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巢湖学院组织的“三下乡”抗疫防洪社会实践活动,寻找“王家坝故事”,探寻“王家坝精神”。抗疫故事采风云端实践团队成员李歌卓于2020年7月23日早前往安徽省阜阳市阜南县淮河王家坝气象监测预警中心进行调研,并对居住于附近的村民进行访谈。
1953年,王家坝村建起了淮河上重要的蒙洼蓄洪区控制性水利工程——王家坝闸,被当地誉为千里淮河第一闸。2020年7月20日8时31分,又是载入史册的一刻,根据国家防总指令,位于王家坝闸启闭室的工作人员按下控制按钮,13孔闸门缓慢打开,洪水汹涌而出,向着蒙洼蓄洪区滚滚前行。
在抵近受灾区后,我第一次亲眼目睹并体会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震撼场景——众多救灾运输车辆以及社会公益性车辆行驶在往返途中,红色条幅的抗洪标语悬挂车身;各个路口,武警官兵等人员维护着当地的秩序,保障人身安全…其中一些志愿者和我年龄相当,积极投身于当地比较危险的抗洪行动中。看到这些场景,我内心迸发着感动,体会到抗洪人员“水情就是命令,责任重于泰山”的担当,也深刻感受到社会满满的爱心以及党和国家对受灾群众的关怀。
图为王先生给鹅喂食 通讯员李歌卓摄
在受灾区内,我会见并采访了养鹅人张阿姨和她的丈夫王先生。会见时,正见王先生用三轮车为大白鹅悉心的抛洒玉米等粮食。在与张阿姨的交谈中,我了解他们的受灾情况。7月19号晚上,她和丈夫接到了紧急转移的通知,顾不上家里的财产,首先将家里养的两千多只大白鹅进行转移,从晚上八点多赶到次日的凌晨四点。家中的财产和拖拉机等农工用具也因没有时间转移而全被洪水冲走。采访过程中,张阿姨不时的望向他们身后的大白鹅,并说到虽然家中的财产被冲走了,但是这两千只大白鹅还在,这就是他们生活的希望和动力。张阿姨和她丈夫的故事是这次泄洪中的一个缩影。在这里还有许许多多的人和张阿姨一样,为了上游的安全,让洪水肆虐自己的家园。即使自身的利益损失惨重,但也在所不辞。他们是做出巨大牺牲的人,也是让我深感敬佩的人。
图为停放在监测站内的气象应急指挥车 通讯员李歌卓摄
进入气象监测站,我注意到工作人员在给一只瘦弱小狗喂食,从工作人员口中得知,这只小狗是因泄洪后家园被冲走而离散的,现暂居住在监测站,由工作人员按时提供食物。此时此刻,我觉得,在灾难面前,受灾的不仅仅是人,也有以此地为家园栖息的其它生命。在监测站的二楼大厅,厅前大屏展示的是王家坝的实时水位和实时气象信息,我看到工作人员忙碌的工作着,毫不松懈,他们日夜坚守,随时听候任务的指示和安排。看着他们忙碌的身影,我感受到他们“以人为本,科学防洪”的责任与担当。
图为气象监测站一楼大厅的标语 通讯员李歌卓摄
在此之前我只是在电视或手机中看到关于对王家坝泄洪的新闻报道,从未亲自去接触。但通过本次社会实践,我看到了军民同心,同舟共济的场面,也看到了气象工作者科学防洪,为民着想的品质。通过对张阿姨的亲自采访,我为受灾群众的损失感到惋惜,但同时也感受到当地人民顾全大局、自强不息、同舟共济、科学治水的“王家坝精神”。这种精神是值得我去细心揣摩,认真学习的。
虽然行程结束了,但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也明白了许多道理。看到被洪水淹没的良田,我感到惋惜,但觉得这种牺牲是值得的,因为洪水无情,人有情。我们是命运共同体,在灾难面前,我们需要去牺牲部分的利益来保证长远的利益和发展。看到灾区人们的牺牲,我懂得看问题的眼光要放远、放宽,不能因自己的私利去损害他人,要时刻为他人找想,要有以集体为重,顾全大局的意识。同时这次行程我也看到了许多在背后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人,正是因为他们的付出,这个社会才会如此温暖。我作为大学生,正值青春年华,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为身边的人,为这个社会做出做出贡献,让他人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从而绽放自己的青春风采。
图为王家坝闸前 通讯员李歌卓摄
此次行程,阜阳淮河文化的“王家坝精神”深入了我的内心。这种精神是淮河两岸人民时代的追求,也是当代新时期淮河文化做出的最好的诠释。没有人知道下一次灾难会在什么时候到来,但我相信,淮河两岸的人民,会继续发扬其精神,引领两淮地区的社会风尚。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1439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