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岭南师范学院2020暑期三下乡“乡味咏流传”社会实践队——乡味之糖不甩

来源:岭南师范学院信息学院 作者:乡味咏流传

糖不甩——甩不掉的深深情结

糖不甩是广东的一道特色小吃,属广东东莞东坑镇一带最具有代表性。并且在东坑还会举行“糖不甩”非遗传承活动,东坑糖不甩传承人黄瑞珠入选东莞市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为进一步让亲子家庭了解更多关于糖不甩的历史故事,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糖不甩的技艺。东坑图书馆开展了“悦读悦成长”系列活动——东坑美食“糖不甩”非遗传承活动,让广大亲子家庭参加,让孩子们感受糖不甩的历史与魅力。

“情易散,糖不甩,谁是幸福的爱人;云在天,甜在心,会念辛弃疾,很想哼出三生注定的音韵………”一曲《糖不甩》歌词中的糖不甩让人甜在心头,而现实中的糖不甩是什么样的呢?

糖不甩样子很普通,小圆粒的外表上粘了一层花生碎,好像用糯米粉搓成的汤圆。试图用筷子夹起其中个,才发现两根平时很好用的筷子,在这一丸子的身上非常难以施展。这小圆粒真的很黏,一层看起来不是很厚的糖浆,让人一定要用力甩才能把它从众多圆粒、从碟子里甩出来。可能这就是“糖不甩”名字的由来——在广东话中,“不甩”就是怎么甩都很难甩掉的意思。

糖不甩——煞住鸦片流毒

在东莞很多地方,人们都喜欢吃“糖不甩”。逢喜庆或重要节日,东莞人爱吃用糯米粉搓成的汤圆,分为甜丸与咸丸两种。说到甜丸,与普通的甜汤圆不同,是不裹馅儿也不带汤的,浇上浆糊般的糖浆,再洒上芝麻、花生,这就是俗称的“不甩”,东莞本地人也称之为“麻糍”。

说起“糖不甩”(粤语里也叫“糖毕粒”)的来历,民间流传的故事与版本很多。陈伯陶在《东莞县志》中记载:逢元宵或嫁娶之日,东莞人必用糯米、糖浆做成甜丸子,不用裹馅,制作简单方便,而且能撑饱肚子,莞人爱做爱吃。由于糖浆很黏糊,沾在上面的花生、芝麻不会被甩掉,所以叫“糖不甩”。

流传最广的是糖不甩煞住鸦片流毒的传说。清朝道光认真制作糖不甩十九年,东坑镇一带吸食鸦片之人甚多。初春二月二,由于流毒泛滥,民不聊生,赶往东坑过“卖身节”受财主雇佣的男丁精壮无几,大都是面黄肌瘦,劳动能力退减。八仙之的吕洞宾闻说后连忙配制治瘾灵丹,普度众生。但良药苦口,再者私自下凡,乃冒犯天条。于是吕仙人把仙丹藏于熟糯粉丸内,配以糖浆煮成甜滑、可口的“糖不甩”(取之“糖粉粘丹不分离”之意),摇身变成一个挑担叫卖的老翁,从街头到墟尾半卖半送。众人吃后,果真煞住了鸦片流毒,体力、智力恢复,东坑不甩”因此名扬远近。

闺女出嫁——要吃父母亲手做的糖不甩

后来糖不甩又渐渐与男女婚姻扯上了关联。地处东坑、横沥、茶山等地的“埔田片”一带,旧时男婚女嫁还比较保守,更谈不上自由恋爱。每当媒婆带青年小伙子到女方家中相亲,如女方同意,便煮“糖不甩”招待,男方看到桌上的是“糖不甩”,便知道这门亲事“甩”不了了于是将大碗的完一碗再添一碗,表明愿意好事成双。如果女方不同意这门糖不甩”吃亲事,则煮打散鸡蛋的腐竹糖水,男方看到台上摆的是腐竹糖水,就知道门亲事“散”了,匆匆喝上一口糖水便告辞而去。这样的事,对上了年纪的横沥人来说,都非常清楚。

