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甘肃大学生走进嘉峪关,寻访乡村振兴之路

来源:西北民族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作者:杨澳

为了能够不断丰富创新基层文化,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培育文明乡风,助力乡村振兴。西北民族大学“一带一路”沿线地区乡村振兴调研小分队于7月21日赴嘉峪关市文殊镇开展了“乡村振兴,产业为主,文化为辅,人才重抓”为主题的社会实践调研活动。旨在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和文化旅游业,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突出农民主体地位,巩固提升脱贫成果,保持现有政策总体稳定,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

乡村振兴,产业为主

实践小分队于7月21日抵达文殊镇开展访谈和调研工作。小分队队员在与该镇政府工作人员的访谈中了解到,文殊镇以“乡村振兴+产业”助力乡村经济发展为契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力发展当地特色产业,真正做到了“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在政府与社会的引导下,全面推动旅游发展。果园采摘、特产小吃、农家乐、民风民俗,静谧的小镇,舒适的田园风光,再加上一站式的吃穿住行,让游客能在现今如此快节奏的生活中切身体会到慢节奏的小镇生活。”文殊镇政府工作人员王芝英如是说。在接下来的实地调研考察过程中,小分队还实地考察了当地的大棚种植成果:外地引进的火龙果、当地特有的人参果、营养价值很高的蘑菇以及艾草种植项目。要逐步实现以大棚种植产业带动其他产业,这样才能有效巩固脱贫成果。

图为实践队队员在见习大棚种植技术。

乡村振兴,文化为辅

下午6时许,西北民族大学“一带一路”沿线地区乡村振兴调研小分队来到了文殊镇河口村村口就隐约听见了这样一声,“他婶儿,走啊,到点了,跳舞去!”李佳兰扯着嗓子朝对面喊去。“来啦!来啦!”那头很快应了一句。夜幕降临,河口村文化广场上,成群结队的男女老少,陆陆续续地循着美妙的音乐,应声而来,大家插着腰、拉着手、踮着脚,翩翩起舞……这放在以前是根本想都不会想的,现如今,分布在文殊镇的各个村里的文化广场,已然成为了村民们茶余饭后绝佳的消遣地儿了,丰富了大家的文娱生活。除此之外,每年还会举办以“梨花映雪·香遇石桥”为主题的“梨花节”和“鲜食玉米节”等诸多文化节。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既要有城市现代化,也要有农业农村现代化。要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上下更大功夫,推动乡村经济、乡村法治、乡村文化、乡村治理、乡村生态、乡村党建全面强起来,让乡亲们的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这是习近平2020年3月29日至4月1日在浙江考察时的讲话。据文殊镇政府工作人员说,为了实现以文化育民、乐民、惠民,市政府推出“三清两改一绿一提升”行动,新建改建农村户用无害化厕所2500户,户用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5%以上。开展村庄绿化,不断提升村容村貌。对每个村还特别设立了农家书屋、孝老饭庄、巾帼家美积分超市等惠民服务设施。

图为实践队队员在河口村孝老饭庄慰问老人。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

西北民族大学“一带一路”沿线地区乡村振兴调研小分队为了深入了解青年投身乡村振兴的总体情况,通过实地考察、发放调查问卷,与镇、村两委、返乡创业青年座谈等方式了解到:青年致富带头人40人,青年技术人员72人,农村实用人才15人,返乡创业就业青年87人,占农村青年人口13.5%。

近年来,嘉峪关市全面落实党中央乡村振兴战略部署,着力在乡村人才技能培训、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基层组织建设等方面下功夫。小分队还在文殊镇政府办公室通过访谈了解到,文殊镇团结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依托传统农业,全力推进艾草种植项目,发展种植户600户,面积2000多亩,亩均收入3000元以上,同时投资200多万元,引进国内先进的艾草艾产品加工设备生产线一条,注册“艾中堂”艾灸养生馆一家,新增就业岗位30余个。各项人才扶持项目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切实发挥了排头兵的作用。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8600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维护国家安全,青年挺膺担当

外院2412团支部四月团日活动:国家安全青年挺膺(通讯员章妍)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必须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深入学习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4月16日下午,外国语学院…… 2412团支部 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外院2412团支部三月团日活动:以人工智能 谱时代新篇

(通讯员章妍)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工智能的重要论述,引导团员心怀科学梦想、树立创新志向,3月12日下午,外国语学院法语2412团支部以“学思践悟新智路,智创强国谱新篇”为…… 2412团支部 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外院2412团支部十二月团日活动:青春当有为 共饮长江水

