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绣,古代称之为针绣,是用绣针引彩线,将设计的花纹在纺织品上刺绣运针以绣迹构成花纹图案的一种工艺。它是用针和线把人的设计和制作添加在任何存在的织物上的一种艺术。刺绣是中国民间传统手工艺之一,在中国至少有二三千年历史。刺绣的种类繁多,大致分苏绣、湘绣、蜀绣、粤绣四大门类。近年古法手艺的渐渐重现人们眼帘,作为手工爱好者之一,在2020年7月中旬,开始了对刺绣的研究,通过咸鱼APP售卖方式进行的刺绣传承。用新兴网络卖货方式,传达刺绣之美,刺绣之传承。
刺绣美兮,在乎手技
许久没有动过针线,以及十字绣的简易,对刺绣少了很多理解、接触。传统观念多为刺绣难学,不及十字绣便捷,其实不然。虽不如十字绣的“小叉”简单,但其不同针法表现出的绣品形象是十字绣不能匹敌的。在了解刺绣的基本针法以及材料构成后,我开始了第一次刺绣的尝试。
图为刺绣材料展示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曾林芳 提供
首先是回针绣绣制文字,文字部分较简单,我按着笔画,先构思回针的路线,再进行绣制。绣了一会儿后就感知其容易,与小时候缝补衣服般,竟知与针线活有相似之处。
图为缎面绣展示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曾林芳 供图
接着是缎面绣,按照小面积到大面积开始,直针整齐并排,排满面积,与十字绣单纯的“小叉”相比,更为迅速。虽简单,但需要提前构思且细心,才能使轮廓完美、线条一致。刚开始跟着视频学习的我未考虑如上几点,成果如图,给人凌乱、毫无章法的既视感。做缎面绣的时候,一般从中间往两边绣,这是为了避免针迹跑偏。如果下针很有把握的话,也可以从一边开始绣。但是我觉得,作为新手,还是从中间比较有把握吧。
第三部分是图案的整体勾边,回针绣也用于图案最后的勾边。一开始像绣制文字般很随意的缝制,才注意到勾边时走线的松紧要一致,不能有跑针、套针现象,这样出来的效果更能使画面立体逼真,实有画龙点睛之功效。经过练习后,勾边的效果出来了,给人以立体感。最后一步是对流苏、吊绳、香囊的包边进行整合,整个作品也就完成。
图为绣刺绣成品展示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曾林芳 供图
手艺传承兮,全民之行动
这个暑假的学习之余,对中国的古法技巧有了想法。现今科技发达的时代,许多的老手艺慢慢消失在我们眼前,或是少之又少的手艺人在传承,或是有些老手艺已然消失。看到很多新闻或是视频,多是老手艺人在做着手艺,大多都七八十岁了,感叹着手艺的无人传承,年轻人不愿做、没耐心做的伤感。时代在进步,科技也在进步,但就像老手艺人们所期望的,这些技巧需要更多的人来传承,我们就应该是这批人。怀着对手艺的热爱和希望传承的心,这个暑假开始了刺绣的学习。在学习刺绣刺绣技巧后,自己绣制好几个刺绣香囊,放在咸鱼软件上进行售卖。
图为咸鱼APP刺绣展示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曾林芳 供图
从绣制到挂至咸鱼APP,大致一个周的时间,虽说是为兼职,想尝试网上卖货,锻炼自己,但初心是通过力所能及的方法让更多人了解刺绣这一两千多年的古法技艺,为鼓励更多人去了解、去尝试、去掌握。很多人在评论时问及是否手工,深感开心,因为人们开始想了解手作,这是手艺传承的第一步。
渐渐消失的手艺数不胜数,从前只能前往当地才能了解到一些老手艺的操作过程,而科技的发达给老手艺的宣传给予了很大帮助:小视频的手艺教授;网络交易平台的销售手艺作品及制作方法;线下手艺作品店铺云集等。人们对刺绣的了解越来越广泛,国风的遍及也更为普遍。刺绣只是国风之一,更多的手工艺需要我们去发现,去感知。现今各个城市都开始了汉服文化节的普及,国风更为大家所知、所接受,传统人们的偏执思想慢慢淡化。刺绣的传承也应如此,不应仅仅是手工爱好者手里的小小香囊,小幅作品,只为周围小圈所知,依附于汉服文化,它可以成为汉服爱好者手中的团扇、小香包甚至是所穿着的汉服,大众的眼光将更多聚集在其之上,这都将是我们所能做的。假期所能做的虽然只为绣制小小香囊,但其方式甚好,愿坚持己好,做出更多的刺绣作品,使更多人认可且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弘扬、传承刺绣文化。
当天天打开手机,看的不是八卦,不是逛淘宝,而是满满的手艺制作视频充满眼前时;当出门不只吃喝玩乐,现场手艺制作映入眼帘时,国风将能为所有人所知,也将更为广传。所谓少年强则国强,停下手中的游戏和“买买买”,多去接触老手艺,让国风充满身边,让手艺传承。每个人一点点的接触,融成一股力量,使更多人接受这些国风之作品,国风之文化,老手艺的代代相传终将成为现实。
(通讯员 曾林芳)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0496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