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21日,我们六团九队决定以缙云河阳村为第二站,品悟河阳优秀传统文化。
早上9点,我们到达河阳村。早有传闻,河阳村是一个以宗族血缘为纽带,聚族而居的千年古村落,村中有传统古民居1500余间,且村落格局保存十分完整。走进村落,静谧古朴的气质扑面而来,置身于1500余间明清古建筑里,漫步在长满青苔的石子路上,仿佛跌入了旧时光中。
我们在河阳独特的古建筑群中穿梭,这里四合院众多,毫不遮掩地传达着古人“天圆地方,天人合一”的观念。屋内的木雕装饰则在力求简洁自然的同时,又具有鲜明个性,无不体现着村民们理财精明,注重实效、不显奢华的精神。最有名的建筑可数马头墙。答樵路上有32个马头状的墙头,远远望去似32个马头在仰头长啸,气势非凡,不仅能控制火势蔓延,保护房屋,还能调节风水振奋人气。我们在路上走着,村民着一看我们就不是村里人,忙不迭向我们介绍他们津津乐道的“稀罕”,相传这可是朱元璋御赐的,只是经过时光的打磨,这两座石狮有所磨损,很难拿看出它们原来的样子,但它们却随着历史见证了河阳的兴衰,陪伴着河阳。
一千多年了,缙云河阳村的还保存完好,建筑还透露着兴盛时期的精致豪华,行走其间,似乎还能听到“有女嫁河阳,赛过做娘娘”这样的民谣。虽然时过境迁,但建筑反映出古时的河阳人信守礼教,耕读传家,重农经商的精神气。而时至今日,河阳人仍秉持“崇尚礼教、耕读传家”,“忠孝廉洁、循规映月”,“尊祖睦族、善行义举”的民族文化。尽管经历过满目疮痍,但河阳始终是它自己,始终坚守着“耕读传家”,我们应当重视它,感受它,保护它,发扬它。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8110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非遗——非物质文化遗产,似乎距离我们很远。其实不然,非遗的传承人可能就在身边。乡村的人文文化,朴实风俗,是农村精神文化建设家园。为了更深入的了解杭州市余杭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社会实践团队二团八队于7月22日在杭州市余杭区进行寻访调研。余杭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蕴藏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内核。实践团队满怀崇敬到访余杭,重拾……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历史悠久的中华文明,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一道割舍不了的古韵情怀,一份沉甸甸的历史传承,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社会实践团队二团八队于7月22日对余杭区的非遗文化进行实地考察,重……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为了响应国家、学校的积极号召,为了寻访传统文化继承者,以照片、视频等方式记录传统文化的魅力,深入挖掘探讨传统文化的历史成就,以及在当代社会中所遇到的问题,向社会倡导保护传统……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文化和艺术气息洋溢在余杭区里的每一个角落,这里有丰富的传统艺术资源,通过资源整合,深度挖掘,历史文化底蕴得到充分展现。为了更深入的了解杭州市余杭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浙江理工……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社会实践团队二团八队于7月22日在杭州市余杭区进行寻访调研。余杭文化积淀厚腆,民间艺术资源十分丰富,品种繁多。实践团队满怀崇敬到访余杭,重拾璀璨非遗文化……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非遗——非物质文化遗产,似乎距离我们很远。其实不然,非遗的传承人可能就在身边。乡村的人文文化,朴实风俗,是农村精神文化建设家园。为了更深入的了解杭州市余杭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社会实践团队二团八队于7月22日在杭州市余杭区进行寻访调研。余杭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蕴藏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内核。实践团队满怀崇敬到访余杭,重拾……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