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中国制造2025:南航学子深入调查后疫情时代的中国制造业

来源: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 作者:黄帆 高婧

2015年国务院正式印发《中国制造2025》,推动中国到2025年基本实现工业化,迈入制造强国行列。在这个大背景下,我们聚焦新形势下的中国制造业现况,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联系疫情冲击以及国家重启经济带来新机遇的实际,深入到各个制造企业调查生产现状,从传统工业生产领域,高新科技生产领域等多方面了解中国制造业的现实情况,分析中国制造业的新形势,并在此基础上预测中国制造的未来走向。

受疫情影响,本次实践采用线上调查和线下小范围走访相结合的方式,对于团队身边的制造企业,成员进行线下深入走访调查,通过采访基层员工,参观制造一线生产等方式搜集第一手材料;对于无法接触到的制造领域,我们选择线上调查访谈和投放问卷的方式了解行业生产现状和大众对制造业现状的看法和预判。最终线上线下的调查成果相结合,分析总结制造业所受疫情冲击影响和重启经济下的新生产要求。

本次实践一共有8位组员参与。其中线上调研的有五人,线下走访有三人,同时进行实践调查。两组成员调查结束后将结果整合分析,整个实践安排合理有序,科学高效。

线上实践小组于7月15日制作问卷并发放,于7月25日回收问卷,并进行相关数据的分析。这十天内,线上实践小组的五位成员也选择了一些典型的制造企业进行网上调查。这些企业覆盖了从高新技术产业到传统制造业等多个领域,与线上问卷的调查结果相结合,使分析结论更具有普遍性和说服力。

问卷调查模块,针对不同的职业情况我们将目标人群分类为制造业从事者、对制造业有一定了解者和只从媒体了解过制造业这三类。截至统计日,共收到网上调查问卷116份,三类人群分别占12.07%,25%,62.93%。就从事制造业的调查者分析,国内疫情对制造类企业有较大影响,且产业链调整是受疫情影响最大的方面,接下来依次是资金,员工就业和进出口贸易。接受调查的企业中,半数企业进行了员工调整和企业转型。截止七月中旬,绝大多数企业经营现状相较疫情前有下降趋势,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发展前景不容乐观。可见疫情对于制造业造成了较大冲击。但有失必有得,统计显示,疫情也迫使一些企业进行产业转型,推动企业向创新驱动,结构优化的发展道路迈进,这也是与中国制造2025思想统一。

资料调查模块,选择了典型的一些制造企业,通过访问官网或者其他方式搜集相关资料,进行针对性的调查和深入的研究。成员调查的制造类公司有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航空工业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华为、传统制造业公司(蒙牛乳业、哈药集团,中国石化)等。整合小组成员搜集的资料来看,所有的公司在疫情初期都及时启动了有效的防疫措施,并在保证员工安全的前提下第一时间复工复产,将疫情对人民生产生活的影响降到最低。为响应国家防疫号召,哈药集团、中国石化、成飞公司等一批制造企业积极开通生产线,生产防疫药品,防护用品等等,第一时间为防疫贡献力量。同时,调查显示,疫情带来的冲击也迫使包括蒙牛乳业在内的一大批企业提高了对办公、生产、销售等领域的数字化的依赖性,同时倒逼产业链转型升级。公司籍此进一步推动数字化转型,以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这与问卷调查的结果相一致。

为增加实践结果的说服力和实效性,我们线下小组成员亲自到各自家乡的制造公司进行走访调查,采访一线员工和高层领导,获得第一手资料,与线上调查结果对比分析。

三位成员走访公司包括四川川投田湾河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田湾河梯级水电站的开发建设,经营管理和电力营销)、安徽省科昌机械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家电成套生产的高新技术企业)、中国九洲船业及其周边小船厂、中石化仪征化纤股份有限公司。综合分析三位同学的走访记录,我们发现,受访企业均不同程度受到了疫情的冲击,具体表现为订单减少,人才流失,进出口受阻等。受访人员表示,针对以上问题,公司采取了加速企业转型,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国内订单数量以进行补充;充分利用国家给予的优惠政策(推迟税收上交等)缓解压力等措施来渡过疫情难关。中石化仪征化纤公司更是急启动了一期4000吨/年(8条生产线)和二期2000吨/年(4条生产线)丙纶熔喷非织造布项目建设,有近一半的员工投入到口罩原材料熔喷布的生产当中。而小型企业,比如船厂,由于上半年疫情和下半年长江严重洪涝灾害的影响,难以维持生计,处在破产倒闭的边缘。

三种调查方式互补分析,大型企业基本经受住了不可抗力冲击,采取多种举措恢复生产,但是不可否认,某些企业因为疫情和其他自然灾害举步维艰甚至破产。

《中国制造2025》计划的实施在2020遭遇空前的危机,但此前该政策的实施促进企业向更加智能先进的方向转型改革,为企业应对并走过此次冲击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中国制造2025》不会停下脚步,与之相反,我们相信,经历此次疫情的大浪淘沙,制造企业会焕发出更加蓬勃的生机,中国也会更加坚定走向制造强国的目标。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0221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一粒火种,点亮振兴之路——“大包干”精神 赋能凤阳县小岗村乡村振兴

