活在人们的生活里。在碑林文化馆里,我们看到一个又一个栩栩如生的动植物形象,很难相信他们都是由草编织而成。看到图中的蚱蜢,有队员问:“这个蚱蜢为什么做成标本放在博物馆,有什么故事?”馆长笑着说道:“这是用草编织的,很难相信吧。这是王新闯老师的作品之一。”
中国的草编历史可以追溯到7000年前,草编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化积淀。现在,草编制品离人们越来越远,为了让草编制品重新走入人们的生活中,王新闯找生活中的各种素材,打破传统草编为人们做工具这一思路,做出众多惟妙惟肖的动植物作品。与此同时,西安市碑林文化馆的工作人员也和王新闯老师一起努力,将草编带入校园,教小学生做草编,做出各种各样的现代卡通形象。工作人员说:“未来这些东西还能不能存在,主要看下一代人是否愿意接受。我们让小学生喜欢它,愿意学他,将来这一技艺才能更好地传承。”
文物复制,舞出旧时风采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4421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