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西南财经学子三下乡:追寻花灯倩影,助力非遗传承

来源:西南财经大学法学院 作者:华灯初上实践队

为领悟时代精神,响应国家政策,关注非遗文化,8月1日-9日,来自西南财经大学的“华灯初上”实践队聚焦玉溪花灯戏,赴云南省玉溪市开展了为期九天的社会实践。在实践过程中,实践队发现在玉溪市澄江县的海口镇松元村,有一种特别的花灯戏——太平花灯被列入云南省非遗项目。而杨树林是太平花灯的非遗传承人,现今五十多岁的他曾参与过许多演出,对太平花灯了解颇深,是太平花灯传承工作的关键人物之一。于是,为了对花灯戏及其传承现状有更深入的了解,8月5日,队员们松元村并采访了非遗传承人杨树林。

努力准备,力求万全

松元村是云南省的一个典型的彝族寨子,寨子离县城较远,沿弯弯绕绕的山路走最快也要四十分钟的车程。村民几乎都是彝族且在日常生活中多以彝语交流,村里仍保留着传统彝族祭祀、过火把节等习俗。早晨八点十分,实践队从县城出发前往松元村。虽然天气有些阴沉,路面也有些颠簸,但这丝毫不影响队员们期待见到传承人杨师傅的激动心情。

一路上,队员们热烈讨论着昨晚准备的采访稿,每有新的灵感,便立即对初稿进行补充和整合。敲定采访内容后,实践队便仔细地阅读其中的细节以便将表述不当的地方进行修改,再从整体把握,将问题分类以便让采访更有逻辑。对采访稿进行删删改改后,队员们还请教了司机小刘与当地人打交道的技巧。队员们从小刘讲的话中学到,杨师傅虽然在近年来被政府任命为太平花灯的传承人,但他的另一层身份是近六十岁的农民,采访时队员们应该表现得热情大方,语言要接地气,不能打官腔,问题也不宜太过深奥。可以先与他谈谈生活近况,比如家里今年收成如何,养殖了哪些牲畜等。等气氛活跃了,再导入主题。事实证明这是一条对实践队非常有帮助的建议。

采访进行时

到达彝族寨子后,实践队在小刘的帮助下找到了杨师傅家。土墙搭建的房门前有一处不大的院落,院子里养了鸡、鹅等牲畜,有狗看门。热情的杨师傅已经站在门口等候,向队员们挥手。走进杨师傅家中,杨师傅的妻子正在分拣烤得黄澄澄的烟叶。这段时间正是收烟叶的日子,杨师傅家今年的烟叶收成不错,叶片也大,因而杨师傅的妻子非常开心。尽管这段时间杨师傅农活很忙,但他还是非常热情地接受了采访。采访中,他耐心地回答队员们的每个问题,还教队员们唱了《正月燕子报早春》的一个片段,队员们对朴实而真诚的杨师傅充满感激。

采访前,实践队先布置好了摄影机,录音机等设备,以便获取后期整理的资料。采访的内容包括杨师傅的学艺经历,太平花灯传承、演出的特点,杨师傅及其团队表演的经历,生活状况,政府的扶持力度以及传承所面临的困难等等。从采访中实践队了解到,太平花灯是一种古老的、松元村独有的、融合了汉彝两族文化的花灯戏,演唱这种花灯的目的是为了祈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牛马兴旺、清吉平安,故称“太平花灯”。其传承特点为口传心授,传男不传女。更有趣的是,实践队还了解到当地独特的彝族人民的祭祀习俗,包括送灯神、烧灯神、踩地盘等等。原来,所谓灯神,是指一尊木雕的女性偶像,高约六七寸,身着布衣,五官用墨绘成。祭灯神时一般是冬月初二,先由老艺人把女灯神供奉在寺内大殿的神位上,把牌位贴于灯神的后墙上,然后抓一只大红公鸡来,由《大凤阳》中的主角演员(因为此剧中涉及到八仙)把鸡冠的血依次点在神灵上,这叫开光。然后全体人员为神灵上香,跪拜,请求保佑清吉平安、五谷丰登。待到一年的演出完毕,再烧掉灯神。另外,灯神要一年一请,一年一送,这是祖先们定下的规矩。

