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匠人故事之一:“一剪之巧夺天工,美在人间永不朽”
——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院“译心传艺”调研团采访刘飞教授
“曾见北国之窗花,其味天真而浑厚”。手工剪纸不仅是年味的一个标志性象征,也是中华博大精深文化的体现。为深入了解传统剪纸文化,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院“译心传艺”调研团前往日照文化馆采访刘飞教授——传统剪纸文化的坚守与传承者。
1月16日,“译心传艺”调研团到达日照市文化馆,在山东外国语职业学院民间艺术研究所所长、设计教研室主任刘飞教授的带领下,调研团队员走进文化馆感受了剪纸文化的魅力。刘飞教授热情讲解关于日照剪纸的历史和发展情况,并为队员们演示了剪纸的过程。在刘飞教授的耐心指导下,调研团成员们认真操作,成功制作出蝴蝶剪纸。
队员们在对刘飞教授的采访中得知了她与剪纸的故事。刘教授的爷爷十分热爱剪纸,在爷爷的耳渲目染下,她对剪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刘教授坚持走在传播剪纸的道路上,在此过程中她也曾四处碰壁。从一开始不知道怎样为剪纸贡献一己之力,到开设课堂后面临没有学生的窘境……即使困难重重,她仍凭借几十年对剪纸的热爱支撑着。这位匠人,坚持用她的实际行动传播着剪纸的魅力。迄今为止,刘教授仍将周末时间贡献给“日照剪纸大课堂”。
“日照剪纸大课堂”这个公益性传播剪纸的课程渐渐被人熟知,日照市民走进课堂学习剪纸。采访过程中,刘教授提及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能关注传统剪纸文化并对其产生兴趣,希望社会各界能积极宣传剪纸文化,进一步增加剪纸的受众群体。
传统的手工剪纸有着不可替代性。虽然现如今机器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传统的手工剪纸,但机器剪纸缺少生机与活力,并不能取代传统的手工剪纸。通过对刘飞教授与剪纸历史与传承的故事的采访,调研团成员进一步意识到每一个人都应承担起拂去剪纸表面历史灰尘、让其重新焕发光彩的责任。每一个人都应与刘教授这样的匠人携手,共同发扬剪纸的光彩,让剪纸之美永存。
(来源:翻译学院 作者:赵金磊 王翠玉)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5592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雨后便是晴天——记三下乡“青春飞扬,情归吾乡”新田志愿活动中国青年网重庆7月16日电(通讯员程妍琳)2020年7月16日星期四上午八点左右,伴随着万州暴雨的降临,各个地区都出现了大暴雨,……
程妍琳 重庆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重庆师范大学个人实践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7月16日,重庆市万州区天降暴雨,路面的水甚至达到了可以淹没车轮胎的程度,出于对小朋友们……
陈籽沐 重庆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青春与陪伴——记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活动7月16日天降小雨但却无法阻挡孩子们与志愿者的步伐,孩子们早早在教室门口等待老师的到来,老师们也是冒着雨如期而……
陈馨怡 重庆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童真常存美好常伴——记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情归吾乡”暑期小学兴趣班活动2020年7月14日,上午8点到11点,这是开展“青春飞扬情归吾乡”暑期兴趣班活动的第二天。今天趣味数……
向依婷 重庆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情归吾乡・踏梦启航——记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情归吾乡”支教活动2020年7月14日,上午8点,由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情归吾乡”志愿者队开展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
向江丽 重庆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情归吾乡第二天--记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情归吾乡第二天三下乡活动2020年7月14日,今天,是“情归吾乡”暑期志愿实践活动进行的第二天。不知道今天的各位志愿者又会遇到什么什……
魏雨欣 重庆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圆梦乡村他们在行动——记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情归五乡志愿者服务队三下乡第二天2020年7月14日上午8时30分,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情归吾乡志愿者服务队在重庆市万……
蒲宇 重庆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重庆师范大学个人实践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进行中——活动第二天流程2020年7月14日,“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仍火热进行中,这是活动的第二天。早上8点,9名队员到达教室准备上课材料和……
胡梦洁 重庆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