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外国语学院“以黄河之名,溯文化之源”云调研团中牟支队对“中牟县黄河打硪号子”这一非遗项目进行实践调研工作。通过网络搜集相关资料,并线上采访省级代表性传人闫西禄和中牟县非遗中心。
考虑到疫情的原因,实践队员通过中牟县县政府,多经辗转,联系到雁鸣湖镇太平庄社区书记王保平,表达了希望通过电话对黄河打硪号子省级代表性传人闫西禄进行采访的意愿。
采访开始前,因为事先了解到闫西禄老先生已年过八十。实践队员担心他的身体吃不消,特意对采访问题进行删减。但是电话接听以后,谈及现在的身体是否仍然可以参加打硪号子活动时,电话里传来了爽朗的笑声:“号子一开始叫,同志们劳动起来劲头高;号子一开始叫,八里以内都听到。”这一声声号子张口即来,声音依然浑厚苍劲,充满力量,令人振奋。据闫西禄老先生介绍,黄河打硪号子不是很容易学习,因为打硪号子,不论是《二八号》、《窜号》,还是《号两》、《钉缸号》,腔调都是不同的。一个号子根据使用场合也会产生相应变化,在平地、在大堤,都有不同的种类。闫西禄老先生的介绍令实践队员深刻感受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文化智慧和创作精神,勾起了实践队员的好奇心。闫西禄老先生言语中透露着自豪:“一号头,二号头,三号头,一号下来二号接,我替一号稍歇歇。多押韵合辙,是传统的老调、老唱词,祖辈相传的,一般年轻人还不会。号子就是抖精神,提劲!”在早期的黄河治理中,唱响黄河打硪号子就是抗洪抢险的冲锋号。在电话中,闫西禄老先生向队员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河工前辈抬起臂膀打硪喊号的景象。谈及黄河打硪号子的传承和发展,闫西禄老先生的声音又高了几分:“我们培养了不少的黄河打硪号子传人,培训内容包括劳动强度较大的拉辫、打硪和专业性较强的喊号、接号等。算上我们现在老一辈的传人,一共是三代,一代十个人。我们都参加过黄河打硪号子的活动。还有文化局和非遗中心,帮我们进行记录谱曲,改变了以前口述相传的历史。”采访结束之后,实践队员意犹未尽,不禁感慨道:“如果有机会,一定要亲自看看打硪号子的场面啊!”
九曲十八弯的黄河,自古以来就是一条难以驯服的“黄龙”。随着调研的深入,参考了诸多的文献,实践队员渐渐挖掘出更多内容,从黄河打硪号子的起源到发展,从老一辈到新一辈的传承,从列入非遗到开始谱写曲系,都展现出黄河打硪号子的传承不易。它不仅是一种文化的象征,还是黄河儿女坚韧而又粗犷的精神面貌,值得我们一代又一代继续传承下去。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8855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