而在传承方面,目前的主要困难还是资金不足和宣传力度不够,导致群众基础不牢固,知名度较低。谈到这,杨师傅眉头紧锁,面容严肃,看得出老人家的担忧。“现在的年轻人都不了解花灯,也不感兴趣,他们都想挣钱,往外跑去打工。”由于时代的发展对传统文化的冲击,缺少新鲜血液加入的太平花灯演出团队正处于一种青黄不接的尴尬局面,队里最年轻的艺人已年逾四十。值得庆幸的是,近年来政府非常重视太平花灯的传承,为杨师傅及其团队更换了演出服装和道具。每逢春节、立夏节、火把节等节日,举办“花灯进学校”等活动时,都会邀请杨师傅等人参加。玉溪市文化馆还专门派人根据杨师傅等人的口授编订了一本《太平花灯》的记录册,书中详细记载了有关太平花灯的方方面面,以及相应的曲目等。然而,资金的缺乏还是限制着太平花灯的发展。据悉,杨师傅们参加一场活动的补贴是二三十元,而平时的彩排训练、交通、饮食等是没有额外补贴的,更别说一个年轻人在学习太平花灯需要四五年时间里都没有收入。可以说,缺乏资金扶持是太平花灯传承困难的原因之一。

“师徒”合唱

杨师傅先是给实践队示范了一曲四弦弹奏和太平花灯的一些唱法,看到实践队很感兴趣样子,杨师傅便教授起队员来。队员们这才发现,杨师傅的四弦非常精致讲究,由共鸣箱、琴头、琴颈、弦轴、缚弦和琴弦等部分组成,琴头雕刻有龙头,上置四个黄杨木弦轴,左右各二,琴的中间开有弦槽,面板上绘画或雕刻出龙、凤和松、竹、梅以及富有彝族风格的图案花纹,色彩斑斓。在学习的过程中,队员们积极地请教应该如何调弦、拨弦、按弦,琴头上的龙头表示什么含义,歌唱时应该如何发声,怎样唱才能更接近本土唱法,表演时的舞蹈动作应该如何完成等等问题。杨师傅也热心地手把手教队员们用拨片轻轻地拨弦,一时之间,整个屋子里充满了四弦弹奏的清脆声音和“哆啦嗦咪”哼谱的声音,杨师傅和队员们都非常开心。最后,实践队还与杨师傅合唱了《正月燕子报早春》的一个片段,并合影留念。

本次采访及学习经历很好的弥补了实践队对花灯了解的不足,由于之前的了解大都停留在网上资料、亲戚介绍等抽象阶段,难免对于花灯戏的了解偏向理论和理解肤浅的层面。通过本次活动,实践队亲身体验了太平花灯的魅力,近距离感知了太平花灯的演唱方法,对于深入理解花灯有很大帮助。与杨师傅的交谈更把实践队对于花灯的认知拉向一个更深层更具体的层次,对于花灯的传承现状也有了实实在在的了解,为努力找到花灯的传承之路奠定了一定基础。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1684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考研大满贯宿舍413——夜灯长明照题海 青春共赴研梦来

以知识为舟以互助为桨在漫漫长夜里砥砺前行于浩瀚学海中并肩奋进用坚持书写青春答卷以协作铸就上岸奇迹接下来让我们一同走进考研大满贯宿舍聆听她们的考研经验一、宿舍成员及上岸院校2…… 荆煜轩 张雅淇 李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五四薪火 聊传新篇-传媒技术学院主题朗诵献礼表彰盛典

为弘扬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五四精神,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4月25日,聊城大学于西校区大礼堂举办了聊城大学2025年五四表彰暨“青春榜样”宣讲会。传媒技术学院…… 荆煜轩 张雅淇 李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开展“解读恋爱信号 打造健康恋曲”阳光心理大讲堂活

为引导学生树立“平等、尊重、包容”的恋爱价值观,助力学生进一步提升自我认知和情感管理能力,4月23日,传媒技术学院于11#C607开展了“解读恋爱信号,打造健康恋曲”阳光心理大讲堂活动。…… 荆煜轩 张雅淇 李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传媒技术学院参加聊城大学2025年广播体操比赛

为进一步深化校园文化内涵,切实提升学生的体质水平,彰显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精神风貌,4月19日,聊城大学于西校区南田径场举办了2025年广播体操比赛,传媒技术学院积极组织学生参与此次…… 荆煜轩 王雯萱 李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开展西部计划线上培训活动

为增进学生对西部计划政策的了解,提升西部计划笔面试通过率,4月7日,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于线上开展西部计划培训活动。此次活动由传媒技术学院专职辅导员张戈瑜主持,邀请到优秀志愿者…… 荆煜轩 张雅淇 李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开展西部计划宣讲活动

为拓宽学生视野,激发学生们“到西部去,到基层去”的热情,进一步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3月23日,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于11#C410开展了西部计划宣讲活动。本次活动邀请到传媒技术学院202…… 荆煜轩 张雅淇 李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开展“青春筑爱 颐养同行”志愿服务活动

