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法治建设可以体现国家制度的完备性和规范性,是国家建设的重要方面。“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法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国家建设和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法治从来不是高高在上的话题,而是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8月2日,财子微光暑期社会实践团对依法治国在城乡的落实宣传展开调研,在法治建设中探寻中国制度的优势。
法治文化,源远流长
法律是由古至今不断变化发展的,经历岁月磨砺,才成长为如今这番模样。伴随着仲夏的凉风,实践队员来到文化巷,找寻法治文化藏在时光中的秘密。廉政文化长廊的墙上将古代法治大事件一一列举,从周公制礼到大明律法,朝代不断更迭,法治不断变迁,留下几多故事。长廊中有一幅是象征公正的神兽——獬豸,能辨是非曲直,能识善恶忠奸,是中国独一无二的法律图腾。新中国成立后,在党中央的领导下我国不断完善法律制度,从“依法执政”与“依法治国”有机结合到十八大之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党和国家在为建设法治中国而不断努力。再到现在十八届四中全会,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历史上首次以“法治”为主题的中央全会,中国法治在不断探索和积淀的基础上快速跨入新的历史阶段,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通过对法治长廊的观摩学习,队员对法律法治有了更深的认识,古往今来,法律制度不断变迁,而不变的是法律的公平与正义。
反腐倡廉,法律助力
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也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队员漫步于廉政文化公园,正前方便是刻有《清廉赋》的石碑,一位爷爷正全神贯注地观看,他对实践队员说:“党和国家近几年十分重视廉政法治建设,党风正,国风才正啊”。一路走来,“廉”出现在公园的每个角落。随处可见的廉政小故事也增添了几分趣味。“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廉政文化不能只停留在宣传栏里,党员干部更应遵纪守法,兴廉政之风,树浩然正气,严格落实“三严三实”。如习近平总书记之言“要坚持法治、反对人治,对宪法法律始终保持敬畏之心,带头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严格依照法定权限、规则、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做到心中高悬法纪明镜、手中紧握法纪戒尺,知晓为官做事尺度。”清廉的故事不能只存在于过去,在新时代更应谱写属于党的廉洁风范。反腐倡廉依然任重道远,现阶段仍应防微杜渐,时刻提防腐败行为的出现。虽然反腐在现在还没有完全制度化、法治化,但是在不久的将来国家一定会继续完善法律制度,建设更加完善的法治中国。
民生保障,与法同行
法律其实在生活的每个方面起着或大或小的作用,“宪法,就是一张写着人民权利的纸”,法律的作用就是最大限度的保障人民的利益。“法治建设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必须牢牢把握社会公平正义这一法治价值追求,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项法律制度、每一个执法决定、每一宗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实践队员来到公园、法治广场等地,向来往群众发放调查问卷,了解法治对人民生活的影响。法律存在于人民生活的每个方面,人们的衣食住行均离不开法律的保障,脱贫攻坚这场硬仗中也离不开法律的保驾护航,绿水青山也是法律制度下展开的瑰丽画卷,疫情防控中也少不了法律的一臂之力。今年我国制定了一部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性质、符合人民利益和愿望、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民法典,它的出现将会加强法律对人民生活的保障。正是法律制度体系的不断完善才使中国制度迸发出更强的活力。
学法以明道,用法以立身,树立法治观念,坚持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十六字基本方针,形成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格局,才能有效推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依法治国,执政为民,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希望,民族有力量。依法治国永远在路上,建设法治国家的脚步永不停歇。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9930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