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锋:治贫先重教 教育守正色
【摘要】“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基础教育,一直是我国高度重视的教育领域。8月10日,安徽师大“薪火相望”校友寻访团队来到合肥市第十中学,采访从安徽师范大学毕业的合肥十中副校长王锋,听其讲述教育路上的教育本色、脱贫梦想。
【关键词】脱贫 校友寻访 教育 安徽师范大学
【正文】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基础教育,一直是我国高度重视的教育领域。8月10日,安徽师大“薪火相望”校友寻访团队来到合肥市第十中学,采访了从安徽师范大学毕业的合肥十中副校长王锋,听其讲述教育路上的教育本色、脱贫梦想。
为理想坚持为教育钻研
“我们那一届因为86年学潮的影响,分配的都不是很理想。”王锋如实说道。87年的分配,巢湖市教育局要求师范毕业的大学生必须去农村中学。“对我们来讲,虽然从报考师范院校到立志成为一名老师,一直是初心不改,但是从高等学府到农村中学,一下还是无法接受的。”可以想象,农村中学从吃住的条件、生源条件都较差,教学观念和方式也相对落后。“再加上自己因为英语成绩不够,第一次考研西南政法学院失败,又受当时刚刚改革开放,到处都是到南方经商下海的影响,所以一直处在心情浮躁、挣扎的状态。”
王锋回忆,每到夜深人静的时候,就在思考人生的道路应该怎么走。偶然一次初中毕业考试,王锋所带毕业班的成绩超过大多乡镇中学,甚至比巢湖一中还要高上零点几分。“当时校长和我说:‘你的课带的不错。’这才让自己找回来一些自信。”自此之后,王锋在教学方面肯钻研、下功夫,以后考试班级的成绩也是远远超过平行班级。巢湖一中的招考王锋也顺利考上,在巢湖一中的教学也成效显著,教育生涯逐渐走上正轨。
“这就是离开校园后踏入工作时期的挣扎、迷茫和立足自身教学的不断努力。”真实、不易但也有锻炼,王锋叮嘱所有的师范生,教育能力和专业知识无论在何时,都是最重要的。
为学生争助为孤儿求学
这么多年的教学经历,最令王锋印象最深就是一位孤儿的成长。当时他就任巢湖一中副校长,有一天,有人来询问其能否接受一位孤儿在学校读书。原来巢湖市一个寺庙的和尚去四川化缘,在极度贫困的彝族自治区收养了一位孤儿,他的父母因卖血而感染艾滋病去世。和尚将其带到巢湖寺庙,因为生疮,洗澡洗头都很困难。自从他在巢湖一中上学后,王锋就已把他看做自己孩子。“和我的孩子都差不多大,90年出生嘛。”
逢年过节王锋便将其接到自己家,从精神上给予他鼓励。班上同学日常也会帮助他,社会、政府的资助王锋都尽量为其争取。放假时间长孤儿便回寺庙学习,时间短则住在学校或者王锋家中。“高中毕业那天我和班主任一起送他坐火车回四川高考,最后考到了西南民族大学。”现在这位孤儿成为了四川省西昌市下属县的一名宣传干事,2018年成为当地贫困地区的驻村第一书记,进行扶贫工作。“上次还给我寄了一箱当地的石榴,去年他结婚生孩子我和妻子寄了2000元过去,祝贺他成材。”付出有了回报,而且反哺扶贫,这是最令王锋高兴的事。
颍上二中所属的颍上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学校里有大量贫困学生。2017年合肥十中以王锋副校长为首的托管团队来到颍上二中签订三年的托管协议。这三年,王锋为他们争取国家的补助、社会上企业的资助,让他们在校园里和其他同学一样,充满阳光、乐观。“最起码应该完成高中的学业。”2019年安徽高考,颍上二中本科达线人数404人,一本线24人,二本380人,本科升学率20.1%。这样的成绩对名校来说不算什么,但是对一所国家级贫困县的普通中学却是历史性突破。此前,颍上二中多年来高考达本科线人数一直在200人左右徘徊。
“从小在县城长大,父母都是县里的干部,虽然我毕业后分配去农村五年,但是这五年给了我很多精神上的财富,这些精神财富也奠定了我一生的教育底色。”
为学生立德为脱贫立心
王锋成立了自己的合肥市名师工作室,他介绍工作室的核心理念为“立德树人”“以学为主”。以学为主一是学生为主体、二是学习为中心。不是以教师教的如何来评价,而是关注学生学的如何。
“从巢湖一中、合肥十中到颍上二中,最明显的是层次感。”王锋指出,三所中学拥有不同的生源,面对不同的学生情况,教师应该做的是针对性的教学,立足于学情。阅读、思考、表达、构建、实践,五大部分构成“以学为主”的五个能力分支。
治贫先重教,发展教育是减贫脱贫的根本之举。防止贫困代代传递,就应让贫困学子接受公平的基础教育。开展支教活动、鼓励师范生到农村任教等等,不管何种方式,都应保证农村孩子在基础教育阶段享有公平的机会。虽然教育减贫需要的时间很长,不像其他投资那样“立竿见影”,但这是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的“必修课”。(秦雅洁)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1704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