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记忆中的感动

(通讯员 陈文举)点点繁星,虽不明亮但不能忽视它对夜空的装扮;滴滴雨水,虽不澎湃但不能忽视它有穿石的力量;条条枕木,虽不起眼但不能忽视它对革命的贡献。9日上午,河南农大“缅怀革命,红色旅行”实践团队来到周口市搬口乡追忆一条铁轨的悠久历史。

革命年代,这条铁轨为多少人提供了交通之便,圆了团圆之梦;又为多少人提供了物资之需,解决生活之困。它无怨,它无悔。现代社会,科技更发达,交通更便利,这条铁轨变得毫无用处,但它不应该被世人所遗弃,更不应被世人所忘记。如今的它已伤痕累累,锈迹斑斑,但它依旧那么沉默,因为它知道,历史是不朽的,会有人记住它对历史做的贡献。虽然周围荒草丛生,但它有条条枕木的陪伴就心满意足了。

看着一条条枕木的腐朽,小组成员心里泛起了阵阵感动。这条铁轨用自己的身体支撑起革命,现在却在这里默默等待着最终的结局。也许过不了多久这里的枕木会消失,但关于这段铁轨的历史贡献会永驻人们心间。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60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走进余杭非遗文化 传承传统文化内核

非遗——非物质文化遗产,似乎距离我们很远。其实不然,非遗的传承人可能就在身边。乡村的人文文化,朴实风俗,是农村精神文化建设家园。为了更深入的了解杭州市余杭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滚灯文化不断传承 感受非遗人文艺术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社会实践团队二团八队于7月22日在杭州市余杭区进行寻访调研。余杭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蕴藏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内核。实践团队满怀崇敬到访余杭,重拾……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重拾非遗璀璨文化 余杭滚灯生生不息

历史悠久的中华文明,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一道割舍不了的古韵情怀,一份沉甸甸的历史传承,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社会实践团队二团八队于7月22日对余杭区的非遗文化进行实地考察,重……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探寻非遗文化 地域特色滚灯

为了响应国家、学校的积极号召,为了寻访传统文化继承者,以照片、视频等方式记录传统文化的魅力,深入挖掘探讨传统文化的历史成就,以及在当代社会中所遇到的问题,向社会倡导保护传统……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浙理学子实践在路上,探寻非遗文化之根

文化和艺术气息洋溢在余杭区里的每一个角落,这里有丰富的传统艺术资源,通过资源整合,深度挖掘,历史文化底蕴得到充分展现。为了更深入的了解杭州市余杭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浙江理工……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探寻非遗文化 传承人文精神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社会实践团队二团八队于7月22日在杭州市余杭区进行寻访调研。余杭文化积淀厚腆,民间艺术资源十分丰富,品种繁多。实践团队满怀崇敬到访余杭,重拾璀璨非遗文化……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浙理学子探寻非遗文化,传承人文精神

非遗——非物质文化遗产,似乎距离我们很远。其实不然,非遗的传承人可能就在身边。乡村的人文文化,朴实风俗,是农村精神文化建设家园。为了更深入的了解杭州市余杭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余杭传统文化生生不息,宝贵文物代代相传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社会实践团队二团八队于7月22日在杭州市余杭区进行寻访调研。余杭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蕴藏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内核。实践团队满怀崇敬到访余杭,重拾……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红岩青梦”实践队赴困牛山:追寻红色记忆,助力乡村振兴

2025年2月17日,遵义医科大学珠海校区“红岩青梦”实践队怀着崇敬的心情,踏上了贵州省石阡县困牛山这片红色热土,开展“困牛…

闽南科技学院校团委读书社开展红色电影观影活动

为引领广大闽科学子筑牢爱国根基,赓续红色血脉,弘扬革命传统,激励同学们在新时代征程中奋勇前行,闽南科技学院校团委读书…

 延续十九载,湖南农大机电学院打造科技人文融合志愿服务,为特殊儿童送暖

3月30日上午,湖南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冒雨走进长沙市阳光特殊儿童服务中心,以舞蹈表演、机器人演示、手工…

礼仪赋能成长——共建校园文明新高度

为深化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增强大学生文明礼仪意识,进一步提升学生干部的综合素养与个人风貌。3月12日下午,闽南科技学院校“…

辨明前路,引航梦想 ——人文学院举办公考指导分享会

为帮助人文学子把握公考方向,了解相关政策,3月27日,人文学院于院办202教室举办公考指导分享会,邀请南京大学博士王海霞老师…

最新发布

商学院院队赴湖南娄底双峰暑期实践团队开展三下乡启动会议
商学院院队赴湖南娄底双峰暑期实践团队开展三下乡启动会议…
情系丰顺 爱心支教
7月12日,北极星下乡支教活动仍如火如荼进行中,队员们精心打造的手语课,美术手工课,体育课等创新课程模式得到孩子们的一致追捧。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支教活动,受到广泛关注,丰顺电视台以及潮客汇平台等多家新 ...…
岭南师范学院启梦之旅三下乡心得
光阴,流年,似箭,如梭,一整季的炎热也是一学期的飞逝,静谧,空旷,是此时校园浓郁的色彩。而在同学们暂时结束校园生活的同时,却是另一波人征途的开始,一场存着“志”,源于“愿”的征途。一波沸腾着热情,升华 ...…
岭南师范学院启梦之旅后勤心得——你所想不到的
每一思则思佳稼轩之艰难,每一衣则思纺织之辛苦。 首次做起后勤的工作,准备一次饭菜,却尝尽后勤组的辛酸苦辣。后勤,听起来不过是柴米油盐,琐琐碎碎,但真做起来才会发现,工作并没有想象的那么轻松…
习思敬
今日来到习氏祠堂,“邓州習氏”,这是仲勋的夫人齐心题的字,我们怀着尊敬严谨的态度了解习氏家训,了解习家文化。习思敬是习氏宗族的先祖,一直生活在南阳地区。直到清光绪二年,南阳大旱,庄稼绝收,赤地千里,加 ...…
岭南师范学院启梦之旅三下乡心得:初启
盛夏。拖着行李,蹒跚步履。风裹挟着心中的期望,期望飞掠林间密叶。抬头,叶却只有沉睡在画意般凝止的美。蝉鸣催促地唱响,激越了聒噪。密隙间闪跃的光影,浮沉隐现。晕眩了瞳孔的焦距,剩于汗水填充的模糊地带,是 ...…
参观习氏祠堂,学习习家精神
河南邓州:2016年7月14日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电力学院学院“践行‘两学一做’助力中国梦”暑期实践团队于今天早晨8点乘车到达此次调研地点——河南省邓州市十林镇习营村。此地是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学家习仲勋祖居 ...…
肖楼分水口
来到丹江口水库的肖楼分水口,空气褪去了闷热的干燥,带着露水的芳香多了一丝湿润与凉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自去年12月12日通水以来,至今年3月23日已运行百日。据了解,工程运行平稳,水质达标,已安全输水超过4亿立 ...…
南水北调的浩大工程
习近平总书记曾勉励当代青年珍惜韶华、奋发有为,勇做走在时代前面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而高校学生党员作为青年中的先进群体,理应第一时间响应党的号召,以实际行动带领广大青年为履行神圣使命坚定信仰、储备 ...…
渠首南水北调工程(二)
陶岔渠位于中国河南省淅川县九重镇陶岔村,陶岔渠首枢纽工程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渠首,是丹江口水库的副坝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标志性建筑。中线工程完工后,陶岔渠首将成为向中国北方京津冀等地区送水的“水龙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