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论到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我们自然就知道了今天的主题了——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我们要明白“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也要懂得感悟“前世之事,后事之师”的深刻意义。
【“红色”入馆,愤懑不平】
感悟祖国的红色精神,安徽工业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信管专业193班朱超在2020年8月16号参观了南京大屠杀纪念馆。说是参观,其实更是对历史重温后的思想感悟。随着目光的移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16个黑底白字死死地钉在了城墙上。参观的人员很多,但是并不会嘈杂。入馆的大多是青年人,不少人还带着孩子,为得就是让我们的红色精神通过一代又一代人不断地传承下去。入馆前,就会看见有一系列的雕像,他们描绘的是日军的屠杀暴行中南京人民的惨状。孩子们哭着,挣扎着,绝望着,他们承受的不仅仅是生活在战争中的艰苦,更是失去父母,失去生命的绝望。一位母亲抱着死去的孩子的雕像想必大家都有听说,石头制作的雕像将那位母亲当时的无奈与不舍刻画的毕露无疑。看到这里,大家定在愤懑于日军的暴行,但时至今日我们更应该明白“后事之师”的道理。
图为南京大屠杀纪念馆馆前标牌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朱超 供图
【前世之事,后事之师】
通过对历史的了解,我们都知道日军的侵略是蓄谋已久的,当时的清政府也并不是没有察觉,但他们无能为力,只能一味的讨好。但一味的讨好不在像之前一样有效,侵华日军也不再是仅仅拿拿钱财而草草离开,他们想要以“正义”的名义来征占更多的国土。我在馆中的时候,有一位孩子找不到妈妈了,往回走了,馆中的管理人员立即的制止了他们。“馆内不能走回头路”。中国自古会有这种象征意的词语,馆内不走回头路也就是说我们要牢记历史,不走历史的回头路,我们虽然衰落过,但我们要就此前行,不断向前,不走回头路。
图为南京大屠杀纪念馆馆内藏书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朱超 供图
【牢记历史,砥砺前行】
史展馆内有一幅画——《南京大屠杀——屠·生·佛》,由李自建先生1991年创作。油画描绘的是死尸成山的背景下,两位日本军官在擦着刀上的血,油画的右下角还有一位不起眼身着僧衣的矮小个子。日军屠杀的尸堆旁是严禁杀生的出家人在搬运着尸体,可见当时的日军是有多么的残暴。据当时在南京的星云大师回忆道,他和李自健先生谈论到要向人们讲述这段故事的时候,他们谈论到的不仅仅是“死”,还有“生”。但是10岁的星云大师在“死”间徘徊,寻找“生”的希望。星云大师牢记历史,他希望让广大的中华儿女们也要牢记历史。我们要正视历史,但是我们不要只是一味的去仇视日本民族,我们更要在惨痛的历史中吸取教训,砥砺前行。
图为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内油画《南京大屠杀——屠·生·佛》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朱超 供图
图为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照片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朱超 供图
通过对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的参观,尤其是馆内工作人员的一句话深深的触动了我的心——“馆内不能走回头路”。说明我们年轻一代真的是把历史之事铭记于心,我们渴望着祖国更加强盛,更加光明的未来。不要忘了我们的先辈们所遭受的屈辱,不要忘了曾经的伤痛,不要忘了当初十四年抗战的辛苦,我们要牢记历史,砥砺前行。现如今,祖国已经在疫情大战中取得了不错的佳绩,我们青年一代向国家、向世界展现了我们青年一代的自强不息,我们90后、00后在疫情中也勇敢的在疫情的抗争中也冲在了前锋。我们没有忘记抗战时期英雄烈士们的崇高的爱国情怀与无私的奉献精神。我在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的参观中深深的感受到了这种在我们中华儿女身上延绵不绝的爱国情怀。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借此机会,我把梁启超先生的《少年中国说》再次的拿出来与大家共勉。
图为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参观图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朱超 供图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1063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