(通讯员章妍)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鼓励青年团员更好地组织开展生态环境保护教育和实践活动,12月12日晚,外国语学院法语…… 2412团支部 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外国语学院2412团支部十一月团日活动:青年担当 志愿先行

外院2412团支部十一月团日活动:青年担当志愿先行(通讯员章妍)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志愿服务的重要论述,更好地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团员和青年传承和发扬“奉献、友爱、互…… 2412团支部 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华中师范大学数蕴强师丨第37期“数苑”名师讲坛——《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

(通讯员:张婉)4月9日晚,数学与统计学学院(以下简称“数统学院”)第37期“数苑”名师讲坛于逸夫国际会议中心一楼报告厅…

维护国家安全,青年挺膺担当

外院2412团支部四月团日活动:国家安全青年挺膺(通讯员章妍)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必须坚持总体国家安…

建工学院微尘志愿者协会举办“清明雨落,思念成诗”诗词创作活动

建工学院微尘志愿者协会举办“清明雨落,思念成诗”诗词创作活动春风拂柳,又逢清明。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让同学们在诗词创…

建工学院技能加油站举办“以竹作画,竹篾丹青”竹编画制作活动

建工学院技能加油站举办“以竹作画,竹篾丹青”竹编画制作活动春风送暖,绿意盎然。在这充满生机的四月,建筑工程与空间信息…

国家安全 青春挺膺:外院2404团支部四月团日活动

(通讯员安琪)为增强2404团支部成员国家安全意识,强化保密观念,4月14日下午,外国语学院2404团支部在3101教室举行以“国家安全…

最新发布

扶贫攻坚战,石大学子在行动
扶贫攻坚战,石大学子在行动2020的新冠肺炎疫情一直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在疫情期间不仅全国经济发展缓慢,扶贫工作的开展也受到很大影响。为了“扶贫攻坚”和“疫情防控”工作两不误,“扶贫攻坚实践队”开…
河南大学生暑期实践助力疫情防控工作
(通讯员:任文号)2020年新年伊始,一场疫情的到来打乱了人们正常的生活,在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和全国人民的自觉参与下,现如今,我国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但疫情防控远远没有结束。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助力疫…
孩子们的笑脸是我最大的收获
安徽工业大学“劳动谱写青春,做知行合一的行动者”暑期社会实践队于7月27日来到合肥市包河区担任辅导班答疑老师为孩子们答疑解惑,感受社会实践的魅力。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让2020年的寒假显得特别漫长,各大…
吟华夏之声,传中华之美,脱乡村之贫。
语言是中华文明薪火相传的重要载体,汉字是五千年来华夏儿女的智慧积淀,推广普通话、书写规范汉更是助力脱贫的重要手段。故为弘扬传统,传承文明,聚焦深度贫困地区教育扶贫,2020年7月18日-21日,“西北民族…
江农学子青廉社暑期三下乡”乡村治理体系建设研究调研“
西农业大学青年廉洁社暑期三下乡实践团开展“乡村治理体系建设研究调研”活动2020年7月22日,江西农业大学青年廉洁社的2020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前往虎圩乡林塘村和麻溪村,开展“江西省乡村协同治理”问…
甘肃大学生走进嘉峪关乡村,寻访乡村振兴之路
为了能够不断丰富创新基层文化,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培育文明乡风,助力乡村振兴。西北民族大学“一带一路”沿线地区乡村振兴调研小分队于7月21日赴嘉峪关市文殊镇开展了“乡村振兴,产业为主,文化为辅,人才…
江西农业大学青廉社“公益实践下乡,助力乡村振兴”
江西农业大学青廉社“公益实践下乡,助力乡村振兴”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正式开展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积极引导青年学子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奉献,做…
嘉兴实地考察前期准备
2020年7月27日,为继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积极践行作为文化继承者,传承人的责任义务,我院以“阅千年精粹,览传统风华”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预备前往嘉兴进行实地考察工作,深入了解当地传统文…
初心在秤杆,咫尺见匠心
在2020年春节突如其来的这一场疫情防控大战中,各行各业、千千万万个坚守在抗疫一线的奋斗者,勇于担当、甘于奉献,聚涓滴之力,护山河无恙。2020年7月23日,浙江师范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初心如磐”暑期…
弘扬嘉兴传统文化前期准备
弘扬嘉兴传统文化前期准备7月27日,我院“阅千年精粹,览传统风华”团队成员准备对嘉兴的传统文化进行研究,通过查阅资料和规划线路的方式为之后实地考察做好准备。通过查阅资料,我院成员发现嘉兴的红船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