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畲家天天啊生活在改变啊,山在改变,水在改变,家乡在改变。”歌曲选自畲族歌曲《畲果》,为响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脱贫”的国家号召,浙江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组织“决胜小康路,‘浙’里筑梦行”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以“全面脱贫路,一个民族不能少”为主题开展实践活动,实践活动历时5天圆满完成,旨在了解非遗技艺,并为畲族传统非遗技艺注入新的青春活力进行科学合理化指导。
了解,是为了更好的传承
浙江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实践团队走进景宁畲族自治县,了解到畲族非遗技艺的传承在濒临失传的情况下,传承人们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有了新阶段的成效——传统技艺得以传承。而实践团队发现大多的畲族传统文化与技艺缺乏创新,处于滞后的现状,为了继承与弘扬畲族传统文化,实践团队与当地非遗传承大师进行深入的文化与技艺交流。
(实践团队与畲绣绣娘进行深入交流与学习)
(实践团队与畲服传承人探讨)
创新,是为了碰撞出新的活力
为了丰富景宁畲族文创行业中较为单调和薄弱的空白,实践团队发挥自己的优势与长处,为文创产品提供新的创意和想法。为畲银包装制定了新搭配与元素的初步方案、制作创新形态与不同配色的个性化香包、设计了当今正当潮的新畲服样式,替畲族传统行业浇灌出新的生命,放射出新的光芒。
(实践团队的创意香包)
浙江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组织的本次实践活动充分了解了深度、多层次的畲族现状与传统技艺,用自己的力量将畲族文化带出畲乡,发挥自己所长,将自己的绘画、搭配与创意同畲族文化相结合,融入畲族精神,传承灵魂,绽放出更加出彩的光芒,提高畲族生活的幸福感,奔向更加美满的小康生活。
(实践团队与非遗大师和老师的合影)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7204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