为弘扬尊老、爱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进一步增强青年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3月22日,传媒技术学院于颐乐家园养老院开展了“青春筑爱,颐养同行”志愿服务活动。传媒技术学院第七届青…… 荆煜轩 刘玺诺 李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传媒】积极参与“‘就选山东’起航齐鲁”聊城大学2025届毕业生春季就业双

为搭建校企交流平台,强化产教协同育人机制,贯通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通道,3月20日,聊城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于东校区原世纪大道承办“‘就选山东’起航齐鲁”聊城大学2025届毕业生春季就业双…… 荆煜轩 张雅淇 李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考研大满贯宿舍413——夜灯长明照题海 青春共赴研梦来

以知识为舟以互助为桨在漫漫长夜里砥砺前行于浩瀚学海中并肩奋进用坚持书写青春答卷以协作铸就上岸奇迹接下来让我们一同走进…

五四薪火 聊传新篇-传媒技术学院主题朗诵献礼表彰盛典

为弘扬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五四精神,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4月25日,聊城大学于西校区大礼堂举办…

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成功举办仲英学者助益计划系列讲座

为拓宽我校学子学术视野,搭建师生交流平台,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于4月22日在中心校区董明珠楼213d成功举办“仲英学者助…

湖南科技学院走进敬老院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本网讯(记者丁紫涵)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增强青年学生的社会责任感,4月13日下午,湖南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举办2025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宣讲会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扎实推进国家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引导青年学子以青春之力服务社会、扎根…

最新发布

一场基于徽文化的旅游文化产品创意开发之旅
四百多年前,明代著名戏剧家、诗人汤显祖曾在一首诗中这样写道:欲识金银气,多从黄白游;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古徽州书写着中华民族辉煌、独特的地域文化,在一次次调研过程中,实践队的成员们身临其境…
四川学子三下乡:参观玉溪市花灯剧院,对话玉溪花灯领头人
玉溪花灯作为国家级非遗项目,具有很高的传承价值。为更深入了解玉溪花灯及其传承现状,助力非遗传承,8月7日,西南财经大学“华灯初上”实践队来到云南省玉溪市花灯剧院,参观剧院并采访了国家一级演员杨丽…
【最新动态 计控学院】乡人回归好安排
《抗疫在路上,为家乡人民保驾护航》活动已过半,平日的工作也能够熟练掌握。不管是与邻居相处还是工作的执行力度上都能游刃有余。村支部有温暖、为人民,还得说安排乡人回归。由于上学的回家,打工的归来,…
发扬中华传统,传承优秀文化
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要做一个好人,一个善良的人。一个成功的人首先要做到孝失去效,好比失去了生命的价值,谈何来顶天立地闯出一番天地?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重要的的传统美德之一。孟子说…
探索非遗文化,体会工匠精神
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誉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是中华民族的血脉。它是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蕴含着厚重的人伦文化内…
共抗疫情 ,齐心战疫
2020年新春之际,一场可怕的疫情席卷中华大地。在来势汹汹的疫情面前我们是一个共同体,更是责任共同体,抗击疫情人人在行动无论能力大小,众志成城万众一心共抗疫情。普洱市墨江哈尼族自治县南方电网小区,…
三下乡感悟:愿你我皆为传承人
玉溪,襟两江而抱三湖,并有“三乡”美誉,是聂耳故乡、云烟之乡、花灯之乡,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孕育了其特有的文化气息。“回首繁华如梦渺,残生一线付惊涛”戏曲自始至终都是中华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为…
共抗疫情 ,齐心战疫
2020年新春之际,一场可怕的疫情席卷中华大地。在来势汹汹的疫情面前我们是一个共同体,更是责任共同体,抗击疫情人人在行动无论能力大小,众志成城万众一心共抗疫情。普洱市墨江哈尼族自治县南方电网小区,…
踏乡寻情,我们正在路上
2020年7月15日至8月30日,安徽工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环境设计193班黄博睿、刘玉婷、孟泽铭、王子怡、许文芳、杨倩倩六名队员将在各自家乡(福建省、安徽省、山东省、江苏省、河南省)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大学生暑…
走访圈子村消失的断桥
圈子村是山东胶州市洼里街道辖村。道光乙巳《胶州志》即有标注。因坐落于两河交汇口外,东南西三面为堤坝围圈,故名圈子。8月29日相约锦秋实践团来到圈子,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与人民群众的广泛接触、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