一直以来,“糖不甩”被认为是寓意爱情甜蜜的甜品。据说旧时横沥曾有这么一个习俗,闺女出嫁前,新娘要吃父母亲手煮的糖不甩,以此祝福婚后生活甜美满,东莞坊间还流传着一种已成为历史的“妹间”生活,当中也离不开“糖不甩”。据说在20世纪四十年代前,经济条件不好,各家生育孩子又多,于是村里就出钱,为那些自家没地方住而又未出嫁的女孩盖房子,一般能住下十多人,这就是俗称的“妹间”。如果她们当中谁有了结婚的对象,姐妹们就会给她做“糖不甩”,也称“姊妹圆”,寄望她的爱情甜蜜、幸福。

时日至今,糖不甩不仅在东莞流行,在广东各地都能看到它的身影,并且也变化出更多不同的口味。由于制作工艺简单,东莞几乎所有上了年纪的老人都会做。糖不甩已经成为莞人一道甩之不去的美丽风景。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0582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新乡工程学院文法学院开展2024年度组织生活会与团员教育评议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加强团组织建设,提升团员思想政治素质,文法学院于2月18日至21日精心组织开展了2024年度组织生活会与团员教育评议活动。此次活动…… 郑娅 户煜阳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法律系查看全文 >>

新乡工程学院文法学院开展2024年度组织生活会与团员教育评议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加强团组织建设,提升团员思想政治素质,文法学院于2月18日至21日精心组织开展了2024年度组织生活会与团员教育评议活动。此次活动…… 郑娅 户煜阳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法律系查看全文 >>

新乡工程学院文法学院第二党支部组织生活会暨民主评议会

为进一步加强党组织建设,提升党员的政治素养和党性修养,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2025年2月21日下午,新乡工程学院文法学院第二党支部在学院楼B-213召开了组织生活会暨民主评议党员大…… 倪英梵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法律系查看全文 >>

新乡工程学院文法学院召开新学期全体教师会议

为进一步凝聚全体教职工力量,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2月20日下午3点,新乡工程学院文法学院在学院楼B319书法实验室召开全体教师会议。会议由新乡工程学院文法学院院长黄进才主持,常务副院长…… 程潇 苏一飞 郝晓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法律系查看全文 >>

【知识科普】消防安全知识科普

消防无小事防范于未“燃”让我们一起了解下消防安全知识吧宿舍起火原因1.电气引发火灾在宿舍使用电饭煲等大功率电器,私拉乱接电线,保险丝或电线老化以及接触不良发热,手机充电器长期不…… 沈冬玲 苏一飞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法律系查看全文 >>

家校云连线,润心助成长:新乡工程学院文法学院开展线上家访活动

为深化家校协同育人实效,精准掌握学生成长动态,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凝聚教育合力,新乡工程学院文法学院于寒假期间组织全体辅导员开展“家校云连线,润心助成长”线上家访活动,通过云…… 王玥忻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法律系查看全文 >>

新乡工程学院文法学院开展2025年寒假资助线上家访活动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资助政策,进一步加强家校沟通,切实将学校的关怀与温暖送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家中,2025年寒假期间,文法学院积极组织开展资助线上家访活动。此次活动由学院资助专员、…… 冯云会 苏一飞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法律系查看全文 >>

返乡实践行,青春绽风华|新乡工程学院文法学院2025年寒假大学生“返家乡”社

寒假期间,文法学院学子积极参与“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敏锐捕捉家乡发展需求,充分发挥专业优势,迅速投身到助力家乡建设的实践中。无论是改善民生,还是推动文化传承,他们都积极作…… 王诗音 苏一飞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法律系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寒假“返家乡” | 助力家乡发展,尽显青春活力——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学子

姓名:史佳航班级:计算机科学于技术2303班实践感悟:作为大学生,为响应学校号召,提升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以及解决身边问题的…

