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学子三下乡:守一方净土 护一片绿色
7月20日,西华师范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逆行者”暑期社会实践队(以下简称“实践队”)来到彭州市生活垃圾分类分拣物流回收中心(以下简称“回收中心”),参观并实地参与垃圾分类分拣以及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处置方式。
彭州市生活垃圾分类分拣物流回收中心始创于2018年,以努力实现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工作模式,对整个彭州市的生活垃圾进行处理处置。垃圾分类是加强城乡管理、推进环保事业发展、打造生态良好、环境宜居的美好居住地的重要措施。据回收中心工作人员介绍,彭州市的经济实力处于四川省县域经济第二位,回收中心日处理80吨左右的生活垃圾,处理效应极高。
参观回收中心 了解运作模式
实践队员跟随工作人员参观生活垃圾分类分拣回收中心,一一参观了从垃圾分类收运到精细化筛选性分拣等多项流程。通过工作人员的介绍,实践队员们了解到,彭州市生活垃圾分类分拣物流回收中心建立了“互联网+垃圾分类”的一体化智慧垃圾分类运营模式,前期充分利用互联网智能分类、收集以及运输各类垃圾,后期利用计算机控制实现自动化分选,真正意义上实现了操作空间大,处置效率高。
(图为实践队员跟随回收中心工作人员参观 通讯员 胡妙棱 摄)
全自动综合 大数据覆盖
工作人员在出料口、上料口以及大件物出料口实行人工分拣来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分拣精确化和零误差。梁姐姐讲到:“2018年的时候,森海润环境管理有限公司为我们回收中心提供了资金帮助,还覆盖了全流程的大数据云平台的实时监控和管理,综合收集、分类和分拣各项工艺的短板。我们也采取了一系列优惠措施帮助居民树立自主实现垃圾分类的决心,云平台对用户数据、设备收集、末端处置、积分消费、礼品配送、用户反馈等全方位管理、数字化分析,对后续项目运行的调整和优化提供了依据,对回收中心的经济效益和环保促进性都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体会分拣难度 发现尚存问题
为了更好地了解到彭州市垃圾回收处理的实用性以及环保便利性,实际体会回收中心工作人员对大件垃圾进行人工分拣的操作难度,实践队员戴上防护手套,“有备而来”——充当一日“垃圾分拣志愿工作者”。起初只觉物重、手酸,不久便满头大汗,心有余而力不足。特别是对大件物的分拣,操作难度并不只在于物重费力,还需要熟知拆开大件物后各种小件物的分类。体验过程中也引发了实践队员们的一些思考,例如如何提高大件物的使用寿命、大件物拆卸的便利性、可回收性等问题。
(图为实践队员体验垃圾分拣工作 通讯员 胡妙棱 摄)
参与游戏互动 关注居民民生
回收中心同时还是彭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教育基地,设有垃圾分类知识讲解、垃圾分类得积分游戏以及积分兑物等创新教育环节,实践队员积极参与互动游戏,并从中感知此种创新教育的实际效果。
从回收中心出来,实践队员对周围居民进行走访,深入了解并对比回收中心建立前后垃圾回收状况和对附近居民日常生活的影响。问及回收中心对生活的影响时,居民王爷爷回答道:“以前这里臭气熏天的,垃圾一堆一堆的,这两年倒是好很多,垃圾也有人定点回收了,只需要我们把垃圾分开放就可以了,又方便又卫生,我们住起来也很舒服。”为了这方净土,实践队员们要对未来的自己定下助力水清蓝天的目标,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政策,为环境保护贡献自己的力量。的确,回收中心为彭州市生活垃圾处理做出了先例,处理了月近千吨的生活垃圾同时净化了民众的生活环境,打造了生态良好、生态宜居的居住圈。相信在未来,身为环境学子的实践队员们也会带着守护美好环境的初心和使命,为环境问题谱写新的时代篇章,同呼吸共奋进,碧水蓝天终会重现!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8189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