1978年的一个冬夜,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18户农民在一纸“生死契约”上按下红手印,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大包干”的序幕。四十余年后,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时代背景下,小岗村再次成为观…… 刘凯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书写科创之梦,让青春更闪耀——刘凯

引言新时代的青年不忘初心,奋斗力行,用汗水浇灌理想,用智慧开启新路,用自身行动诠释了“创新无止境”。创新型人才是科技创新活动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资…… 安徽中医药大学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医路潜行”青年志愿先锋团:医产融合为乡村振兴开辟新路径

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医药与康养、教育的深度融合,不仅为产业发展注入了新动力,更为乡村振兴开辟了新路径。安徽中医药大学“医路潜行”青年志愿先锋团深入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程庙村调研…… 刘凯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中医药大学新安医学调研实践团:从新安百草园到智慧中药房

2024年7月10日至7月12日,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立德创新卓越班”联合上海中医药大学“屠呦呦班”共计40余人赴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调研。黄山歙县是新安医…… 刘凯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中医药大学三下乡--歙县义诊暖人心

义诊温暖人心,医药点亮乡村2024年7月11日早晨,安徽中医药大学新安医学调研实践团来到了歙县经开区社区委员会进行义诊活动。来自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安徽医院的六位专家一同上阵,…… 刘凯 方文发 杨雯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聚焦南阳五中丁军丽老师:以爱为笔,书写历史

2月16日,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成员冯彦博深入南阳五中(三全校区),对深受赞誉的历史教师丁军丽展开深度访谈,旨在弘…

一粒火种,点亮振兴之路——“大包干”精神 赋能凤阳县小岗村乡村振兴

1978年的一个冬夜,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18户农民在一纸“生死契约”上按下红手印,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大包干”的序幕。四十余…

参观朱光纪念馆,铭记历史砥砺前行

2025年2月5日,“文化之根,精神之魂”社会实践队一队员怀着对革命先辈的崇敬之情,走进了承载着深厚历史意义的朱光纪念馆,进…

安徽工业大学学子返家乡:环保教育宣传在行动

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引领下,安徽工业大学的奚燕同学利用暑期返回家乡安徽铜陵,开展了一系列环保教育宣传活动,旨…

【班团建设】“借院校之花,结学习之果”——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专家讲

当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法律与技术的交融已成为时代命题。2024年12月13日,法学2303团支部全体成员齐聚马房山校区西院会议中心…

最新发布

青凝计划|西建大环境学院赶赴陕西省商洛市柞水牛背梁国家森林公园垃圾分类社会实践感悟
受疫情影响,本实践团队组织的的“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在几经波折后终于如期进行。在骄阳似火的八月,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学院垃圾分类调研暑期社会实践团决定赶赴陕西省商洛市柞水县牛背梁国家森林公…
疫情下的鲜花饼销售
大学生网报大理8月10日电(通讯员凹佳丽)为深入了解疫情下小微企业的“危”与“机,考察返乡大学生当地的民生状况,邵阳学院理学院组织了2020年以“消散疫霾,追光而行”为主题的“三下乡”活动。鲜花饼是一…
先进事迹宣讲
今天是我们“国泰民安”暑期社会实践队进行社会实践的第三天,大家在今天去了辅导班里,向许多小朋友进行了防疫小知识以及疫情中先进事迹的宣讲。有八十四岁的钟南山院士挂帅出征,强忍一身疲倦,只愿一心为…
“三下乡” ——环保意识在心中
“三下乡”——环保意识在心中今天是我们“三下乡”活动的第一天,活动内容:对当地进行实地考察为了解小区里的环境状况,今天上午与小区的相关人员进行了交谈,发现这片地区对于环境保护的意识和措施都是比…
与绿同行,创建美丽乡镇
与绿同行,创建美丽乡镇为增加居民对垃圾分类相关知识的了解、加强居民环保意识,7月31日上午9点,井冈山大学教育学院“与绿同行”暑期三下乡实践团队成员黄霜霜来到自己所在的地区进行垃圾分类宣讲实践活动…
校园爱心支教,融入高中生活
校园爱心支教,融入高中生活为了积极响应国家大学生爱心支教活动,培养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2020年8月10日湖南工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暑假社会实践团的第一天,我来到了位于湖南省常德市汉寿县的汉寿龙池实…
以红色之名,与教育同行。
二零二零年八月,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永信班社会实践队和蒲公英阳光社会实践队联合举办了以“以红色之名,与教育同行。”为主题的线上直播活动。本次活动的主持人由永信班成员担任。并跟随永信班与蒲…
传承红色基因 感受磅礴力量
鸦片战争后,中国陷入内忧外患的黑暗境地。为了实现民族复兴,无数仁人志士不屈不挠、前仆后继,但终究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
疫情面前,无人能置身度外
疫情面前,任何人都无法置身事外。此次疫情对我们周边的影响可谓是涉及到了方方面面。第一是卫生习惯的改变,这次疫情不管愿不愿意,它都将让人们越来越重视个人卫生,特别是养成洗手消毒的习惯。第二饮食习…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创卫活动
保护动物助力行,垃圾分类学不停——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志愿者带领小朋友开启创卫活动祖国的花朵是未来的希望,在8月3日到8月6日陆续举办的七彩课堂活动中,为了给重庆市巴南区李家沱街道马王坪正街青少年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