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本次社会实践,领航者的同学们通过对近十年航天装备的发展调研学习了许多专业知识;通过对火星应急信标团队的吕金鹏老师和全荣辉老师进行采访,深切体会到航天工作者的不易;又通过亲手设计航天文化产品,感受到了航天文化的璀璨,总之,本次社会实践,同学们收获满满!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吧~
第一阶段 | 学习·调研
经过了第一阶段10天的不懈努力,领航者·中国制造2025的同学们分别针对航天装备的四个重要组成部分:新一代运载火箭、航天民用技术、深空探测、以及空间技术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全面调研,整理成了四份两万多字字,共十万字的完备的报告。下面就请小伙伴们查收一下目录噢~
第二阶段 | 感受·采访
很荣幸,领航者的同学们在第二阶段能对火星应急信标团队的老师进行采访,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那些与大师对话的瞬间~
对航天装备的重要性的看法
吕金鹏老师指出:“航天装备一直是我们国家大力发展的方向。航天领域一般都是高科技、高技术的智慧结晶,就像发动机是工业界的皇冠,航天科技也是这样,其所涉及的领域非常宽,学航天不仅仅是飞行器设计,像物理到天文科学、空间科学、机械制造等等都需要掌握,航天一个高度融合的学科。最近北斗组网建成,习总书记、李克强总理也是亲自主持,可以看出国家对于航天装备的发展十分重视。”
全荣辉老师也指出:“中国制造2025于航天装备的重点主要在材料、机械加工方面,这些都是我国发展的弱项,因此我国十分重视这方面的发展”
如此看来,国家对于航天装备的发展是及其重视的,航天事业的发展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牢牢挂钩!
两位老师都认为毅力、坚持、勤奋等等,都是科研攻关所必须的重要品质。比如古代两个高手对决,关键在于细节,而细节就是能否坚持下来。就像攀爬一座高峰一样,到最后看的不是比赛一开始谁准备的更充分,还是积累的多好,最主要还是看在最艰难的时候能不能坚持下来。
科研攻关也是需要有想法的,如果没有想法再努力也没用,科研的成果大多需要独特的想法来支撑。
科研攻关经历分享
2020年7月23日12时41分,我国首个火星探测器由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一号任务)正式实施,我国深空探测迈出崭新的一步。
吕金鹏老师在火星应急信标团队中负责控制模块,需要进行一个持续四个火星日的测试实验。天问一号计划着落时火星处于夏季,表面温度达到零下60摄氏度,此时需要让环境温度达到-60度并持续96个小时。在实验持续的过程中,四天四夜必须守在仪器边上,老师与其他两个研究生连续交接守在仪器边上,通常晚上12点回去,早上5点就要回来,凌晨两三点还要随时保持电话接通以防止实验出现问题以及对异常数据给出解释,基本无法睡着。所面临的挑战是巨大的,四天做了是否能成功是不能判断的,因此老师的精神都处于一种持续紧张的状态。
春节疫情期间,团队去北京和航天五院参与成品交付对接时,也是需要连续一个礼拜持续工作,经常夜晚两三点都在调参数,每天只能睡一两个小时。他教导我们:“这只是我们做火星探测的情况,以后我们如果从事科研事业时,遇到一个困难,要思考怎么去突破它,怎么去解决它,直到把这个问题完成,不要轻言放弃,除非方案本身是有原则性的错误,只要坚持下去,在这个过程中肯定会有收获”
没有失败的实验,只有不合格的思考者!
是啊,没有失败的实验,只有不合格的思考者,我们要向这些航天大师们学习,不断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培养自己的科研能力,磨砺自己的意志,争取为祖国的航天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第三阶段 | 思考·创造
社会实践接近尾声,领航者的同学们利用自己这次社会实践的经历和感受,制作了文创产品,这是我们对航天文化的理解和创造,这一次,我们深刻体会到了航天文化的璀璨!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1404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