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不居,时节如流。时间见证了城市发展的轨迹;见证了乡村振兴的步伐;更见证了几代人所使用的方言的发展变化。在2020年暑期“三下乡”的社会实践中,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以亲属称谓语为中心的安徽部分地区语言生活调查”团队的成员们深入安徽部分地区对方言称谓语进行调查,寻找着时间给方言带去的改变与留下的印记。
对于爷爷奶奶辈的人来说,由于当时的社会环境以及交通的闭塞,还有受教育水平的影响,一些人能听得懂一些普通话,但不会说;更有甚者是既听不懂也不会说普通话;而他们对方言的掌握却是十分的熟练,因此也能从他们身上了解和学习到许多纯正的方言。正如对于霍邱方言的调查,是由一位已离开霍邱县两年的调研人员通过线上调研的方式进行的,调研对象则是调研人员的奶奶。由于奶奶不太能听懂普通话,采访过程中全是以方言的形式交流。在后期整理调研数据时,我们能清楚地看到一些陌生却古老的称谓语。如“父亲”称作“达、伯、舅”,“祖父”称作“爹爹、阿爹”等。
由于全国上下对于普通话的普及,青年一代掌握的方言称谓语是很少的。正如在多个地区的调研中,零零后对“父亲”的称呼都是“爸爸”,“母亲”也都是“妈妈”,不像老一辈,对母亲的称呼中还包括“娘”。当然也有一些青年人由于跟着祖父母生活,其掌握的方言称谓语是比较多的,只是平常不太会用,还是喜欢以普通话中的称谓语代替。
两代人对方言的掌握程度都不同,与其生活环境密切相关。我们在调查方言称谓语的同时也要对整个时代的大背景有所了解。当然,在学习掌握好普通话的同时,也应该记住家乡的方言,因为那是每个人身上特有的标记。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0930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深儿童对清明节的认识,增强儿童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4月3日,文学院2024级1班志愿者小队于中通幼儿园开展“清明移风易俗,启迪幼小心灵”社区实践活动……
刘伊蕊 黄柳云 聊城大学文学院查看全文 >>
为充分彰显优秀学子的卓越风采,发挥先进榜样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激励学生踔厉奋发、勇毅前行,4月2日,文学院参加聊城大学2025年“春启华章·星耀聊大”学生表彰典礼。下午两点,在激昂的……
俞颖 李如玉 唐嘉 聊城大学文学院查看全文 >>
为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展现当代青年风采,传递青春正能量,3月30日,文心读书会、文礼思辩协会于西校区3#a116举办“声生万象,诵启新章”团支部朗诵活动。活动中,同学们以青春为题,或激扬……
郭瑞晗 邢璞轩 王 聊城大学文学院查看全文 >>
为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儿童对汉字的浓厚兴趣,增强其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3月27日,文学院2024级1班志愿服务队于中通幼儿园开展“探秘文字源头,点亮萌童慧光”社区实践活动。……
刘伊蕊 韩会鑫 聊城大学文学院查看全文 >>
为深耕诗词文化沃土,深化校园文明建设,提升学生审美素养,3月16日至27日,文学院九歌文学社于线上举办“春日诗歌”征集活动。此次活动以春日为主题,引领着参赛者们以春日为笔,传递生命……
梁雨晗 俞颖 李文 聊城大学文学院查看全文 >>
“移”出新风尚,“易”出新气象。为破除陈规陋习、树立文明新风,3月29日至4月1日,文学院联动东昌府区多个社区开展移风易俗社区实践系列活动,在助推移风易俗的工作中坚持外在“塑形”与……
李如玉 黄柳云 陈祥莹 聊城大学文学院查看全文 >>
2024年3月5日是全国第61个“学雷锋纪念日”,也是第25个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为弘扬雷锋精神,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文学院开展雷锋月主题系列活动,引导青年学子投身于志愿服……
俞颖 唐嘉振 聊城大学文学院查看全文 >>
为进一步落实教育部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工作部署,搭建学校与用人单位的合作桥梁,为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3月26日至28日,文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于东恩,团委书记石勇,辅导员胡明洋、徐……
刘伊蕊 李文娇 聊城大学文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