桂平木偶戏传承困境何解?广西师大学子实地探寻破局之路

在文化多元发展与非遗保护意识日益增强的当下,2025年2月24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前往广西桂平市杖头木偶文化基地…

机电青春助春运,温暖一路伴归程

在春运这场大规模的人口迁徙中,邳州市宏通汽车客运站作为城乡公交始发站,成为外出务工人员返乡的最后一站,承载着无数人团…

寒假返乡,共筑成长梦——记“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成长

**寒假返乡,共筑成长梦——记“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成长”活动**随着寒假的到来,我满怀激动地回到了久违的家乡。今年…

计科卓越展新篇,学途照亮启征程

一、引言故事始于2024年,那时的我还在红星中学埋头苦读。一群来自安徽工业大学的学长学姐回到母校进行宣讲,他们的分享让我…

最新发布

长师学子三下乡——七彩假期少年行,携手共筑少年梦
“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知其源”。是家乡,滋润着我们的心灵;是家乡,见证着我们的成长,是家乡,培育着我们的快乐和幸福。作为一名大学生,我想为家乡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释放自己的光和热。因而,…
学院领导慰问普法先锋 中期调度会指明方向
8月13日山东理工大学“普法先锋”实践团在学院领导许燕飞老师的组织下,开展期中总结调度会,团队成员吐露情谊,团队成员之间的感情变得更加深厚。会中,许燕飞老师表示,这段期间她最担心的就是宣传成员们的…
感悟红色之旅,传承红色精神
2020年8月5日-9日,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追溯红色历史,感悟红色之旅”星火传承小分队采用线上线下结合方式,走进甘肃省兰州市、贵州省遵义市、福建省龙岩市开展为期5天的社会实践活动。“历史的车轮浩浩…
普法先锋走基层 带民法典走近乡村
8月14日,山东理工大学“普法先锋”实践团前往马兰屯镇进行普法调研。结合前不久我国颁布第一部民法典,以及实践团在前几日的走访调研过程中发放的调研问卷数据,实践团成员们调整问卷调研方向,整合群众们最…
深入祥堡农业,走近无抗养殖
在今年非洲猪瘟未了、新冠疫情再袭的形势下,我国生猪产业迎来转型升级期。如何化险为夷,实现长久的发展,是生猪产业目前面临的重大问题。目前国内养殖户对抗生素过分依赖的现象值得关注,引发了如细菌耐药…
普法先锋访律所 深入了解法律人的日常
8月14日,山东理工大学法学院普法先锋实践团成员带着前几日在台儿庄各个乡镇街道等地走访调研的结果前往枣庄市台儿庄区古运律师事务所,并就当地法治建设和当地法治活动面临的现状等问题与事务所律师进行深入…
丽水学院:浙江精神公益“云”课堂顺利开课
为了传扬浙江精神,明确浙江精神在新时代下的重要意义,7月11日——7月28日“萤火虫计划——浙江精神公益云课堂”团队走进浙江多地开展实践调研活动。8月8日20时,浙江精神公益“云”课堂在钉钉平台正式上线,…
普法先锋走进张山子镇 让法律走进百姓
8月14日,“普法先锋”实践团冒雨前往台儿庄区张山子镇,走访调研当地的普法宣传活动的力度和法治建设情况。深入了解当地居民对法律的了解程度和其自身权益受到侵害时的维权手段等,针对调研结果,和当地村委…
走进莆仙戏的后台...
中国一路风尘仆仆走来,脚下踏的正是深厚的文化底蕴。如今“传统化”的回归,是跟上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与世界接轨,优秀传统文化历经考验在当今时代再次发光发热。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溯源传薪队9名成员…
打赢脱贫攻坚战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忆苦思甜·不忘初心”实践队7月19日,为了更好的了解脱贫政策下人民生活的变化,“忆苦思甜·不忘初心”实践队前往博爱县李商隐文化主题公园进行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