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绿同行,创建美丽乡镇
为增加居民对垃圾分类相关知识的了解、加强居民环保意识,7月31日上午9点,井冈山大学教育学院“与绿同行”暑期三下乡实践团队成员黄霜霜来到自己所在的地区进行垃圾分类宣讲实践活动。实践形式以分发垃圾分类宣传单及开展垃圾分类宣讲活动为主。
当日上午,实践者来到当地某个垃圾分类固定地点,该地点垃圾投放分成了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生活垃圾四块区域。黄霜霜经过观察后发现,即使有四块区域提供分类,也仍然有不少人不遵循垃圾分类选择,随意投放垃圾。为加强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减少随意投放垃圾现象的发生,她拿出先前准备好的垃圾分类宣传单分发给当地居民、对随意投放垃圾的过路人进行提醒并为她们耐心地讲解有关垃圾分类的知识。
黄霜霜在经过走访后了解到,当地的村保洁员在分类收集各户垃圾的基础上会再进行二次分类,分出“能卖”和“不能卖”的垃圾,能卖的垃圾由可再生资源公司回收,不能卖的垃圾经乡镇转运后统一处理,从源头上减少了垃圾的总量,为小城镇的美丽也做着一丝丝微小却又能筑起一道大桥的工程。
农村生活环境大为改善,也带动了古村落观光等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今年的第一届农村风筝节和旅游节办的十分火热,吸引不少游客前来驻足,当地旅游区每天接待旅游大巴二十多辆,让村民们感受到了环境红利带来的幸福感。村民说:“现在我们村里搞得这么好了,本来都到外面去住了,现在可以在家门口摆摆摊做做生意啊,每月基本生活收入是有的。”
最后,黄霜霜在当地开展了一个小型垃圾分类宣讲活动,以通俗易懂且生动的讲解详细为村民介绍了具体进行垃圾分类的操作及垃圾分类的意义。宣讲活动结束后,村民对黄霜霜说:“现在我们懂了,吃饭产生的垃圾又放到一个垃圾桶里;牛奶盒、塑料袋、饮料瓶这些放到另一个垃圾桶里,我们以后应该要按照垃圾分类的模式来投放垃圾,为社会减少压力。”
本次垃圾分类实践活动活动得到了当地居民的积极响应,让居民更深入地了解了垃圾分类的作用及益处,对居民树立环保意识、提高环保理念意识起到了促进作用。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0221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